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10年增幅超100%,杠杆买房你需要注意什么?

10年增幅超100%,杠杆买房你需要注意什么?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这就是杠杆原理,现如今,这种杠杆效应在经济金融领域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例如加杠杆炒房、加杠杆炒股、加杠杆炒期货……这些统统都是利用杠杆效应来赚钱。

简单来讲,加杠杆就是借用别人的钱为自己赚钱,借钱生钱,而不仅仅是以钱生钱。钱是从外部借入的,这是加杠杆的第一个特点。因此,加杠杆一定意味着负债增加。

举个例子,你想买房,房子总价500万,首付30%,先交150万的首付,向银行贷款350万。假如大家对市场非常有信心,一致认为房价会继续快速上涨,这时候,你向亲戚朋友同事借了250万做首付(二套首付50%),又买了套500万的房子,向银行贷款250万。这样下来,你用150万的资金,借款850万,买了两套房子共1000万。

如果半年后原来500万的房子涨到了600万,卖出这两套房子,收入1200万,还掉欠款和利息,净赚至少150万。假如你用原来的150万买了银行理财而不是买房,年化收益率5%,半年收益7.5万。

加杠杆使收益同步放大,赚钱更多更快,这是加杠杆的第二个特点。你本来只有150万,通过加杠杆实现了1200万才能实现的收益。

当然,收益和风险永远都是相生相伴的,加杠杆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风险也同步放大。

什么是宏观杠杆率?

上面是居民个人的例子,把所有人的负债都累加起来,就是整个居民部门的负债,对应的就是居民部门的杠杆率。国际上通行的办法是用债务除以GDP来表示杠杆率,即居民部门杠杆率=居民总债务/GDP

根据测算,截至2019年9月,我国居民部门总债务52.9万亿,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6%,居民杠杆率为56%

图1:我国宏观杠杆率及分部门杠杆率水平(数据来源:Wind,招商银行资产管理)

以此类推,还有企业部门杠杆率、政府部门杠杆率。截至2019年9月,企业部门总债务108.4万亿,杠杆率114%,政府总债务71.54万亿,杠杆率75%。

居民、企业和政府这三个部门的杠杆率加起来就是我们所说的宏观杠杆率,是全社会的债务规模和产出规模的比较,目前我国宏观杠杆率为245%。我们一般不考虑金融部门的杠杆率,因为金融部门作为中介,依靠杠杆来盈利是其固有特性。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说加杠杆是借钱生钱,这对于居民和企业来说都是毫无疑问的,但对于政府而言有点不一样,政府借债更多是为了去完成一些公共服务项目而不是为了赚钱。

杠杆是把双刃剑

为什么近两年国家下定决心去杠杆?其实,是因为杠杆也是把双刃剑,在过去这些年快速上涨的全社会债务规模和杠杆率中,暴露了我们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一些弊端

还是以加杠杆炒房为例,假如房价跌了,房子折价卖也卖不出去,但投资者还有850万的负债,需要按期偿还利息,如果其他收入不能完全覆盖利息,那么只能再找机构或找人借钱来还。

大家发现这么操作完全不用担心还不上钱,于是都这么玩,继续借新还旧,继续加杠杆,于是债务规模滚雪球般扩大。

加杠杆赚钱那么容易,结果就是,大家都加杠杆去炒房,企业转型投资房地产,店不开了,厂也不开了,经济慢慢没有了活力,只有房地产市场一片火热。而在高房价面前,普通居民只能默默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减少消费,这对于经济发展无疑雪上加霜。

限于篇幅,这里只以房地产为例,企业和政府加杠杆形式不展开分析。

这也是为什么2012年至今,我国居民杠杆率快速攀升的主要原因,期间杠杆率上升了25.7个百分点,而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之后居民杠杆率是缓慢下滑的,美国、英国和日本分别下降了11.1、3.2和0.7个百分点。

图2:各国居民杠杆率(数据来源:BIS,招商银行资产管理)

加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

过去这些年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不仅挤占了实体经济部门的资金,挤出了消费,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加杠杆模式逐渐积累了风险。

虽然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目前的宏观杠杆率不是全球最高的,但增长速度却很令人担忧。2009-2019年1季度,我国宏观杠杆率上升了116.3个百分点,仅次于香港,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和地区,这也是我国政府重视杠杆率并坚决去杠杆的主要原因之一。

图3:2009-2019年1季度各国宏观杠杆率增幅比较(数据来源:BIS,招商银行资产管理)

前面所说的加杠杆游戏能维持下去的前提是你总能在市场上借到钱,但是天总有不测风云啊,假如有天大家都借不到钱还不起钱了怎么办?这时候有钱的人就会拼命抬高利率,2013年的钱荒就是这样子来的。

只要有人还愿意借,利息高点咬咬牙也借了。问题是,随着债务规模和杠杆率的不断扩大,市场会变得越来越脆弱,一点风吹草动就草木皆兵。这样的结果就是只要有人开始出现违约换不上钱了,大家都很默契的不再相信这一个群体了,想借也借不到才麻烦。

另外,市场还会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当大家都觉得经济寒冬来了,用钱借钱自然也都不再那么壕了,企业的日子也会更难。

但是,为什么市场环境一差企业就“难”了呢?大部分还不是因为以前加杠杆太猛负债太重喘不过气了。同样的,只要经济环境稍微变差点、房价不大涨了,加杠杆炒房的人也会很“难”,除非跑得快。

所以,你们说说,这么高的宏观杠杆率还能让它继续向上窜吗?

值得庆幸的是,国家已经意识到高杠杆率的隐患,2017-2018年去杠杆成效非常明显。后续去杠杆政策也会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中间虽然会有波折,但相信结果一定是好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521148.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