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孩子越骂越缠人,都是这些搞的鬼

孩子越骂越缠人,都是这些搞的鬼

你凶你吼你打,他哭他闹他求抱,孩子为什么这样,父母要知道!

今晚跟朋友小聚,各自都带着拖油瓶。

闺蜜的儿子刚满两岁,正是独立意识萌芽的时期,吃饭的过程中一直没闲着,吃沙拉时,非要把沙拉酱拿到跟前,用手指边蘸边舔,最终半碟子酱扣在了妈妈身上。

闺蜜气急败坏,大声呵斥还不解恨,顺势打了儿子一下。

小朋友一边哭得梨花带雨,一边伸着手让妈妈抱。

看得我那个心疼,不禁想起了自己昨天晚上发飙的场景。

自从出了幼儿园门,女儿就跟我要糖葫芦吃,一路上闷闷不乐、赖赖唧唧,终于半路碰到一个卖糖葫芦的,给她买了一串。

回到家本来第一件事情是写作业的,说是要吃完再写,我忙着做饭,嘱咐女儿我也想吃,给妈妈留一个糖葫芦。

最后递到老母亲眼前的,是一根竹签上孤零零挂着的、一圈糖都被啃掉的、一颗山楂。

我说你给妈妈留的应该是完整的、用心留下的,啃这个样子像是打发要饭的,没法吃,扔了吧,然后顺手就扔到垃圾桶了。

女儿急眼了,从垃圾桶里拿出来说:不要扔,你不吃我吃。

我说扔到垃圾桶的东西不能吃。

女儿回答,那我拿着等爸爸回来给他看看。

我俩唇枪舌剑了几个回合,她仍然倔强的拿着那根竹签。

我突然怒上心头,说你一只手拿着、一只手写作业好了,女儿开始嘤嘤哭,边哭边说,你能不能对我态度好点儿!

我的愤怒莫名其妙地彻底爆发了,冲女儿大吼大叫,一一数落她从放学到家里的种种不是,问她凭什么要求我态度好,我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还顺手打了她两下。

女儿大哭起来,边说我错了,边说妈妈抱抱我。

看着女儿大哭的样子,我瞬间又后悔又自责,我发脾气的那一瞬间所有的理智都跑到云霄外了。我意识到自己的失控情绪,在女儿旁边坐下,轻轻地抱着她,我说妈妈错了,我不该冲你发脾气,这个是我的问题,妈妈向你道歉。

女儿回答没关系,后来我又跟她分析了,我为什么会发脾气,女儿也意识到自己有不对的地方。

虽然我们俩很快就和解了,但是我还是反思了很久。

为什么孩子越打越往妈妈怀里扑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孩子的眼里心里只有妈妈,他们没有别人可以依赖。

在孩子弱小的时候,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又带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恐惧,他们只能从父母那里寻找爱、获得安全感,即使得不到,他们也无法离开。

所以你越是骂他,他就越无助,反过来越渴望妈妈的怀抱。

这个世界上,唯一骂不走、打不走的人,或许就是孩子了。

很多时候我们越骂孩子,孩子越自责,他觉得自己一定是哪里做得不够好,惹妈妈生气了,他们会更加想要讨好你。

孩子对妈的追随是与生俱来的,其实不需要任何理由来解释。

父母与孩子之间其实是不对等的,我们觉得自己为孩子操碎了心,事实上往往是孩子爱父母更多一些,因为我们的爱里很多时候带着一些“企图”:比如你要学习好,你要听话,你最好按照我的想法来......

既然打不走骂不走,那么父母就可毫无顾忌的伤害孩子吗?

当然不是,其实孩子完全依赖父母也就是短短的几年,他们童年的经历,都会成为记忆中的一部分。

孩子小时候,尤其是3岁之前,是最缺乏安全感的时期,而0~6岁是孩子积累心理和情感资本的关键时期,父母对他们温柔的关爱,将会成为孩子一生的情感基础。

虽然小时候被呵斥和打骂的时候,他始终会“不计前嫌”地与你和好。但是长大后,爱的匮乏会让他产生孤独感,与人交往也容易出现障碍。

当母父骂完孩子,他的伤心哭泣和妥协顺从并不是教育的成果,而是无助的一种表现。

父母冲孩子发火时,面对的就是童年的自己,那种无助的感觉一次次上演,逃不掉也摆脱不了


如果你会凶孩子,然后经历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生气—发火—后悔—自责—再生气......

那么以后再想发火的时候,想想小时候可怜的自己,带着觉知好好对待孩子,他是你生命的延续,值得拥有灿烂的人生,从起点到终点,一生幸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45924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