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黄海之滨再添双航母?这次可不光是为了与日本较劲,值得警惕

黄海之滨再添双航母?这次可不光是为了与日本较劲,值得警惕

据韩国《中央日报》22日报道,韩国海军将在未来的LPHⅡ计划中,建造两艘3万吨以上的“轻型”航母。这是韩国联合参谋本部议长朴汉基在12日的联合参谋本部高级会议上所做的决定,至此,韩国海军也加入了“航母竞赛”的行列。


其实这并不是韩国海军获取航母的首次尝试,上世纪90年代,韩国以拆船名义先后从俄罗斯弄到过“基辅”级的“明斯克”和“新罗西斯克”两舰,并由此产生了将其改装服役(计划引进“海鹞”配套,如果最终成行,倒也够邪乎)以及参考其设计自行建造一艘轻型航母等多个计划,后因1997年到来的亚洲金融海啸而没了下文。



“新罗西斯克”是“基辅”级中唯一一条被拆解的

与大部分国家的轻型航母计划类似,本次韩国所计划建造的方案,同样计划搭载F-35B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按照韩国政府消息人士透露,该方案预计载机量为16架,而长宽等主尺度,均超过海上自卫队的出云型直升机驱逐舰。



韩《中央日报》所配发的想象图

另一方面,今年早些时候,“世宗大王”级第二批3艘建造计划获得批准。如计划能够得到顺利执行,到2030年前后,韩国海军将具备2艘3万吨级轻型航母、2艘“独岛”级两栖攻击舰、6艘万吨级大型“宙斯盾”驱逐舰等大型舰艇的规模——跟海上自卫队的2艘“日向”、2艘“出云”和“八大金刚”组成的“四梁八柱”差相仿佛。


这个构图,乍一看还有点2009海上阅兵的感觉

而在《中央日报》的报道中,韩国政府方面的消息人士还透露,这一轮海军扩张计划主要是为了应对文在寅去年所提到的“未具体和多样化的威胁”,这一概念中,就包括近年来不断发展的中日两国军事力量。尽管韩日同样是西太平洋地区的美国军事同盟国,爆发正面军事冲突的概率较低,但仍有其他因素导致了韩国军事建设的“对日”属性。

长期以来,特别是80年代后期“汉江奇迹”之后,韩国上下对日本的攀比心态与日俱增。不得不说,作为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头号盟友”,日本在某些方面的待遇确实值得其他盟国羡慕,如世界上首个美军之外的“宙斯盾”系统用户,仅次于以色列获得F-15战机等等。而上世纪90年代大隅型运输舰的服役,也对韩国产生了不小的刺激。


尽管以现在的眼光看来,“大隅”的直通甲板设计完全称不上“准航母”的水平,但在当时,作为战后东亚地区第一款“类航母物”出现,给中韩均带来了强烈冲击

2007年7月,LPH-6111“独岛”号两栖攻击舰交付韩国海军,除了没有搭配LCAC气垫登陆艇之外,在主尺度、航空保障能力等多方面均实现了超越“大隅”的目标。2008年12月,DDG-991“世宗大王”建成服役,宣告了韩国海军自此也拥有了“宙斯盾”战舰,其后又继续建造了“栗谷李珥”和“西厓柳成龙”,韩国海军的“宙斯盾”舰规模达到3艘。


某种意义上来说,“独岛”与“世宗大王”构建起了韩国海军恰到好处的“高级感”

其实就在那个时候,已经有声音认为,韩国海军为了与日本攀比,在用不上的地方浪费巨资。对日攀比这个因素固然存在,不过笔者倒是觉得,作为中等经济强国的韩国,为其海军适当置办几件体面的家当倒也无可厚非,特别是“独岛”号两栖攻击舰,其排水量较为适中,全柴的动力配置也能有效降低日常的使用与维护成本,而且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效费比颇高。

在不考虑人员素质的情况下,这样一支以“独岛”号为首,拥有少量高端防空舰、辅以数量适中的通用驱逐舰和较多的近海巡逻/作战舰只的韩国海军,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中等国家建设海军时,颇具参考价值的样板。


相比“大隅”,“独岛”的航空支持能力强了很多,而相比“日向”,其车辆船艇搭载能力较为灵活,柴油动力又使之成本低廉


拖到最近才建成下水的二号舰“马罗岛”,其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进行了重大升级,但带来的则是成本的上升(例如后桅杆上的四面相控阵雷达),某种意义上来说,反而失去了“独岛”的一些优点

就在2007到2011这几年当中,日本海上自卫队的2艘爱宕型防空导弹驱逐舰与2艘日向型直升机驱逐舰相继服役,这又激起了韩国方面的焦虑。但实际上,海上自卫队其实并非韩国海军所参考的合适目标。

首先,日本拥有众多位置分散、离本土较远的离岛,而对于韩国来说,哪怕是其最激进的主权主张范围,其空军F-15K以及刚刚接装的F-35A在航程上均能满足需求。另外,海上自卫队的装备结构长期以来是较为特别的,到了近一二十年又严重受反导任务影响,耗资巨大的“宙斯盾”防空导弹驱逐舰几乎成了应对朝鲜导弹专用,本该“通用”的通用驱逐舰越造越贵,越造越少;而实际上任务繁重的地方配备护卫队又长期得不到新舰,地方队的基地防御兵力则更只有少得可怜的6艘隼型导弹艇。这不由得让人联想起,二战时的旧日本海军,同样奇缺本该作为杂役和主力补充而大量建造的各类军舰的处境。


海上自卫队过于重视护卫队群,轻视地方队的情况,某种意义上并不是韩国海军的良好学习对象

当然刺激韩国最终决定建设航母的,可能还是今年年初日本所发表的新防卫大纲和中期防卫力建设计划,这些文件最终明确了日本将对两艘出云型直升机驱逐舰进行航母化改修,同时采购所谓“STOVL版F-35A”(就是F-35B)。在这个美军的F-35B刚刚实现IOC,拥有航母的大门进一步向更多西方盟国敞开的时候,韩国自然不希望落于人后,特别是在国际航母界即将由“一超多弱众无”走向“一超一强多还行”的当口,怎么也要混上个“还行”才好。


在新防卫大纲和中期防卫计划中,“出云”与“加贺”将确定进行“空母化”改修

同时,这当中包含的政治考虑,则是进一步向美国展示自己的盟友价值:即在与美军联合行动时,日本做得到的,韩国在未来也将同样能够做到。另外,韩国方面很清楚的一点是,尽管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美军与自卫队的联合行动水平已经很高了,但只要日本相关方面的修宪一天没有落实,在可能的实战行动中就仍然存在着未知数,反观作为一支“正常国家军队”的韩军,就不存在“和平宪法”的掣肘。



尽管韩国并没有采购“战斧”,但K-VLS中的“玄武-Ⅲ”巡航导弹却也能表明,有时候日本盟友做不到的事情,韩国也许可能就做得到呢!

总而言之,计划中的2艘轻型航母和3艘第二批次“世宗大王”级驱逐舰,将为韩国海军增加10万吨左右的总排水量,这对于现有总规模约25万吨的韩国海军来说,将是一笔巨大的投资。更不要提为其配套采购的F-35B战机了,在当下世界经济增速减缓的情况下,这个计划是否会影响到韩国其他的重大国防项目如KFX战机等,还有待观察。而最近日韩之间的贸易摩擦,已经开始影响到韩国的各主要产业,这似乎又为这个雄心勃勃的海军建设计划投下了一丝阴影。


在如此耗资巨大的造舰计划及军费规模影响之下,它的命运将会如何,就很不好说了

总之,无论这场攀比和争宠究竟结果如何,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日韩仍然将是美国的主要军事盟友。所以对于我们来说,这些两国间攀比的产物,无论是准航母还是四代机,在战时极有可能会是强敌能动用的资产,因此也仍然是我军所不能忽视的威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5643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