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给宝宝做饭,这些事儿你每天都干,却完全错了

给宝宝做饭,这些事儿你每天都干,却完全错了

宝宝吃什么?怎么才能吃得好?这是所有当妈的都关心的问题,但是最近嘟嘟妈妈课堂发现(微信:ddmmkt)不少宝妈对于辅食添加辅食制作有很多误区哦~

今天我们来,一探究竟!给宝宝最好的,从吃对开始!


添加辅食首选蛋黄?错!

一个孩子一生中第一次添加的辅食应该是什么呢?好多爸妈的误区就是选择蛋黄,会觉得蛋黄这个营养物质又好,又补充蛋白质,含锌也高、含铁也高。但实际上,给宝宝添加的第一个辅食应该是含铁米粉是因为米粉引起婴儿过敏的可能性是最低的,而且相对于蛋黄容易消化吸收。像蛋黄有的孩子爱过敏的,建议8个月以后再加。

7、8个月大还吃精细辅食?别!

精细食物不总是好的。7、8个月以后仍然给孩子吃颗粒非常非常细腻的辅食,并不好。医学上,孩子7-9个月就进入食物质地敏感期,一直给宝宝吃非常精细的食物,不能让宝宝感受不同食材,对发育并不好。

更重要的是,宝宝7、8个月开始出牙,牙龈有痒痛的感觉,吃点稍微有点颗粒、比4到6个月粗糙一点的辅食,宝宝会感觉更舒服。食物对牙龈的摩擦感也帮助宝宝出牙。一直吃精细食物,还会对宝宝以后换乳牙造成苦难!

建议妈妈们给宝宝做一点肉末、菜末烂粥,这样孩子吃起来可能兴趣更大一些。

先切菜,再洗菜?天真!

为宝宝做辅食,安全卫生永远是第一位的。所以很多妈妈喜欢先切菜再洗菜,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洗得更干净、更彻底。

但是!如果先切再洗,会使蔬菜中的水溶性维生素随水流失,非常可惜。更科学的处理方式是先用流动的清洁水将蔬菜冲洗干净,清洗结束后再依据宝宝目前的咀嚼能力切成适宜的大小和形状。

只喝汤,不吃肉?误区!

刚开始给宝宝加肉类辅食时,担心宝宝吃不了“硬菜”或者会导致便秘,就折中给宝宝用肉熬粥,然后让宝宝只喝汤,不吃肉。这是非常大的误区。


不要以为经过长时间熬煮,食材的精华就会全部融入汤中哦~经过长时间熬煮,肉类中的维生素以及部分矿物质、蛋白质、脂肪的确会溶解到汤中,但是更多的营养元素,依旧保留在肉类本身。

对于蛋白质和维生素A,鸡肉中的含量是鸡汤中的十几倍到几十倍;而对于其他营养素,除钠外,鸡肉中的含量也远高于鸡汤。

宝宝咬不动肉怎么办?妈妈们可以根据宝宝当前的咀嚼能力将肉类制作成适合宝宝的性状,例如肉泥、肉末等。

彩蛋!蔬菜制作的正确打开方式

怎么焯蔬菜?一定要等水开了再下菜,因为如果下了菜再等水烧开,蔬菜在水中会浸泡更长时间,水溶性维生素流失更多。水开后下菜,则能有效缩短蔬菜的受热时间,有助于营养素的保留。

大多数蔬菜,推荐您用急火快炒的方式烹饪,因为这样做可以缩短受热时间,进而最大限度地保留对热敏感的营养素。

另外一些蔬菜,比如四季豆、白果、鲜金针菇之类含有天然毒素的蔬菜,就必须煮熟煮透让这些毒素失活,才能安心食用。

生吃蔬菜更营养?

既然清洗、加热的过程都会破坏维生素,那是不是生吃蔬菜会更有营养?其实不然哦~

①加热的过程也是消灭致病微生物的过程;

②很多营养素需要通过加热才能更为高效地被人体吸收;

③通过适当的烹饪方法还可以改善食物的口味,宝宝不喜欢吃的,可以“换个马甲”给宝宝吃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42045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