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了吗?农夫山泉也要开便利店了!
最近,小编在“打卡圣地”大兴机场惊奇地发现,在机场停车场的商业区2层、3层分别有两家正在装修的农夫山泉便利店!小编在现场看到,门店已经挂上写有“农夫山泉芝麻店”字样。目前,门店正处于装修阶段,内部都被围挡遮上了。不过,围挡上写着“农夫山泉智能便利店”几个大字。这不禁让小编想到前不久,卖速冻汤圆、水饺的三全也注册了便利店公司。
大兴机场正在装修的门店
不过,小编也了解到,农夫山泉芝麻店并非农夫山泉的新项目,是农夫山泉线下终端的统称。早在去年,农夫山泉就已经陆续在各城市的部分小区、停车场等场景放置自助贩卖机,当时被称之为“便民服务点”,主要售卖农夫山泉水、饮料、桶装水等商品。
今年,农夫山泉将该项目重新命名为“芝麻店”。目前,农夫山泉芝麻店主要销售自产自销的产品,如农夫山泉奶瓶和桶装饮用水、饮料、东北香米等商品。
这个号称“农夫山泉智能便利店”的便利店到底会是什么样子呢?带着疑问,小编联系了农夫山泉方面,但农夫山泉的客服姐姐并没解答这些问题。
在小编继续走访过程中,在阜成门地铁站入口处又发现了一家农夫山泉芝麻店门店。门店中均为自助设备,除了自助贩卖机外,还放置了农夫山泉的咖啡机。售卖的商品中,除了自产商品外,还引入了一些其他品牌的商品,包括伊利、三元等牛奶饮品,以及一些进口零食。
阜成门地铁站门店
阜成门地铁站门店设置了咖啡机并销售农夫山泉以外品牌食品
如今,便利店已成为快消品争相竞速的赛道。为了更加贴近消费者,不少快消品企业都在布局零售终端业态。除了农夫山泉外,三全食品也在近期注册了便利店公司。全时的新股东山海蓝图,也是快消品供应商出身。他们不仅收购了北京、天津的全时,还在福建和长沙投资了见福便利店、珊珊便利店等本土便利店品牌。而全家便利店的幕后经营者顶新集团,本身就是个以食品为中心的快消企业,旗下有康师傅、味全等。
为什么快消企业都这么热衷于开便利店呢?
专家认为,对于快消品牌来说,自建零售终端显然可以帮助自身商品更好流通,使得产品研发和推广都具有天然优势。另外,品牌和渠道在会员管理、新品营销等方面都可以联合打通。
中国百货业协会秘书长杨青松认为,零供关系之间各种各样的进场费、上架费、企业经费等费用,对于向终端市场投放较大的快消品企业来说,是比较高的一块成本。如果企业自己开辟终端渠道,可能会节省一部分成本。此外,快消品企业想要与终端消费紧密结合,直接和消费者建立品牌关联,进行直接的品牌展示、获取消费数据等方面,便利店可能会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精益零售理论创始人龚胤全认为,中国便利店已经开始从过去批发型零售转型为制造型零售业,快消品企业本身就是制造业的属性,能与便利店零售业务较好地融合。同时,快消品企业掌握的商品开发原理与其他快消品理念相近,能快速整合其他快消品的供应链资源,降低便利店的采购成本。
虽然在资金和商品开发上有一定的优势,但和传统便利店企业之间的攻守之战,快消品牌运营的便利店也存在着一定的挑战。
龚胤全指出,快消品基因与零售业基因不同,即便能挖到精通便利店运营的人才,也难以在短期内与快消品创始团队融合起来。同时,快消企业的运营模式是B2B模式,而便利店是B2C模式,两种经营模式不同,跨界风险较高。此外,快消品业属于批发模式,基本上没有太大库存风险,而便利店最大的风险是供应链失控下的库存损失与缺货并存的风险。
随着越来越多的快消品牌挤进赛道,传统便利店是否会受到冲击呢?对此,专家认为倒可不必担心,目前来看,快消品做便利店对原有便利店格局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为消费升级下顾客对便利店的需求也在增大,新入局的便利店会消化掉日益增长的消费升级需求。
赵驰/文并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594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