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国已经很少会出现饥荒的问题了,古代我国虽然领土面积也很大,但人口只有几亿,老百姓们根本就没有饭吃。杂交水稻是袁隆平这几十年来发明的,古代农作物的产量非常低,老百姓们能有稀米汤喝就不错了,根本就填不饱肚子。一直到明朝,这种情况才发生改变。
在明朝还没有实行海禁政策之前,他跟很多海外的国家都有往来。当时除了郑和带领船队下西洋之外,还有不少商人到海外做生意,结果他们发现其他国家有不少植物跟水稻相比,更能够填饱肚子。当时有一名叫做陈振龙的商人,就冒死从西班牙带回了番薯藤,让中国人口增加3亿。
古代不仅仅是中国重视农业,其他国家也是一样,所以像番薯这种多产的农作物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是机密,是不允许对外传播的。陈振龙到菲律宾做生意时,发现当地种植了很多甘薯,不管是生吃还是煮熟都可以,种植也十分方便,一根藤上能够结出很多。陈振龙想到了家乡的人民,经常因为干旱或者洪水吃不饱饭,于是他就想将甘薯带回中国种植。
但当时西班牙殖民政府不允许任何商人将其带出海外,陈振龙就冒死偷偷将甘薯藤绞入了吸水绳躲过了检查,将其带回福州。在将甘薯藤种植下去四个月之后,陈振龙父子终于成功收获,随后在闽中大肆推广种植方法。
到了清朝年间,乾隆下令在全国推广甘薯,清朝人口从刚开始的2千多万,增长到之后的4亿多,增加了3亿多,这其中就是甘薯的功劳。一直到现在,人们都在纪念陈振龙,并且称其为“甘薯之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54801.html
赞 (3)
打赏 微信扫一扫
中国不宜通婚的四对姓氏,这是自古至今传统,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 上一篇2019-07-27 21:39:50
人类“理论上”可活1000岁,剩下的900岁到底为什么“消失了”?
下一篇 »2019-07-27 21:3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