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得好: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这句话用来形容母亲在子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非常形象,贴切。
一位伟大的母亲,她可能没有漂亮的容颜,没有高深的文化,没有很高的地位,但是,她必定有一个好的性格,必定有眼界、有胸襟、有格局。因为母亲就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母亲的一举一动无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对孩子起到引领、教化的作用。
有这样一位母亲,中年丧夫,家道中落,身在他乡,举目无亲,但是她没有气馁,独自担负起了养育13个孩子的重任。那一刻,她暗暗发誓:不仅让孩子们吃饱饭,还要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
为了生计,这位曾经的“大家闺秀”、“全职太太”,放下身段,到富人家里给人家帮佣、带孩子、洗衣做饭、教音乐,只要能为孩子们挣口饭吃,让孩子有书读,再苦再累,她也毫无怨言。
那时,家里确实穷到了极点。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孩子们上学很多时候都是光着脚,节假日孩子们要到街上卖报纸维持生活,即使如此,她咬着牙,发誓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们上学。
为了孩子们能够成才,她对孩子们的要求非常严格。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尽可能地成为优秀人才,拔尖人才。在这种教子理念支配下,她的孩子一个比一个有出息,13个孩子个个大学毕业,而且读到了博士。13个孩子中,有搞科研的、学者、有设计师、有工程师、艺术家、证券工作者、IT精英、商人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为社会做着应有的贡献。
其中有三个孩子,被授予“美国十大杰出青年”。美国总统布什、克林顿都曾在母亲节写信给她,称赞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她就是王淑贞,生于光绪,长于民国,成于共和,逝于21世纪,跨越了三个世纪的百岁老人,一位了不起的母亲。她生在江苏如皋,后来居家到了台湾,再后来,他的孩子们大多在美国工作。
62岁那年,王淑贞老人才决定到美国长住。那时,她还对英语一窍不通,连26个字母也不认识,可她居然靠自学在短时间内通过了美国移民局的英语考试,取得了永久居住权。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从王淑贞老人学英语这件事上,我们也可以窥见其教子之道。
王淑贞教子之经只有15个字:待人要好,做事要专心、少说话、多做事。
大道至简,这15个字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要日复一日地坚持下去更是难上加难。但是,王淑贞做到了,他的孩子们也做到了。
据子女们回忆,在家里穷得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母亲也不忘帮助比自己更穷苦的人。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学习要刻苦,做人要坚强,要善良。“以后要有本事要有出息”。
成才难,成人更难,王淑贞不仅把13个孩子都培养成才,关键都成了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实在是位了不起的母亲。她15字的教子真经,值得每一位母亲思考和珍藏!你说是吗?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506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