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满楼
不要成见
同为哲学家,金岳霖曾这样评价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
“我们看那本书时,难免有一种奇怪的印象,有时简直觉得书的作者是一个研究中国思想的美国商人;
胡先生于不知不觉间所流露出来的成见,是多数美国人的成见。哲学要成见,而哲学史不要成见。”
五柳长髯
晚清时期,名士梁鼎芬因弹劾李鸿章而被革职。回到广东老家后,某大书院有意聘他为山长,终因他当时仅27岁、不够老成而作罢。
梁鼎芬听后莞尔一笑,说:“这好办,想年轻不容易,想老还不容易!”于是开始蓄须,后成五柳长髯。
事后,广东士人为他组织“贺胡会”,当地传为美谈。
剃须结婚
民国时期(1935年12月),熊希龄与毛彦文在上海结婚,前者66岁,后者33岁。
据说,毛彦文对熊没有其他要求,只要熊希龄答应剃须即可。于是,熊希龄第二天就把留了20年的长须一朝剃去。
刮刮胡子
抗战时期,梁漱溟在桂林偶遇陈树芬,时梁50岁,陈44岁而却一直未婚。梁陈之恋爱,成为一时轰动的新闻。
为了博得爱人的芳心,梁漱溟在婚礼前刮了留了多年的胡子,说:“一个老新郎,在婚礼前总是要刮刮胡子的。”
心中无父
胡适有段时间研究墨子,某次遇到黄侃大谈而特谈。黄侃不耐,冷语道:“讲墨子的都是混账王八蛋。”胡为之大愣,不知应对。
黄又云:“胡适的父亲,也应是混账王八蛋。”胡大怒,黄却呵呵一笑:
“适之不要生气,我只是考考你。你要知道,墨子讲兼爱,所以墨子心中无父,而你心中有父,所以足以证明你不是墨子信徒。”
胡适一时语塞,无以应对。
实无良策
“五省联帅”孙传芳主政东南时期注重传统、禁止风化,他对当时女子穿旗袍即十分反感。
在其眼中,旗袍“太勾男人的眼珠儿,且女人露臂袒膀有伤风化,易招(男)人想入非非”。
据说,孙传芳在街上看到年轻女子穿旗袍招摇过市,便紧皱眉头甚至双眼紧闭,以示自己“非礼勿视”。
可笑的是,孙传芳反对女人穿旗袍,但他的姨太太却不吃这一套,孙传芳知道后也无可奈何,只好摇头叹息道:“内人难驯,实无良策。”
活学活用
上世纪三十年代,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强行上马“新生活”运动,由此也弄出许多笑话。
譬如禁止妇女烫发,各地屡禁不止,湖南常德县竟出奇招,其规定:
全县妓女舞女一律烫发,以资区别。此令一出,果然大起效果,非但一般妇女不愿再烫发,就连规定要烫发的妓女舞女们也忙不迭的把头发弄直。
可见政策是否可行,存乎一心,只要活学活用,必能奇效顿生!
不得自主
“东北王”张作霖的姨太太很多,为便于管理,张大帅定出家规:
严禁夫人干政,不听枕边风;各夫人不分尊卑,一律平等;不得聚众闹事,各夫人吃饭时自管自;不许私自做寿,不许虐待下人;晚上十点不许出门;各夫人按月领工资。
最妙是最后一条:子女婚姻,不得自主。
迎新参观
据文物专家王世襄回忆,燕京大学开学的迎新周并不上课,通常由老生们带着新生参观图书馆、体育馆等,以熟悉校园环境。
当时,教授的家中也都开放,新生打算选谁的课,可以去选定的教授家看看,教授们的家中也都摆好了糖果招待学生。
(节选自金满楼:《漏网之鱼:1840-1949中国小历史》(未登稿)
更多精彩,请关注笔者民国专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494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