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多伦多闹“鬼”了,有大“鬼”小“鬼”色“鬼”,一定要注意安全

多伦多闹“鬼”了,有大“鬼”小“鬼”色“鬼”,一定要注意安全

听说近日多伦多要闹“鬼”,我不信,于是今天我们专程去多伦多市政府广场找“鬼”,果然看见了“鬼”。

为了一睹多伦多“鬼”的风彩,我们上午早早的就赶到了多伦多市政府的广场上,一边在周边闲逛一边在等着“鬼”的出现。下午一点了,“鬼”还没有出现,也许地下工作者没这么守时吧,都快两点了,“鬼”才慢慢的出来,这些化妆技术太高超了,明明知道全部都是化妆的“鬼”脸,但仍然是相貌吓人,为了保证此文的干净整洁,我不得不再三挑选了几张比较好看的“鬼”照片展示,而撤下了几十张狰狞吓人的“鬼”照片,请理解,必竟此文所述说的还是多伦多的多元素之一“鬼”的文化。


“鬼”出现了,有大“鬼”、有小“鬼”,有色“鬼”还有历“鬼”,一个比一个面目狰狞可怕,一个比一个化妆的更有创意,在许多的“鬼”中,我发现人们喜欢看两种类型的“鬼”,一个是有特色的“鬼”,还有一种就是“色鬼”。


这个“色鬼”也许是最有吸引力的“鬼”了,卸妆后也许是个美女,虽然化妆后变成了这个鬼样,但看上去还是比较漂亮的,而旁边的这些个“鬼”够吓人了,他们不但相貌狰狞,而且时不时的还会凄惨的哦哦几句,撕心裂肺的喊声惊的人魂飞魄散。


你敢和“鬼”合影照相留念吗?这可是需要胆量才行,在恐惧中去寻找一点快乐,在“鬼”身上也可以找到开心和放松。其实人间并没有鬼,今天在多伦多看见的“鬼”都是一群爱生活有情调,愿意为人们在“鬼”这一天带来开心快乐的一群热心人。


在北美的“鬼节”文化中,生与死早就被视为大自然的规律,所以“鬼节”也就成了他们开心和快乐的节日。在这里不仅仅是小孩子从小就不怕“鬼”,就是年过花甲的老头老太太们,还会装扮成“幽灵”来吓人呢。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北美,“鬼节”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的“鬼节”是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又称七月半,特别是在农村,都会在七月半这一天杀鸡宰鸭,焚香烧纸来祭祀先人。加拿大的“鬼节”又称万圣节,是每年的10月31日,听说除了圣诞节和感恩节之外,多伦多人最喜欢的就是“鬼节”了,今天我们在多伦多的“鬼节”活动中也真真切切的感觉到了“鬼节”的狂欢。


祖国的“鬼节”是祭祀祖先庄重而肃穆,在“敬鬼神而远之”的中国文化中,我们不会跟“鬼”去开玩笑,如果有人“装神弄鬼”的话也许会受到指责的。但是,今天在多伦多的“鬼节”活动中,对多伦多有了一个新的认知,那就是加拿大是一个多元素多文化并存的国家,这是一种异域文化、也是一种异国风情,参与和见证了这种文化和风情活动,对我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经历。


今天多伦多是白天闹“鬼”,明天晩上多伦政府将要封锁整整一条街道,禁止所有的车辆通行,在这个街道上将会有数千计的“僵尸”,在整个街道上通宵的展示“鬼”的风彩,不知道夜间的“鬼”出动会是一个怎样的情景,一定会吸引更多的人前去观望,如果你不怕晚上的“鬼”,请明天分享我的游记多伦多闹“鬼”的下集。

欢迎登录今日头条,关注搜索奉江生,我会持续的和你讲述我在北美洲的经历和故事,下一集我们不见不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40178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