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从《烈女传》入手,看辅两代君主的卫姑定姜和齐女傅母向善之心

从《烈女传》入手,看辅两代君主的卫姑定姜和齐女傅母向善之心

历史上伟大的女性不应该被人们忘记,尤其是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杰出的女性。在近期的文章里,我曾经分析了殷妃有辛氏和周室三母,她们对于殷商和周的兴盛,做出的巨大贡献,每一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今天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周朝的诸侯国身上,分别来看看卫、齐两国的两位伟大女性和她们各自的故事。

卫姑定姜:卫国政坛叱咤风云的女性,辅佐两代君主的女中豪杰。

  • 痛并坚持:丧子之痛并没有击垮一位伟大的母亲,他自己承担了所有哀痛,给了儿媳妇追求幸福的机会。

卫姑定姜,是卫定公的夫人,公子的母亲。公子是王位的继承人,本来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完美。但公子娶了媳妇以后不久就去世了,媳妇也没有生孩子。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儿子的去世犹如晴天霹雳,就好像天塌下来了。

毕三年之丧,定姜归其妇,自送之,至于野。——《烈女传·卫姑定姜》

儿媳的日子很不好过,但卫姑定姜自己又何尝不是,没有了儿子,也没有丈夫卫定公的爱,但是她在心中做出了一个决定。在服丧满了三年以后,定姜让媳妇改了嫁,并亲自将她送到郊外。此时的定姜心里很不是滋味,既有对媳妇的恩爱,又有对亡儿的哀思,感到阵阵悲伤痛楚。她站在那里,望着渐渐远去的媳妇,禁不住哭泣起来,留下了串串泪珠。

可以说卫姑定姜成全了自己的儿媳,但是却苦了自己,她失去了儿子,又失去了儿媳。定姜是一位仁慈的婆母,她替媳妇考虑,给予了媳妇和对待儿子一样无私的厚爱,这样的婆婆简直是楷模。

在身处逆境的时候,还能替他人考虑,为他人谋幸福,这样的人胸中拥有大爱,于家无私,于国同样有爱。

  • 辅政为国:不能因为个人的好恶,而置国家安危于不顾。

卫丁公很讨厌孙林父,孙林父知道后,就逃亡到了晋国。后来晋国的国君派遣使者到卫国,请求允许孙林父回国。卫丁公本来不想答应,定姜对他说:“孙林父是先君宗卿的后代,在卫国拥有深厚的根基,现在晋国又替他求情,这就说明他已经获得了晋国的支持。如果我们不答应晋国的请求,恐怕我们卫国就有灭亡的危险。虽然他让人厌恶,但总比卫国亡国要好吧?君主还是先忍耐一下吧!安定百姓,宽容宗卿,不也是很好吗?”于是卫丁公答应了晋国的请求,恢复了孙林父的职位和他的采邑,从而避免了一次危机。

不因个人的好恶,影响国家的决策,这是为君者的基本素质,在这一点上,卫丁公这个国君和自己的妻子定姜比相距甚远。

  • 国君三罪:从卫国利益出发,卫姑定姜直指献公的三大罪过。

卫丁公去世以后,卫献公继位,服丧期间,献公表现的十分懈怠,很不严肃。定姜哭完以后休息,她注意到献公并不悲哀,便连饭也不吃,谁也不喝,叹了口气说:“这个人,将要让卫国败落,并且会伤害善良的人,这是上天给卫国带来的祸害,可惜我不能让他的弟弟子鲜来管理国家。”大夫们听了定姜的话都感到恐惧,从此孙文子不敢把宝重器物藏在卫国。

子鲜是献公的弟弟,为人贤明,定姜想立子鲜为君,但是没有成功。献公对定姜粗暴虐待,轻慢无礼,结果被驱逐出境。在逃亡之前,献公要人向宗庙报告自己逃亡的情况,同时报告自己没有罪过。定姜说:“不行,如果没有罪过,神灵是不会被欺骗而认为你有罪的。如果有罪,为什么报告没有呢?况且就国君的行为来看,至少有三个罪过。丢开大臣而和亲近的小臣商量国家大事,这是第一个罪过;先君有作为辅佐的正卿,你却轻视他们,这是第二个罪过;我曾经多年用手巾、梳子侍候先君,而你对待我却像对待奴婢般残暴,这是第三个罪过。因此报告逃亡就可以了,不要报告无罪了。”后来依靠弟弟子鲜的力量,献公才得以回到卫国。

连自己的父亲和母亲都不尊重的人,很难指望他们治理好国家,因为他们心中没有大爱,自然肩头没有责任。定姜就是从献公对于父亲和母亲的态度上,看出了献公不是个为人君的材料。

  • 抵御外敌:在卫国政坛,定姜享有崇高的地位,她时时刻刻影响着卫国的大局。

郑国的皇耳领兵进攻卫国,孙文子击败了郑国的部队,在追不追击的问题上,孙文子犹豫不决,于是孙文子去进行了占卜。孙文子把卜兆献给定姜,请教吉凶。

定姜看了之后说:“远征的部队会丧失英雄,这对于防守的一方有利,大夫们可以谋划一下,采取行动。”于是卫国的部队追击郑军,在犬丘俘获了皇耳。

能文守成之君,能武开疆拓土。卫姑定姜不仅能治国安邦,在抵御外敌方面同样具有非凡的见识和才能。

齐女傅母:防患于未然才是风险管控的根本,劝人向善者必有一颗向善的心。

齐女傅母,是齐国一女子的傅母。这个女子是卫庄公的夫人,称为庄姜。庄姜长得很漂亮,刚到卫国的时候,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操守,打扮的妖艳媚俗,有纵欲放荡的念头。凭借自己的优势,放纵自己的欲望,这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是取祸之道。

这里先解释一下傅母的意思:傅母,古时负责辅导、保育贵族子女的老年妇人,或指一般的保姆。可见这位傅母的地位并不高,但她却是个很有见识的人。傅母见她没有能够遵从做妇人的规则,便告诫她说:“你的家族世代尊贵荣显,应当成为百姓的楷模;您天资聪慧,通达事理,应该做百姓的表率。您仪态端庄,容貌美丽,不可不注意修整。穿着锦衣,套上麻纱罩衫,还在马车上进行装饰,这是不注意德行的表现。”为了说服庄姜,傅母还专门做了一首诗,用来勉励庄姜。庄姜被傅母的话语所打动,从此注意修养身心。

傅母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得到了大家的称赞。但卫庄公死后,卫恒公继位,卫恒公的弟弟州吁是卫庄公宠妾生的孩子,因得宠十分骄傲,喜欢武事,而庄公在世时却不予禁止,卫恒公继位后,对于州吁也不加以约束,后来州吁果然杀死了恒公,篡夺了卫国国君之位,造成了卫国的动荡不安。

对于潜在的隐患,要提早预防,这就叫“防患于未然”,否则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诗》曰:“毋教猱升木。”

《诗经》里面就说过:“不要让猿猴上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庄公对于自己的小儿子州吁加以约束,就不会让他养成骄傲的性格,也就没有后来的恒公被杀,卫国国祚不稳的事情发生了。

很小的时候,便听到一句俗语:“家有贤妻,男人不做横事!”懵懂的我当时还不解其意,结婚生子以后,才理解对于每一个家庭而言,女人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对于国家而言,女性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国有贤妻,则其国不危!”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508968.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