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留学回来的发小聚餐,席间在闲聊到发小在日本的生活成本的时候,思来想去感觉不对,后来突然反应过来,他的生活成本里没有计算食物的成本。三十年荣耀单身汉自豪的跟我说:“这个不用算,我吃了好几年的便利店废弃食品,省下来的钱带回了很多的有用的书籍。”逐大惊,迅速的查阅资料终于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日本便利店的食物
兵库县神户市的某个早晨9点,一辆满载的食物的重型货车驶入了某个食品公司,从车上卸下来的都是一箱箱没有过期的面包、火腿、寿司等食物。10点整食品公司的工作人员,把这批弃置的食物送上专门的货车运往当地的肥料公司。12点整肥料公司把卸下来的食物按照比例,混合着动物的粪便制造出有机肥料,下午15点送到农民的手里,农民再通过这辆货车把蔬菜送回食品公司,然后做出一个个新鲜的生菜沙拉或吐司面包。这就是日本最习以为常的废弃食物回收利用的流程。
日本便利店的食物
这批废弃食物主要来源于日本的24小时便利店,截止到2018年,日本每年大约有750万吨左右没有任何问题食物被废弃,这些有着更大利用价值的食物为什么会变成了肥料呢?这就要从日本的【食品安全法规】说起了。日本的食品安全规定食品包装上必须有三个日期。
1.“赏味期限”。就是口感最好的期限。
2.制造的年、月、日、小时。必须精确到几点出厂的时间。
3.“消费期限”。这就是我们中国最常见的过期时间。
日本便利店的食物
商家们为了迎合生活品质很高的家庭,往往会制作出口感上乘的食品,随着消费者的习以为常,没有过期但是口感下降的食物会被消费者毫不犹豫的打上叉号,所以其他两个日期根本就没有任何人关注,尽管在安全卫生方面一点问题没有。打个比方,一个食物“赏味期限”为三天,“消费期限”为七天。这个面包在“赏味期限”的第二天就要半折处理,第三天就必须废弃,没有任何便利店会继续促销摆售到“消费期限”。毕竟在食品安全方面严格到苛刻的日本,出现任何一例食品安全事件对相关的食品方都是毁灭性打击,就算的小概率发生也不行。
日本便利店的食物
近年来,随着外国留学生的日益增多,有着便宜的薪酬和更宽松工作时间的外国学子们,深受24小时便利店的青睐。在招聘面试的时候,如果留学生主动询问废弃食物是否可以免费领走的事情,雇佣方一般会欣然接受这一条件,并在雇佣合同中注明免责声明,毕竟这对于双方来说,也都是互惠互利的事情。今天的日本甚至有很多外国留学生利用“赏味期限”和“消费期限”的时间差,创建了“食物银行”的相关公司,并使很多偏远国家的儿童受益。相信随着信息时代经验的借鉴,我们的食品安全也会今非昔比。谢谢各位读者的观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544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