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职工标准化操作水平,增强职工的质量意识,大型轧钢厂型钢精整车间深入推行标准化工作,助力重轨产品质量稳步提升。11月份,该车间重轨探伤合格率为95%,环比提高了10%,压力补矫合格率提高到了94%,钢轨定尺合格率提高到了99.5%以上。
开展标准化培训,加强职工标准化操作。该车间组织技术骨干制定了标准化培训计划,定期对职工进行工艺标准化培训,包括工艺标准、重点岗位和质量控制等方面。为使岗位工熟练掌握操作标准,该车间组织各班组利用班前、班后会对新标准进行学习和培训,提升全员的标准化意识和技能。
执行每日标准化自查,提升职工标准化操作水平。该厂结合车间实际情况规范和完善车间、班组的岗位标准化自查制度和自查记录,包括检查项目、原因分析、整改措施、考核等内容。同时,进一步发挥班组质量员在岗位标准化检查中的监督作用,明确班组质量员的职责,规范其监督检查记录及信息反馈流程。
推行标准化操作,做到全岗位全覆盖、重点岗位重点控制。其中钢轨检测中心严格按照标准来标识钢轨缺陷,杜绝个人主观判断更改缺陷性质;锯钻机床岗位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每三支百米钢轨对锯切断面、钻孔质量、定尺长度进行全面测量,如发现异常,及时追踪前三支百米钢轨并更正;淬火操作岗位,真正做到钢轨标识和系统数据真实化,保证每支钢轨的标签与热打印相符,按照生产实际上传钢轨信息。
做好产前确认,提升标准化操作技能。通过对设备状态的产前确认,不仅可以提高职工对操作设备的掌控能力,能够按照标准要求及时修正设备状态,而且可以稳定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
该车间通过深入推行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增强了职工的质量意识,提高了标准化操作水平,为提高重轨产品质量奠定了有利基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533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