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人民是现今的土耳其共和国的前身,而奥斯曼人民有时曾盛极一时的拜占庭人的旧址。纵观新世纪后的中东,这片土地2000年内有着无数的盛衰荣辱,但也孕育了无数的民族英雄和帝国领导人。奥斯曼人民的历史渊源和传奇故事更为世界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文化血统渊源竟来自于中东亚
历史记载,奥斯曼本部的土耳其人源自于中国西部位于青海和四川地区的少数民族突厥人。突厥人有马背上民族的特点,不断流窜,到达中东地区以后就落草为寇,不断发展壮大,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和部落。这样的种族流动成为东亚和中东地区文明交往的纽带,因此许多历史学家都沿着这条文明纽带追根溯源,不断探寻奥斯曼人民的历史渊源以及这个种族内在的精神文化。
1、地理范围之广十分罕见
从地理上分析,奥斯曼人民它的领土面积十分广大,囊括整个中东地区西部的巴尔干半岛,非洲北部埃及撒哈拉,直到最西边连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直布罗陀海峡。广泛的领土超过1000万平方千米。这样的疆域在世界历史上也十分罕见,究竟什么样的种族和制度才能稳定统治这样广阔疆域超过700年呢?以下我们就来了解奥斯曼人民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
2.繁荣之前的那段颠沛流离
突厥人到达中东地区之后,初期居住于安纳托利亚半岛,与希腊和拜占庭帝国的罗马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融合与冲突。在不断的发展和历练当中,突厥人口数量大增,也形成小小的部落,这便是最早的土耳其人。他们在阿姆河地区逐水草而居,有着草原民族的生存特点。东亚的蒙古铁骑崛起之后,开始横扫亚欧大陆。土耳其人也因此离开阿姆河流域,向四周逃窜寻求生机。他们在萨卡利亚河畔重新定居,寻求发展机会。此时,历史选择了奥斯曼一世这位天才少年和军事领导人,在父亲死后它主动承担起部落首领的职责。审时度势把握住塞尔驻罗姆苏丹国内忧外患的天赐良机,揭竿而起宣布土耳其国的独立。这就是最早的奥斯曼人民前身。
二、奥斯曼人民的建立和巩固
国家独立之后,奥斯曼便率领国家军队南征北战吞并了罗姆苏丹国的大面积领土和宝贵资源。在1331年又重创不可一世的拜占庭王朝占领了安纳托利亚最发达的城市尼西亚,又以这座城市为发展根据地,将土耳其的人口政治经济中心都迁移,扎根到尼西亚地区。在1360年,接过接力棒的穆拉德一世成为奥斯曼人民新一代领导人,他更是秉承积极扩张的军事理念。大举向欧洲地区进军。不仅征服了希腊和塞尔维亚,还在1389年的科索沃战役中又一次重创拜占庭帝国。
1.消灭拜占庭,奥斯曼永垂不朽
经过近百年的征战沙伐,在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带领8万精锐部队,攻入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不到两个月便剿灭拜占庭最后的反抗部队,成功占领军事坦丁堡。并立刻将国家都城迁移到这个所谓的世界中心,便改名为今天的伊斯坦布尔。拜占庭被奥斯曼人民消灭之后,历史上仅剩的唯一罗马帝国也退出历史舞台,奥斯曼人民开始不断兴盛和发展,萨利姆一世积极对外扩张,同时又加紧国家内部的政治经济建设,在查尔迪兰战役中推翻波斯萨菲王朝。又将阿塞拜疆收入奥斯曼人民的统治范围,在1517年消灭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奥斯曼强大的海军入驻红海。
2.政教合一的理念十分独特,效果显著
政治上奥斯曼人民也开天辟地,它的政教合一军政合一理念,成为后期土耳其共和国治国理政的大政方针,这不仅是萨利亚政体的重要代表,更为伊斯兰教的政治体制建设提供了借鉴。这样的政体最通俗和表象化的特点是神权观念。国家大力推崇伊斯兰教文化,将神圣不可侵犯的教化理念作为每一个人所崇敬和服从的人生信条,国家遍布宗教圣徒,他们研究文化,发扬宗教神权学说,例如此时的哈里发学说。
沙里亚的精神内核
沙里亚政权体系精神贯穿奥斯曼人民,伊斯兰教也作为主要宗教神权,统治着人民的人身自由和内在精神世界。这样利用神权来教化和统治的积极影响是它可以缓解封建体制内部的矛盾,让君主和人民能够和谐相处,降低了人民起义爆发的可能。因为沙里亚神圣法律是民众和君主必须共同遵守和不能违背的。而具体的神权代表则是沙里亚法,这是沙里亚西安拉本人颁布的称之为永恒法律的法典,法典严格强调伊斯兰族人人民的幸福与和谐,具有迷信和封建主义色彩恰恰能够调和奥斯曼人民君主制体制内部的矛盾,使得国家能够在思想上趋于稳定,进而保障国家的长久发展。
局限性仍然不可避免
奥斯曼君主制的最主要特点是苏丹人的帝王权力不断世袭,他们的社会地位超过本国民众,并且具有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和主宰性。
三、军事体制的独创性优势
奥斯曼人民在世界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是它的军事体制,如果没有科学合理高效的军事体制,奥斯曼是不可能在短短几百年间横扫整个中东地区并且从无到有建立一个超过1000万平方千米的庞大国家,它的军事体制也成为许多历史学者考究和分析的重点。
1.民兵形式维护地方治安
首先为了保证庞大领土的长治久安,奥斯曼建立了一套严格的民兵制度,这被当地人称之为杰尔宾特护卫队。它是具有全民皆兵性质的民兵制度,让每一位百姓都成为士兵,定期为国家服务,并不会跟随军队南征北战,但主要负责地方的治安管理。主要负责征战四方的是仆从国附庸军。他们包含穆特菲尼卡王公贵族所组成的骑兵团,这支部队的主要来源是土耳其各民族贵族的年轻血液。因为逐水草而居的草原民族优势,他们的骑马射箭本领十分高超,国家又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和薪酬,这些年轻的王公子弟贵族应征入伍成为卡皮库鲁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的训练和管理方面严格遵循伊斯兰宫廷的制服化管理。系统而科学的训练使得部队能够保持长久的战斗力和足够的凝聚力。
2.仆从国附庸军的独道之处
这项制度的另一个优势是能够将穆特菲尼卡中的王公贵族子弟作为人质而长期保有,防止王公贵族在国家内部掀起叛乱。这便很好的解决了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之间的冲突,使得被征服的基督教贵族能够更加忠诚地为伊斯坦布尔的土耳其人服务。
3.库尔德人又是何方神圣?
军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库尔德人,起初他们从属于波斯的萨法维王朝,是土耳其的劲敌。但土耳其部队胜利之后,奥斯曼人民便将这部分库尔德人吸纳入自己的麾下。给予库尔德人高度的自治权,即使是库尔德首领,也能够保证世袭制,代代相传。这批优秀的库尔德军事人才,在投奔奥斯曼之后也成为奥斯曼的兵力来源。出生于游牧民族的库尔德人骁勇善战,他们在军事上天赋异禀,他们作为先头部队,多次为奥斯曼大军冲锋并立下悍马功劳。
四、奥斯曼兴衰之后的思考与剖析
1.奥斯曼人民的军队体制独一无二
总揽奥斯曼人民的发展史,我们会发现他们的统治智慧首先在于信任,因为奥斯曼政府给予被统治地区民族高度自治权,这种半自治的状态使得被统治地区能够充分信服奥斯曼的统治。这缓解了奥斯曼王朝治理地方的压力。同时又通过募集王公贵族子弟参军的方式以人质来胁迫被征服民族保持稳定。这样近乎天衣无缝的治理策略所带给奥斯曼人民的好处是攫取了土耳其四周的大量领土资源,从而不断发展壮大,走向繁荣。
2.民族的包容性让不同种族和平共处
如果说拜占庭帝国能够被历史铭记,凭借的是他永垂不朽的法典和繁荣的转口贸易。那奥斯曼人民能够载入史册,自然凭借的是它技高一筹的国家治理方式和军事打击水平。另一方面,奥斯曼人民的政教合一治理方式有极具包容性,它能够让众多民族统一信服伊斯兰教,同时又求同存异,能够充分尊重罗马人,希腊人和斯拉夫人的基督教文化。这更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胸襟和智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95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