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上的辛勤耕耘,为学生照亮前行道路
——记武胜桥初级中学教师尚秋亮
文/吴胜雷
来到东明县武胜桥初级中学,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在冬季,难得遇到这样的好天气,让人觉得暖意融融。进入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风中飘扬,再往前看几栋楼房整齐有序,色调搭配和谐自然,校园干净整洁。操场上,有些学生们正在上体育课,蔚蓝空下,一幅最美的校园景色就这样展现在眼前。
初次见到尚秋亮老师,他正在教室为学生认真的授课。他带着一副眼镜,面色和蔼可亲,声音宏亮有力,衣着朴素简单。就是他,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九次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也获得了菏泽市优秀教师、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
“尚老师今年五十六岁了,非常的敬业,工作任劳任怨。身体多病,学校批给他病假,但他放心不下学生主动放弃了休息。他参加工作三十六年,将一生最美好的岁月都奉献给了教育”!同事这样评价他。
赤诚为教育,在讲台上一站就是三十六年
尚秋亮老师生于1962年,自82年受聘来到了武胜桥初级中学任教。刚参加工作时工资还不足30元,艰难维持生活,刚上班的那几年家乡又连遇洪水,房子被冲塌,家境十分困难,因家穷买不起自行车,上班来回还要让年迈的父亲或哥哥接送,有亲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劝他辞掉工作去经商,也有人劝他去学点手艺挣大钱。尚老师动摇过,作为一个男人,很惭愧不能照顾家庭,但看到学生们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他还是坚持下来了。有人说他“穷熬”,不识时务,但他说,“一个人吃穿是为了活着,但活着绝非为了吃穿,为了孩子们,再苦再难也要干下去”。正是出于这样的信念,他一直苦着自己、苦着孩子、愧对家人。
这一坚持就是36年。如今,他担任着学校的党支部宣传委员、年级主任、英语教研组长,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他说,“当一名教师仅仅有热情还不够,还要有真才实学,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他还连续20多年教初三毕业班,并担任班主任,所担班级的学生整体素质高,成绩也较好。他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特点,注重与学生沟通、交流、因人施教。他擅长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采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与家长联系、配合,共同做好工作并取得成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从端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帮助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入手,达到树立自信心,激发求知欲和上进心,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接受教育,从而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学习成绩。同事这样评价他:“关爱学生,业务能力强,执教经验丰富,教学基本功扎实。”
辛苦的付出,收获桃李满天下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尚老师兢兢业业,踏着岁月一步一个脚印坚实的走过,将人生最美好的青春都奉献给了三尺讲台。他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岁月流转,花开花落,时光已在尚老师脸上刻下的皱纹,白发也悄然爬上额头,弹指间,三十六年的岁月就这样在指缝中悄然而过。而现在,尚老师的学生已是桃李满天下,谈起学生,他有说不完的故事,而自豪感也跃在脸上。
95年教的班级里有位刘巧芝同学,升入初一时成绩位于50名左右,尚老师看到她反应快,只是基础差,就给她制定了补习计划,及时给予指导。在认真指导和帮助下,刘巧芝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东明一中,又以应届生身份考上了大学,后来考上了研究生,现在浙江某高校任教。她在给尚老师的来信中写道:“谢谢老师的谆谆教诲,如果没有您的辛勤培养,就不会有学生今天的成功!”
像这样的感谢信、明信片每年都收到许多,而收到学生的书信是他无比自豪的时刻,这是对他的肯定与最好的报答。每当看到它们,就有一种无比满足的感觉,觉得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都值。
所教班级的乔玉玲同学,幼年丧父,母亲多病,家庭经济困难,学业难续。看到这种情况,在民师工资极低的情况下,尚老师多次帮她垫学杂费,受到了该生、家长和全班学生们的尊敬和好评。尚老师说,不能让孩子因为经济原因而失学,尽自己的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们。学生张广红,英语基础较差,尚老师每隔一天给他补一次课,无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如此种种事迹,不胜枚举。如今,尚老师已是桃李满天下,他希望每个学生都能飞的高,飞的远,盼着他们都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对于父母与家庭,欠下的愧疚无法弥补
三十多年的岁月,尚老师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然而,对于自己的父母和家庭却有不少的遗憾与愧欠无法弥补。
尚老师家在黄河滩区,离学校40余里,平时难得回家一趟,有时星期天还要批改作业、备课等原因也不能常回家,常年吃住在校,家里的活很少干,有人说他是“以校为家”。在他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家乡连遭洪水,房子被冲塌也无暇回家,家里垫台、盖房都是哥哥在张罗,就连结婚盖房也没请过假。因怕影响工作,女儿四岁时仍寄养在岳父家。
02年夏天,尚老师74岁的父亲不慎摔断了腿,看着病床上的父亲整天疼痛难忍,尚老师看在眼里痛在心中,可守在病床前,心里却放不下学校的学生。父亲躺在病床上半年多,因妻子也在同一所学校任教没有时间照顾,因此生活起居都是母亲和哥嫂侍候。03年农历10月,家里来电话说父亲病的厉害了,让他回家看看。匆忙赶回家后,见到病危在床的父亲,面色憔悴,神志不清,中午喂他吃饭也只吃了几口。尚老师考虑到学校第二天将要进行期中考试,必须回去安排一下,谁知这一去竟是他们父子的诀别,刚到学校,家里就来电话说父亲去世了。在父亲弥留之际,他竟然没能陪在身边尽孝。回家后见了父亲最后一面,伏在床边痛哭了一场。
辛勤耕耘,面对荣誉再创佳绩
尚老师从教多年来,一直勤勉不懈,敬业任劳。他身体多病,医生要求在家静养、不能熬夜,注意休息,学校也给了病假让在家调理一段时间,但他放弃了休息,从外地看病回来第二天就投入到了工作中去,现在每周都要上二十多节的课,非常的辛苦。就这样,尚老师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在教学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合格学生,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多次表彰和奖励,并光荣地出席了首次和多届东明县优秀教师表彰大会、菏泽市优秀教师代表大会,先进事迹曾被东明县广播电台采访报道过,后来参加了全县师德师风评选,事迹被刊登在《东明教育》上。
由于成绩显著,参加工作以来,先后9次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并被团县委评为“新长征突击手”、“优秀团员”,89年当选为菏泽市优秀教师,93年获“我为教育做贡献”活动三等奖,93、2004年获东明县优质课二等奖、一等奖,97年、2001年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获学生辅导“特等奖”、“一等奖”,2008年被东明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1年2月全国中学英语教师技能大赛菏泽赛区一等奖,2003年被评为东明县优秀工会会员,并先后多次荣获东明县优秀班主任。另外还编写《初中英语升级升学单元练习》一书,任副主编,也在省级报纸《英语周报》、国家级期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表论文数篇。
平凡的人不平凡的工作,为学生照亮前行的道路
在日影渐斜的时候结束了采访走出教学楼,楼顶“诲人不倦”几个大字在阳光下正闪闪发光,我想,这不是对尚老师最真实写照的诠释吗?他从风华正茂的岁月开始,在教育岗位上一干就是三十六年,他的精神贵在能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兢兢业业。我想,他是平凡的,可他又是那么的伟大,他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发挥着光和热,以高尚的师德支撑自己整个人生,用全部的爱去浇灌祖国的花朵,让爱在教育这块沃土上不断延伸。他,就像蜡烛一样,虽然燃烧了自己,但却为学生照亮了人生前行的道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406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