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访谈 | 史天甲:“进博效应”在俄罗斯日益显现

访谈 | 史天甲:“进博效应”在俄罗斯日益显现

当地时间10月29日,2019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系列活动上海日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叶利钦总统中心举行。中国驻叶卡捷琳堡代总领事史天甲,叶卡捷琳堡市市长维索金斯基、俄罗斯联邦斯维尔德洛夫州国际和对外经济关系部副部长莱昂纳多维奇,以及联合国人居署、叶卡捷琳堡市政府代表等近300名嘉宾出席。

原文 :《中国驻叶卡捷琳堡代总领事史天甲:“进博效应”正日益显现》

作者 |本报特约记者 施蔷生

图片 |网络

《社会科学报》:对世界城市日国际主会场选择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市举行,2019年世界城市日的主题是:城市转型,创新发展。请问叶卡捷琳堡的城市转型和创新发展的主要经验和特点是什么?

史天甲:叶卡捷琳堡有着近300年历史,是俄乌拉尔联邦行政区中心、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首府,按国民经济综合指数位列俄第三大城市,是乌拉尔和俄罗斯重要工业、贸易、交通、科学和文化中心。作为俄“工业之都”,叶卡市起源于沙皇时期的乌拉尔冶金厂,城市随着工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苏联时期成为重型机械制造、重化工业及钢铁工业中心,二战期间形成大型重工业和军工生产基地,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对外开放。因此,叶卡的城市规划和发展轨迹一直以来深受工业化进程影响,具有鲜明的工业城市的面貌和特征。

近二十年来,叶卡市持续推进城市发展建设和转型升级,努力加强在基础设施、城市承载力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投入,城市道路、绿地面积、污水及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有了显著改善。2009年,叶卡市承办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元首第九次会议,以此为契机,市政建设和市容整治得到进一步提升。今年年初,叶卡市建成并投入使用了乌拉尔地区最大的世博会展中心,该中心系运用数字化创新技术建造而成,具有现代化的智能管理功能,年内先后成功承办了全球制造业和工业化峰会、国际工业创新展、世界拳击冠军赛、世界城市日等大型国际活动,是叶卡市推进城市转型、实现创新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社会科学报》:国内长三角城市群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上海作为核心城市在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和改革创新步伐中,能与叶卡捷琳堡、俄罗斯主要加强哪些方面的合作?俄罗斯的需求主要有哪些?

史天甲: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上海在对外开放和改革创新方面有着巨大优势,一直在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上走在前列。

目前,叶卡市正加大城市建设与改造力度,市区内规划投建数个集绿地、公共区域、车库、幼儿园、学校、诊所、体育健身等现代化居住设施为一体的大型住宅区和街区项目,同时启动城市副中心规划和政府机关迁址工作,旨在疏解市中心交通拥堵以及推进新的城市行政、商务、金融和文化中心建设。叶卡市还将于2023年承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未来2-3年将大规模兴建大型体育场馆设施、大学生运动村以及修缮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等。上海作为具有2000多万常住人口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城市,在超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大型活动筹办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和成功实践, 双方可进一步深化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管理、创新技术应用等各领域交流合作,共同践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理念,更好造福于两国民众。

同时,上海和叶卡都拥有数量众多的科研院所和高校,可以探讨加强在前沿科技领域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社会科学报》:面对中美贸易关系出现新的变化,世界发展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中,你认为进一步加强中俄关系中,上海乃至长三角城市群还需要在哪方面加强自身优势的发挥?如:上海已提出“世界会客厅”,促进城市对外推广等。

史天甲: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区位优势突出,经济实力雄厚,服务行业发达,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不久前,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圆满闭幕,此次进博会境外采购商数量和累计意向成交金额均超首届进博会规模,是又一届开放合作和实现共同发展的世界性盛会,也是上海充分发挥“进博会永久举办地”优势,打造开放之门,不断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舞台。

而俄罗斯是连续两届进博会的主宾国,今年俄罗斯同时参加了国家展和企业展,参展面积、企业数量和参展类别均较上届有明显增加。今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6月,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共同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意味着中俄关系进入了更高水平的大发展阶段。进博会的举办无疑为步入新时代的中俄关系,为进一步扩展两国投资和务实领域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机,俄罗斯各类企业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中国市场,与潜在采购商和消费者直接进行接洽,拓展对华出口,“进博效应”正在日益显现。

上海以及长三角城市群可加大对俄乌拉尔及中部广大地区的关注和重视,促进城市对外推广,寻找新的合作契合点。比如每年7月在叶卡市举办的国际工业创新展,是全俄规模最大的联邦级工业展会,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200多家企业参加,是各国实力企业和制造商推介新产品、新技术的有效渠道,上海可发挥自身在创新工业领域的优势,选派实力企业参展,开拓俄中部地区的广阔市场。

《社会科学报》: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和上海在俄罗斯的企业数量、中俄贸易额等持续上升,还有哪些需要切实改进的?

史天甲:中俄互为重要合作伙伴。去年两国贸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增幅达27.1%。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是俄罗斯的最大进口来源国和出口目的国。今年6月,两国元首在会晤期间提出2024年实现2000亿美元贸易目标。9月16-18日,中俄总理第二十四次定期会晤在圣彼得堡成功举行。双方签署了10多项经贸务实合作文件,包括“关于编制至2024年中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的联合声明,这是落实两国元首提出的2024年实现2000亿美元贸易目标的具体举措。这将对促进中国进出口贸易产生积极作用。在两国经贸合作整体发展的情况下,近年来,乌拉尔地区对华贸易也呈现快速增长。2018年,中国成为乌拉尔联邦区和西伯利亚联邦区最大的贸易伙伴国,2019年上半年双边贸易继续保持积极趋势。应该说,本地区对华贸易还有待开发的巨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中国企业在当地从事投资项目比较多,比如油气管道涂料厂、橡胶厂、农业种植等。中国企业还参与了多个承包工程项目建设,包括冶金、化工、住宅建设等行业。应该说,本地区对华经贸合作还有可开发的巨大的发展潜力。双方企业有待加强对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加强信息交流,更多利用展会平台寻找合作机会。除传统的能源、机械产品外,双方需共同寻找新的增长引擎。比如优化双边贸易结构,加大农业、跨境电商、旅游等方面的合作,扩大投资规模,推进大项目合作等。

《社会科学报》:您能否介绍一下您负责的总领馆辖区概况,包括主要特点等?

史天甲:驻叶卡捷琳堡总领馆领区位于俄罗斯中部,包括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车里雅宾斯克州、秋明州、新西伯利亚州、鄂木斯克州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分属俄罗斯乌拉尔和西伯利亚两个联邦区。领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达,对华合作潜力巨大。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85期第2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www.shekebao.com.cn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54495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