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税」财务战略铁三角

「财·税」财务战略铁三角


在上次讲到了关于公司战略与财务战略后,我们这次来匹配一个财务战略工具:财务战略铁三角。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下,我们常说,要把企业做大做强,那么,一家企业从弱到强,从小到大,到底是什么做大、什么做强?那是先做大,再做强,还是先做强,后做大?我们这一次就来探讨一下,什么大?什么强?

所谓的企业做大做强,实际上是在做三个角,这三个角就叫做财务战略铁三角——收入、利润、现金

什么样的企业能同时把这三个角做大?我们非常熟悉的苹果公司,就能把这三个角同时做大,因为它的收入(市场份额)非常高,利润非常高,同时现金流叶相当充裕。但是,对于一般民营企业来说,同时把三个角做大是非常困难的,这时我们就要作出一定的取舍,这个取舍的过程我们有三个策略:

策略1:保证收入、利润,牺牲现金。

我们能都知道,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是竞争对手。中联重科的现金流比较充裕,三一重工的现金流相对差一点。当中联重科发现竞争对手现金流不够自己充裕时,就发动了现金流战争,客户购买设备,零首付。这个策略瞬间把三一重工的很多客户抢过来了。不久,三一重工也跟着效仿,但是这一步导致三一重工的现金流短缺,同时在去往香港上市过程中,发生了行贿事件,受到相关部门进行审查,结果影响了上市,错过了上市最佳的机会,资金压力更加顶不住,后来只能恢复到三成首付的原始模式。

策略2:保证收入、现金,牺牲利润。

有一家企业就是策略2的典型企业——小米。小米刚创业时,对于中高端手机的定价非常低,别人三四千的手机,它定价不到两千。这个低价策略迅速抢占了市场份额,保证了收入的增长。

策略3:保证利润、现金,牺牲收入。

三星刚进入中国的时候,产品质量、知名度都一般,三星并没有急于抢占市场份额,而是利用自有积累逐步打磨产品,等待机会。后面,摩托罗拉出问题后,三星就看准时机,放宽利润和现金流的标准,迅速抢占市场。

我们如何收入、利润、现金三个角相互控制呢?举个例子:

我们董事长张金宝老师讲课。曾经有一个税务工程的领导,邀请我们董事长讲课,讲800天。一个老师一年讲课最多能讲多少天?排除学习、陪家人、休息等时间,一般比较合理是100天左右,也就相当于,张老师接下来8年时间,只能为这一家企业做服务。按照3万一天的课酬来算,一年也就300万。对于张老师来说,限制收入最大的因素就是时间。这时,张老师把每天的出场费从3万提升到5万、8万…把利润提高,控制收入的增加。又或者,要求客户上课前必须全款打过来,保证现金流的充足。利用不同的角,来控制财务铁三角,从而达到财务战略平衡的目的。

有一家公司把财务铁三角玩到极致——嘀嘀打车。在嘀嘀刚进入市场时,它只考虑收入的增长,不考虑利润和现金流,采用倒贴的方式来鼓励大家打车,迅速抢占市场份额。但是到了后来,大家都习惯了用嘀嘀打车的时候,嘀嘀的基础布局已经完成,就开始取消补贴,采用抽成的方式来提升利润和现金,这就相当于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调整财务战略铁三角。

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


更多的财税问题,可关注本头条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8396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