首页 > 财经 > 6年的坚持,能源巨龙蜿蜒前行

6年的坚持,能源巨龙蜿蜒前行

北京时间12月2日17时许,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式投产通气。历时6年的准备和建设,这条能源巨龙蜿蜒前行,随着今后中段和南段的陆续投产,它将成为东北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

2013年8月,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以下简称“天研院”)受中国石油管道分公司邀请参与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研讨。同年10月,天研院正式收到邀请函,并迅速成立了一支由质量和流量技术人员组成的中俄东线技术支撑团队,开始了长达六年多的技术支撑工作。

“六年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相关协议谈判及跨境计量站的核查和评估工作,共参加中俄两国技术协议谈判4次,计量协议谈判8次,商务谈判2次,谈判期间还陆续参与了中方技术专家组组织的内部讨论会10余次。谈判过程十分艰苦,既有艰辛也有喜悦,既有付出也有收获。”天研院曾全程参与中俄东线技术谈判的专家说到。

2013年10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第一轮技术谈判在北京召开,六年的谈判正式拉开序幕。经过6年的坚持,中方专家以专业的工作态度及敬业的精神得到了俄方专家的高度认可,中俄双方全程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争议问题进行反复商议,直到意见达成一致。

这是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研究院将质量和流量技术联合提供技术支撑所参与的第一个进口天然气项目。中俄东线计量协议内容较完整、翔实,基本上涵盖了天然气贸易交接计量涉及到流量计量和气质分析的各个方面,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为我国跨境天然气管道计量站及国内大型贸易交接计量站的建设提供了范本。期间,天研院还全面参与了从标准对标、气质交接指标、计量协议、计量站设计、计量设备配备和性能验收见证、计量站气质检测和计量系统功能确认等工作,先后开展两轮科研项目技术攻关,确保了进口天然气的气质安全和计量准确,保证了国家进口气质达标,维护了国家利益。

今年9月至11月,天研院技术专家再次前往中俄东线跨境计量站,对计量及气质检测设备的安装、检定、测试以及实验室建设等相关工作进行最后的核查和评估,全力以赴为2019年12月2日的正式接气提供技术保障。(曾文平 杨芳 孙茹)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59868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