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库兹涅佐夫”修不修,绝不只是钱的事儿

“库兹涅佐夫”修不修,绝不只是钱的事儿

【观察者网风闻社区原创 文/胡诌施佬】

“库兹涅佐夫”又起火了,因为之前施佬刚刚奶过一嘴,加上这个周末有事要忙,所以也就暂时搁置了这个新闻,等着过了几天情况清楚了再说。虽然时间上是没有时效性了,大伙儿也不妨听施佬胡诌一番。

▲ 这回事故最大的意义,在于大家终于看到“库兹涅佐夫”的新照片了

事故本身的情况现在算是比较清楚了,按照俄罗斯军方的说法,火灾起源是在第一动力舱维修过程中,工人在焊接作业中不慎引燃了沾有燃油的抹布。由于火灾发生在船底的舱室,扑灭火灾的过程和船上工人的疏散都不太容易,12月12日发生的火灾,直到第二天的清晨5点才完全扑灭。

▲ 无论是修船厂的码头还是航母的舰体内部,都不适合开展灭火工作

目前事故已经造成超过500平方米的舰上舱室过火,至少2人死亡,12人受伤。由于本周造船厂和军方将对航母在事故中的受损情况和需要再度维修的工作范围进行评估,原定的维修计划肯定也得暂停了。相比去年被浮船坞上的吊车砸下来那一下对全舰各种设备可能造成的潜在影响,过火几百平米这事儿反而没有那么严重。

▲ 舰体外部看,火灾造成的影响主要就是浓烟

不过在新闻照片里,航母舰内的浓烟是从前部飞行甲板两侧的自卫武器舷台上冒出来的。对于航母上的各种舱室、设备、管路、电缆而言,高温的浓烟本身也会“熏”出不少问题,考虑到起火点深入航母内部,浓烟的蔓延路径上也会有不少额外的损害,实际航母受损的程度还是要比宣称的500平方米左右大出不少。

▲ 从舰桥前部下方烧起来,烟窜到舰艏反舰导弹后面的位置……这过烟的舱室显然不少

最近几年来看,俄罗斯海军确实是有点“与火结缘”的感觉,且不去论那些闷罐一样的潜艇,几大舰队的大舰里过火的也不在少数:2014年黑海舰队的“刻赤”号大型反潜舰就在一阵大火之后被踢出了战斗序列,去年太平洋舰队维护中的“沙波什尼科夫”号大型反潜舰也被火烧过,加上北方舰队这回的“库兹涅佐夫”号,四大舰队里只有没什么大舰的波罗的海舰队看起来比较安全了。

▲ “红红火火”对于在修理的水面舰艇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这种事情出多了,就由不得别人“定体问”:老船维修不比新船建造那样干干净净,舰上的残油什么的东西如果不做彻底清理就贸然施工,如果工程中有什么不规范的就很容易引起火灾。加上船上在施工的时候消防系统一般都不起作用,所以如果火灾没法在“修船工人一灭火器”的阶段完全扑灭,那么事后的修复就有得折腾了。

▲ 修船厂任务繁重,安全意识淡薄,自然要收获些“血的教训”

连续两次事故之后,“生存还是死亡”对于俄罗斯海军这艘唯一的航母已经不再是说说而已的问题,毕竟就算俄罗斯海军有决心把“库兹涅佐夫”修复之后重回现役,如果该舰的实际工作进度还是“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甚至干一阵,出一个事故的“进一步,退两步”,长此以往这船还是只有实际报废一条路。

▲ 看照片,该舰原本已经在进行舰岛的修理维护,但现在显然又多了一部分工作

船本身有修复的问题,相关的航母战斗力组成部分同样也是一个难题。俄军航母舰载机部队在2017年结束叙利亚作战任务以来,第279舰载机团和第100舰载机团就再也没在航母上起降过。虽然借助陆上舰载机训练基地保持舰载机部队的训练状态本来就是俄海军航空兵的常态,但守着一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修复的航母训练(特别是第100舰载机团本身接装米格-29KR和KUBR战机时间就不久,2016年到叙利亚巡航时出动的架次数也很有限,和航母本身的磨合就没多少),这种“自说自话”的做法多少有点尴尬。

▲ 2016年才完成全部换装的第100舰载机团不得已要进行“无实物训练”

舰载机部队的存在同时也给俄罗斯海军的航母制定了一个不低的“下限”,以至于任何比“库兹涅佐夫”还要降级的航母方案都难以被接受。279团的苏-33年事已高,理论上确实可以用更多的米格-29KR系列舰载机来加以替换,但这样不仅要额外多掏20多架战机的采购费,由于滑跃起飞/阻拦着舰的构型没有改变,非“库兹涅佐夫”不可的情况也没有改变——英国在退役了“海鹞”和“鹞”之后可以靠一艘纯直升机航母坚持三年,在还有几十架固定翼舰载机的情况下,俄罗斯想用一艘直升机航母或者两栖攻击舰来“狸猫换太子”,恐怕也不太能让怀有大海军梦想的人们满意。

▲ 这样的方案谁的要求都满足不了

毕竟俄罗斯的国家尊严还是颇为重要的,按照目前的情况看,不管钱多钱少、进度快慢,“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不仅一定要修,而且一定要俄罗斯自己修。与之相关的比如船坞改造、舰载机部队的训练、维持之类的自然也能继续获得拨款。甚至连“研制建造新型航空母舰”这样的卫星,每隔两三年也会需要国防部或者克雷洛夫设计局的模型出场来热闹热闹,来为俄罗斯海军很难刷新的大舰阵容制造一点新鲜感……人活着都得要点念想,更何况是国家呢?

▲ 这些航母方案多少有些二战德国H系列方案的意思——反正造不出来,我玩玩又怎么了?

既然是出于国家尊严来修理航母,那么咱们中国军迷的各种欢乐设想自然也就止于娱乐而已。向俄罗斯出口一艘航母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尊严上都不可能承受;而让中国造船厂来修复“库兹涅佐夫”号则是俄罗斯“丢不起人”,中国“伤不起神”——再要测绘一遍和“瓦良格”号不大一样的“库”舰并且制定一个修复而不是改装方案,也不是一件省力的活儿;至于什么将早已成为展览品的1143.1“基辅”号和1143.2“明斯克”号恢复和改造成航母状态的想法,更是乐呵乐呵就好。

▲ 都已经“铸剑为犁”了,再用爬犁去打人……

在过去几年俄罗斯新建海军舰艇耗时越来越长,水面舰艇先进程度也差强人意的情况下,施佬曾经吐槽“俄罗斯海军印度化”,然而眼瞅着印度海军一边用着俄罗斯改造的“超日王”,一边缓慢但还算是坚定地推进着国产航母“维克兰特”的建造工作,没有航母可用的俄罗斯海军,也许再过几年怕是连印度都要不如了。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55292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