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e,车辆主观评价工程师。
如果在购车的时候没有老妈、老婆、老丈人的出谋划策(最后拍板),那我相信小钢炮车型的销量能比现在翻番。但是现实就是,如果你提出要买GTI那八成能被家里人喷死:那么贵买个底盘刚硬的高尔夫!于是市面上一大堆“伪运动车”或是“伪家用车”出现了,而今天就教大家如何在瞒过家人的同时让自己爽一把。
先说说我对“运动”的理解。
人机工程是我对这是否是一台“驾驶者之车”的第一考量。坐姿要够低,方向盘与三踏在纵向上要有较长的距离,能让你获得方程式赛车般的躺式驾驶姿势,方向盘足够近以方便激烈驾驶同时让腿部足够舒展。座椅的包裹性和方向盘3、9点的抓握感,对于驾驶感受的影响不亚于转向和底盘的调校。
动力部分,很多人通常会把“运动”和“动力”划上等号,不过我倒并不在绝对提速能力这一块有过多的追求,毕竟在我能买得起的范畴内,内燃机动力总成在BYD混动和电动车的BUG表现面前都是渣渣。对于动力,我认为运动的理解应该是更多的可玩性,如果是一台后驱车,并且能完全关闭ESP就是我心中的理想,即使是1.5L的五菱宏光漂移一圈带给我的快乐也远多于一个没有灵魂的前驱2.0T。至于变速箱方面,CVT是首先需要排除的选项,AT和DCT如果能配上速度合适的拨片那还勉强及格,实际上MT那才是我的心头所好。
底盘部分对于运动的理解就比较多样了,良好的车身控制能让车辆在操控中保持姿态的优雅是必要的条件之一,精准线性的转向响应,配上回正阻尼较强的方向力感是我比较喜欢的方向。但是,如果都满足了这些,第一我买不起,第二家里领导也不让我买……然而这显然难不倒在车市观察多年的我,下面我就从我所试驾过的车辆中选取部分足够“瞒天过海”的推荐出来。
思域:初级运动伪装者
伪装效果:两星
运动能力:三星
家用能力:三星
伪装能力:
这是一台你需要忽悠的车,对家里只需要告诉他们这是一台本田轿车,这就是最好的伪装了,此时浮现在家人眼前的一定是尊贵的雅阁、买菜经典飞度……但是一旦出现实车,你的谎言就将破灭,所以谨慎看车。
家用能力:
本田的发动机口碑可以俘获一批务实的用户,本田的“空间魔术师”美誉在思域上面依旧保持,虽然外观看起来还挺符合轿跑车的特征,较为低趴,比较锋利有攻击性的造型一般对于车内空间的侵占是很明显的,但思域这点做得很好。首先利用非常低的坐姿,在低趴的同时“偷出”了不少头部空间。在后排空间上,顶部线条在最后的收尾处即尾箱的顶部其实比普通三厢车后盖的顶点高了不少,所以虽然有溜背造型,但是在第二排的头顶处并不压抑。座椅没有特别强调包裹感,侧翼硬度足够,侧倾时候的支持还是有保证,靠背在纵向曲线上贴合感极佳,长途驾驶疲劳感不高。按键方面从门窗升降开关,到方向盘按键,再到中控都是本田熟悉的布置,使用起来的顺手程度不用担心。
其实思域的底盘是让我比较意外的一点。之前我试驾过的本田车型,底盘操控极限非常高,甚至牺牲了舒适性,本田工程师对于运动的坚持可见一斑。我本以为思域会是一个很彻底的操控型调教,不过实际却是本田难得一见的均衡,甚至可以说轻微的偏向舒适性。冲击感受上有本田难得的柔和感,小冲击很圆润,大冲击能兜住,不让驾驶员太过难受,只是衰减有些慢,连续冲击路面后轴会有冲击叠加的现象。车身运动柔和连续,幅度控制对于家用来说足够,不会导致晕车。可以说它具备了空间、底盘的舒适,基本满足了一台家用车的要求。
运动能力:
剩下的私心就要看动力和操控了,思域能火靠的就是的01成绩。在10~20万的家用区间,10S内我认为就是一个合格的动力,而进入到8S已经可以让上一代思域Si吃土了。这套动力总成的储备无可挑剔,不过CVT的特性让这套动力运动氛围稍显不足,中速度的提速响应有一些迟滞,需要等待CVT改变传动比,激烈驾驶的时候就会让你有些恼火,还好有MT可以选择。悬架的操控方面,转向响应依旧是本田风格的精准迅速,可变转向比的转向齿条,在从中位到非中位的转向中,有明显的不线性的点,我个人不是特别喜欢。悬架支撑性家用足够,激烈驾驶的话会稍显不足,并不能算一台操控非常优秀的车型。
杰德:高级运动伪装者
伪装效果:五星
运动能力:四星
家用能力:四星
伪装能力:
这台绝对是“性能车”里的伪装高手,本田销售对其定位甚至不是一台轿车,而是温和的奶爸风MPV,延续了类似老一代奥德赛的风格,低矮的车身平直的车顶线条,看起来确实没有什么战斗的欲望。条状的转速表很难让你了解目前的准确转速,完全只能凭借声音来判断,不会让你有拉到红转、享受V-TEC的欲望。你可以放心大胆的带着老婆和丈母娘去提车,他们绝对会认为你是一个顾家的好男人。
家用能力:
还是先从空间开始,虽然我个人把杰德视为一台轿车,但是其空间能力确实有MPV的水准。前排较窄的副仪表板为横向空间提供了很多便利,纵向空间也可以说充裕,轮罩对足部空间的侵占也较少,两腿可以舒服的伸展。前排视野方面,杰德是标杆性的存在,超大面积的三角窗,配合较低的窗沿和前发盖,总体视野通透感甚至优于宋MAX、嘉际这样的国产MPV。后排的腿部空间在2760mm轴距的保证之下,对于175cm的人乘坐还有两拳的富裕。车顶曲线平直,除了伪装身份外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带来很出色的垂直空间,第二排的头部空间,和后备箱储物空间的高度都很有保证,5座车的后备箱空间也因此十分可观。
运动性能:
动力上还是那套1.5T+CVT组合,但是加速性能比思域慢了不少,当然“直线王弯道亡”的车型不是我的菜。先说一些运动性能的开胃小菜,先是坐姿,方向盘离三踏在初始位置的纵向距离就达到446mm,作为参考一般车型这个值约为390mm,更远的距离意味着脚部可以在方向盘距离合适的情况下更舒展(弊端就是155cm以下较矮的人可能够不到踏板,所以娇小的女司机慎选),方向盘角度24度_普通设计大约为28度,更小的度数能让手腕的角度更舒适,便于操控,这些都是为驾驶而生的参数。
开胃小菜之后就是这台车的正餐,这台车的操控能力绝对震撼。
首先民用级别的转向响应迅速中间空位小,中位和非中位的响应线性、侧倾的支持这些自然都非常让人满意。而这个车最让我震撼的是其抓地力和稳定性,225的胎宽对于这个级别并不是什么亮眼的配置,但是实际抓地力效果惊人,在道路条件较好的状态下,定圆行驶可以稳定的维持让乘员脸贴玻璃的侧向加速度。双移线测试中,多次尝试也没有将车尾产生横摆(一般这样的车都是不足度调整较大),但是同时突破极限的时候车头也没有出现很明显的推头现象,基本能维持着一个前后轴差不多的极限状态,这就让我很惊奇了。
当然好的操控就要牺牲舒适性了,大小冲击坚硬且质感不佳,有较为明显的松散感。在家人抱怨底盘舒适性的时候你只要破口大骂,甩锅“日系低成本”就足够蒙混过关了。
性能车是每一个爱车人的梦想,而这两台车能让你家人在车上时成为一个称职奶爸,家人下车之后又可享受一下自己片刻的释放。
文|Vince
图|Vince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406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