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生
拿下手机之后,搞定苹果电脑!
这一次,还是京东方!
一
据韩国媒体最新消息,苹果已经从京东方接收27英寸LCD面板进行评估,正常通过评测后,将用于苹果台式电脑iMac上。
就在今年8月份,苹果确认明年的iPhone将采用京东方的柔性OLED屏幕,加上两年前已拿下苹果iPad、MacBook订单,宣告了苹果全系产品都将采用京东方屏幕。
没错,就是中国的京东方,很多人可能一眼还会看成“京东”的公司,再一次扬名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7月初,仅次于三星的韩国第二大屏幕供应商LG,正式宣布今后手机、平板电脑等所有小型OLED屏幕,都将从京东方采购。
两年前,很多人还在为买到的手机、电脑用的是京东方而不是三星、LG的屏幕懊恼不已。
而今天,华为顶级旗舰手机全面采用京东方屏幕,苹果、LG纷纷投怀送抱,小米、OV等国产全都是京东方的客户。
这是京东方的成功,也是中国民族科技产业崛起的真实写照,那些曾只属于三星、LG们的荣誉,被京东方夺了过来。
二
上个月,华为5G可折叠手机Mate X正式开售,高达16999元的售价依然挡不住用户的热情,几轮放货都是秒空,而这款手机令人惊艳的显示屏,正是出自京东方之手。
就是这么一张屏幕,厚度只有0.03毫米,比纸还薄,弯曲折叠,没有任何障碍。
今年2月面世后,三星为抢得市场先机,仓促将没有成熟测试的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推向市场,反而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两度推迟上市后的屏幕表现,依然问题不断。
时至今日,我们终于明白,当初被三星卡主屏幕的脖子不给供货的时候,华为顶着骂名也要全力支持京东方的决心和意志。
因为任正非和王东升都深刻的明白,没有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永远都会受制于人。
三
科技自立的路,从来都不是一条坦途。
今天,全球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和电视五大主流市场,京东方的市场份额均高居全球第一,世界上每四台平板电脑、每五部手机,都至少有一块用的是京东方的屏幕。
但这一成绩的取得,是京东方在王东升的带领下, 奋战26年从日韩垄断的手上硬拼回来的。
1992年,推掉高薪职位,还回单位分配的两套房子,35岁的王东升临危受命,接下了已连续亏损7年的北京电子管厂厂长。
2017年,京东方以4380万飞出货量,首次超越三星,成为电视面板出货量世界第二,在大尺寸显示面板市场占有率中,首次超越三星和LG成为世界第一。
这样的成就背后,放在两年前,多数人印象中只有那个从资本市场融资700多亿的“烧钱机器”,却不知道显示器行业本来就是一个高投入、重资产和技术积累的行业。
大家都知道,现在一款50寸的高清电视只需要2000元左右,多数人却不记得,2003年的时候,一台32寸的液晶电视都能卖到上万,其中显示器的成本就占到60%,彼时日韩面板企业联手操纵市场哄抬价格,我们的彩电企业却别无选择。
如果没有京东方,华为、小米、OV等国产到今天还得仰人鼻息,不断给三星、LG、夏普贡献营收。甚至我们的战斗机、航母上的显示屏和仪表盘供应都得看他国脸色。
2017年底,京东方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量产交付仪式上,头发已花白的王东升终于忍不住热泪盈眶。
王东升说:京东方的使命就是要率先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和壁垒,从根本上扭转中国的“缺屏之痛”,为了这个目标,咬碎牙咽到肚子里,也绝不会放弃。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世界领导者!
“即便华为等国产没用我的屏,在与外企谈判时,因为京东方的存在,腰杆也能挺起来!”王东升当时的话语,今天依然振奋人心。
四
屏幕全面国产化,京东方做到了。
不只是手机、电脑、电视世界第一,京东方已拿到了全球5成以上智慧零售解决方案市场,包括银行、机场、商超在内的全球55个国家1.6万多家门店;
智慧交通覆盖国内80%以上高铁线路及国内外诸多地铁线路;
各类体育赛事高清转播、重大医疗管理系统中,都能看到京东方的身影
......
当然,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全球高端显示领域,三星依然是霸主。据市场调研公司Sigmaintell统计数据表明,2019年上半年,三星在全球OLED手机面板的市场占有率达89%。与此同时,京东方从去年的0.9%大幅攀升至5%,同三星的市场差距巨大。
19H1全球OLED手机面板出货市场份额。图源:Sigmaintell官网截图
我们今天拿下的,主要还是中低端市场,高端市场要赶超三星,我们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但至少,我们再不会有“缺屏之痛”,即便依然要用三星等外企的屏,也无需在谈判时一让再让。
或许我们该感谢三星、LG,如果不是他们曾经卡住我们的脖子漫天要价,我们的高端手机要用上国产屏幕,或许还得再等三年。
或许这些企业永远也看不懂,他们的制裁、他们的阻挠、他们的不厚道,到头来却成就了越来越团结、强大的中国企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538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