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3年考编终上岸,努力过后,命运不会亏待你

3年考编终上岸,努力过后,命运不会亏待你

考编这条路说难也难,说易也易,有人考了很多年依旧没有考上,有人一毕业就如愿上岸。成功除去努力,运气和选择也发挥着作用,但不可否认努力才是成功的主旋律。作为一个考了三年终上岸的资深考生,我想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故事:

一、唯有坚持,方得始终

马克思曾说: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定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距离19年考编已经过去5个多月了,回想起那段苦日子,我的脸上不知不觉浮现出笑容,因为我并不厌恶那段苦日子,也正是那段日子,成就了我的成长。

这是我第3年参加招聘考试。17年3月,我自己备考,努力着,也摸索着,最后以笔试最低分也就是第24名入围面试。那时的我,顶着笔试最后一名的压力,总成绩追到了第12。但因为笔试落后太多,我最终还是没有逆袭成功,这让我知道了笔试的重要性。笔试就是一块敲门砖,即使教学经验再丰富,五项技能再拿手,临场应变能力再强大,过不了这关,一切都是白搭。 时间很快就到了18年,我琢磨着要认真准备3月份的教师招考,我想要从众多的考生中脱颖而出,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复习,而不能像上次一样自己盲目准备。

新年一过,备考计划就正式提上了日程,当时通过学姐的介绍毫不犹豫的购买了”一起考教师“的网课,跟着老师一步一个脚印,终于顺利的通过了笔试。招12个语文老师,我笔试第8,当时天真的以为笔试靠前,高枕无忧。最终被现实啪啪打脸,面试被后面的人逆袭。可想而知当时心中是多么的绝望,本来株洲每年考编制的区就不多,招的人也少。当时一度觉得是不是自己不适合当老师,也不禁想今年没考上,难道明年就会考上了吗?可是,扪心自问,难道自己真的甘心就此放弃吗,毕竟我也努力了这么久。谁又敢说我明年一定考不上呢?至此我陷入了万分纠结的境地。最后我勇敢地说服了自己,找了一所公立学校代课,再考一年。2019年9月我正式成为了一名在编老师。

现在,我一回想起18年,都会感到害怕,害怕自己当时真的放弃。我也感谢那个没有放弃的自己。唯有坚持 方得始终 !

二、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在人生的竞赛场上,没有确立明确目标的人,是不容易得到成功的。许多人并不乏信心、能力、智力,只是没有确立目标或没有选准目标,所以没有走上成功的途径。这道理很简单,正如一位百发百中的神射击手,如果他漫无目标地乱射,也不能在比赛中获胜。因此不要总是去想我真的可以考上编制吗?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只要你坚定目标,答案是肯定的。所以,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把自己这3年备考中的一些心得,分享给正在备考或打算备考的朋友。

1、计划明确:考编如上战场,两军对垒,光有皮夫之勇是不行的,务必有计谋,有必须安排与计划才能够,做任何事,都要仔细思考,不能盲目去奋斗,以免去不必要的浪费与失败。因此无论是上课前还是上课后。每周都会给自己布置任务,让我们知道自己每周要做什么。根据自己的情况,把这些任务分解为几天的量,也就是每天几个知识点来攻克。当天的任务,必须要在当天完成,不能有“明日复明日”的想法,否则任务只会越积越多,也就越不想看。所以,每天晚上都规定自己要有两小时的复习时间,无论工作多辛苦、身体多疲惫,都雷打不动。自己备考时,我也每天都有看书,但缺乏针对性,后来跟着“一起考教师"的老师,才把知识点弄懂弄透。

2、坚持到底:坚持每天消化一点点,积累下来就很多了,所以我不仅做了每天的学习计划,更重要的是形成一个学习的习惯。从3月初到6月底,在4个月的时间里,我每天早上5点30起床打卡看书,充分利用好一天中所有的空余时间,保证至少能有4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但是,这4个小时也不是每天都拿着书念,而是要合理安排,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我每天早上起来回顾昨晚新学的知识点,中午趁孩子午睡的间隙做一做练习题,晚上再学习新知识,这样既能循序渐进,又能张弛有度。说实话,下班回来还要逼自己看书确实挺累的,但我告诉自己今年吃的苦不想明年再重来一次,就咬咬牙坚持下来。刚开始,可能难以进入状态,但只要放下手机,放下杂念,抵制诱惑,真正静下心来,坚持一周,也就慢慢习惯了。

3、温故知新:备考笔试,最大的问题和困惑,或许就是在“背”与“忘”之间不断挣扎,而且很多知识点之间容易混淆,时间长了甚至觉得自己做的都是无用功。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学过的知识,在复习的时候,印象一定会更加深刻,也许第一次看的时候要花很多时间才能记住,再多看、多背几次,也就记得更牢更久了。所以,对于之前背诵的知识,要定期“炒冷饭”,除了每天早上回顾头天晚上学过的知识,我都以一周为单位,一到周末,就整理回顾这一周所学的知识点。这样不仅能更好地把握整个知识的框架体系,而且能查漏补缺,还能温故知新,因为有些此前没有理解的知识,有了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后,就豁然开朗,能够建立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大家每天白天学习完后,也可以选择跟着”一起考教师“的昼背夜听进行知识的巩固。

三、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

让人头疼的教综知识究竟要如何复习?以下说的,全是干货,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1、备考前需要整理笔记三遍:

第一遍,按课本中章节为单位整理成框架图的形式,旨在头脑中形成知识体系。最终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形成两本的笔记小本。如果离考试已经很近的同学,没有时间整理框架,这里一起考教师的老师已经为大家将框架整理好了。在考试的后期,每次考试前1、2天,用很短很迅速的时间将知识框架匀速在头脑中重现。(整理3天,阅读、背诵7天,之后每天看一遍)。

第二遍,由于已经形成了知识体系,接下来就是深入背诵、记忆。按照大知识点整理笔记,整 理其中能出现的题型,如该知识点中会考察到哪些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填空等(视你考试的题型而定)。这一遍,是真的要实实在在的下工夫背了。所谓,背过 了才可能灵活运用、综合运用。否则,一切就成了空谈了!(整理4天,理解、背诵、再理解背诵5天)。

第三遍,整理每章可能出现的论述大题!由于目前教师招聘考试题型越来越灵活,重视考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集中锻炼一种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答题特点、总结答题套路很重要。

1、整理加背诵,总共耗时1个月,每天写到手疼、眼疼、肩膀胳膊疼是肯定的!所以需要考生有一定的恒心和毅力。通过作笔记,可以很好的总结重点,随着笔记整理的深入,自己对考点的掌握会越来越清晰,那时的成就感就会很强。

2、一定要多考、多考,有考试就参加,增加考试经验。

千万不要锁定一个地方,从一开始有教师招聘考试开始就要积极报名参加,无论自己是否准备 考了,都要参加,要知道考试经验是你付出半个月的闭门苦学也得不来的宝贝!去经历经历题型,考察侧重点,对你以后的考试,无论是经验还是心态上都有非常大 的收益。此外,这些时候可以结交许多像你一样“赶考”的同仁们,相互鼓励、互通有无,会让你感觉你并不孤单,千千万万的考生和你同路呢,从而增加信 心和培养竞争意识。

3、做题。

无论哪里的题,做个几十套,独立做,之后看答案,尤其对于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提高很快!摸清得分点在哪里,寻找答题技巧!大家不知道买什么资料的小可爱,我们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小眼睛向下看。这里包括教材,题库,各地区历年试题,思维导图,一起背诵简答随身携带小册子。在起考教师的APP”每周六还会有免费模考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一)历年命题重点

1.心理、教育基本理论

基本规律:如“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德育理论”“心理过程(认知、情感、意志)的特性”等。

2.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常见的是给出一些实例让考生进行理论分析。

复习及答题技巧提示:

1.考生可将一些复杂的理论抽象出其主干或主要论点,用图形或图表显示,这样易记忆;

2.每种理论学习时想一个实例,答题时可根据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理论。

(二)老题和新题

有些题是年年必考的,如“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过程的规律、原则、方法”,“德育过程的规律、原则、方法”。

今年预计将新出现的命题重点:

1.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2.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

3.学生的主体地位。

4.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三)今年命题新趋势

1.纯记忆型知识(填空、解词)数量及分值比往年有所降低;理解型知识考查(选择题、辩析题如判断、连线等)会加強。

2.实例分析题加強,要求针对实例列出有关理论来进行分析及提出对策。

3.课程改革理论(如布卢姆的课程目标理论、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桃子”理论)、教育法规、备课程序、编写教案中简单运用计算机知识、班主任工作理论等可能成为命题新重点。

(四)题型分析

1.题型:填空、选择、判断、简答、名词解释、论述、案例分析、教育写作等。

2.分值比例:填空(10%)、选择(15%)、判断(10%)、简答(20%)、名词解释(10%)、论述(15%)、案例分析或教育写作(20%)。

3.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30%,中等难度题50%,较难题20%。

4.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

要想通过考试,前题条件是必须系统全面地学习和掌握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这是通过考试的基础条件。沒学过有关理论的人仅靠技巧和灵感是不可能考及格的。但“全面”“系统”都是相对的、分层次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在短促的一生中掌握一个学科的所有知识。考试只是检查你所学习到的最基本的理论和最基础的能力。师范生在十几年的学习生涯基础上,又系统地学习了心理学与教育学(尽管不同的学生对各项理论的学习各有深浅不同),所以应该是能通过考试取得及格的分数的。临战之前的信心和决心十分重要。在此基础上了解一些解题的思路技巧对答题还是有益的。

下面就各种不同题型分别谈谈解题的思路技巧。

填空题

主要考重要概念和知识点。答案文字极少但重视细节,主要考记忆能力。
有许多概念虽遗忘了定义,只要你原先学习时对它有一定程度的理解,还是可以根据理解对它进行推断和回忆的。填空题都会给出一些前题、范围或文字说明。大多数题会给出一些同类项。这些文字提示是你进行推断的依据。例如填空题:教师备课时要写出三种计划:1.——、2.课题计划、3.——。答案:学期计划、课时计划。

选择题

单选常是四选一。主要考査对知识点的理解深度和明确程度。正确答案在四个备选中。备选答案相似度、迷惑性很大,区分和选择的关键仍是对已给出的文字的理解程度。可据以进行逻辑推演。多选题更难些。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选择题答题技巧:可釆用比较、推理、排除的方法。
例如: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条件反射的是()。
A、见风流泪 B、谈梅生津 C、睹物思人 D、望而生畏。
分析:应选B。因为“第二信号系统”指语言引起的反射,这里属语言的仅有B。其它均排除。
又例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表现了()
A、注意的指向性 B、注意的集中性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
分析:应选B。因为题意是说明专心程度。

辨析题

辨析题有两种答题要求:1、辨别命题的正误;2、分析命题在何种条件下才是正确的。考生可据要求做答。
1、辨别命题的正误(打×或√)此类题无前题条件的情况下判断它是对或错。
如“人对同一目的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斗爭是双趋冲突”(×)。
又如“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命题大部正确但含部分错误也应判错,如: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优秀程度的依据(×)。应是德智体全面发展。
2、要求考生通过分析列出判断题的前题条件或附加条件並阐明理由。如“环境及实践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分析:必须加上“在具备正常遗传素质的前提下”,因为无脑畸型儿等在任何环境中均不能发展。

简答题

简答题多是较大的问题,但只要求列出主要观点及内容层次,无需过多论述解释。回答要层次清楚言简意赅。题目类型分以下几类: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1.是什么?如:简述“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2.为什么?如:为什么德智体美必须统一于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
3.怎样做?如:掌握某种技能应注意哪些问题?
简答题分析及答案举例一:简述“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答: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其主要观点是:
1.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中的需要。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
3.人类语言意识发展是教育起源的前提条件。
4.教育传递劳动及生活经验。
5.教育特性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简答题分析及答案举例二:为什么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必须统一于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
答:四育在理论上可以抽象出来独立阐述,各有明确的任务内容方法。对个人发展起不同作用。但在教育实践中,它们是密切联系、互相影响的;是相互依存渗透的;是落实在教育对象这统一整体之中的相互促进的各个侧面。
简答题分析及答案举例三:掌握某种技能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明确练习的目的要求;
2.教会练习的方法步骤;
3.适当按排练习次数和时间;
4.利用反馈信息及时俢正改进。
有些简答题问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答题时只要列出概念定义即可明确。例如:
简答题分析及答案举例四:简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区别与联系。
答:区别是: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要求,而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某级某类某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总要求的具体化。联系是:培养目标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基础上,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来实现。培养目标是多种多样的,而教育目的是唯一的。

论述题

题型分析:论述题要求要根据相关的原理进行阐述。应当有一定深度。但答案并不强调标准化,允许自由发挥,鼓励有个人见解。
解题技巧:1.答题时要开阔视野,从多角度分析问题。2.可按“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的逻辑展开论述;也可按“教心原理——亊实——总结”的逻辑展开论述。
:论述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答:1.生物遗传因素。研究证明,遗传是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必然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人格特质上,尤其是智力、气质等特质明显。
2.社会文化因素。各民族特有的文化是每人人格成长的精神摇篮。社会文化从整体和方向上塑造了成员的相似的人格特征,使每人都嵌入了民族文化形态的海洋中。
3.家庭环境因素。父毌按自己的意愿、认识、情感、习惯逐日有意无意地塑造孩子的精神,并以自己好的坏的言行树立了鲜活榜样。这种矿日持久的塑造对孩子影响深远。
4.早期经验与个人经历特殊亊件影响。幸福或惨痛的童年;青少年时代的特殊亊件,会给人格形成深远的烙印,从而持久影响一生。
5.学校与教师影响。学校是青少年主要的生活环境;同学是互相模仿的知心伙伴;教材是知识的源泉;教师是做人的导师和模范;这些都是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6.个人生活实践影响。工作成败、社会人群的矛盾、竞爭、合作;树立了种种正负榜样。不断修正和丰富人格。
7.其它自然物理因素。生态环境、物理生活空间、交通造成的生活环境的宽狹见闻等。

案例分析题

题型分析:案例分析题要求理论性、现实性、应用性。考查综合能力。案例都是教育教学生活中实况描述。每个案例都隠含一个或多个与理论相关的主题。案例分以下几类:
1.过程描述型:只述某亊件过程与结果,要求考生依据有关理论进行评价评论。
2.难题待决型:描述一个教育教学困难困境,请考生依据有关理论对困境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
3.方案设计型:给出一定的环境、条件、资源,要求考生运用自身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提出具体工作计划或实施方案,以显示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案例分析题解题技巧:案例表面上茫无边际,其实解开并不难。要经过审题、析题、答题、再查题四步。
(一)审题:1.案例一般都有错综复杂的亊实和人物关系。审题要先了解亊件的经过及结果,不忽略题中每一信息;2.找出存在的不合理的问题是什么;
(二)析题:1.将问题分类(主要是师错或是生错、是思想品德类还是教育教学类);2.找出问题形成的原因;3.回忆有关的心理学教育学正面理论;
(三)答题:1.先用一句话概括问题的实质。一定要开门见山,简单明了。2.谈问题原因时要开阔视野,从多角度根据相关的原理进行阐述。简要地说明原理的大意即可。3.分析说理,列出题中的亊实与原理对照,衬托前面的结论。4.最后通过总结再次强调观点。
(四)再査题:重新审题看自已的论述及结论是否苻合题目要求。
其它注意亊项:普通人谁都能滔瑫不绝谈一番道理。考生答题一定要用教育理论的专业语言。这样阅卷人才能将你和不懂理论的人区别开。有理论为论述核心,自然会有一定深度。但一件亊可以从教学理论角度来分析,也可从思想品德来观察。答案并不强调标准化。

教育写作题

题型分析:卷面给出材料和问题,要求考生概括材料所反咉的主题并写出系统的表达个人见解的小论文。(千字左右)此题常涉及宏观教育中涌现出的热点难点问题,或是教育理论改革中的讨论问题。例如學生中的“网瘾”问题;汶川地震中的“范跑跑”现象;中学生早恋问题、教师及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等。
解题技巧:
1.分析命题的出发点。
2.找出现象中合理之处及不合理之处。
3.寻找与教育理论的结合点。
4.紧扣材料进行分析,结合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和教育思想、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论述相应的教育现象。
5.叙述个人看法与结论,展现文笔与胸怀。

考教育综合知识题型非常的广,各种题型让人眼花缭乱,因此必须将他们整理出来,如何整理呢?可以参照下方:



五、给小可爱的几点建议

1.千万不要怕时间来不及。时间不够是弱者才会使用的借口。不论你的起跑线比别人落后了多少,只要你下定决心,狠下苦工,你一定可以赶上别人。

2.适当劳逸结合。实不相瞒,我是个特别怕吃苦的人,培训期间会时不时跑出去看看电影逛逛街,因为我一直秉承适当的放松才能更好地学习。但是必须记住,只能是“适当”!一旦进入复习状态,就必须全力以赴。

3.合理制定计划,并严格执行。每天都要制定好详细的复习计划,注意,是详细的计划。教基要复习哪些,学科要完成什么任务,自己的心中必须要明确,最好能详细到完成哪几题。

4.心态摆正。一个良好的心态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准备笔试期间我一度十分焦虑,导致笔试时发挥失常。不要去想那些如果,只要你认真准备,一定没有那些如果!

5.不放弃!决不放弃!永不放弃!哪怕你内心再煎熬也不要轻易放弃。因为不到最后一刻,你不会知道谁才是真正的黑马。

因为坚持,所以相信。这世上没有手到擒来的光鲜美丽,只有默默付出的坚定与信仰。所以,对于即将考老师的各位朋友们,我想告诉你们,人生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熬过去了,当你回首过往的时候,那些最苦的时光,也就成了人生中最闪亮的记忆。它会照亮前行的路,让我们有一直坚持下去的信心。

本文为“一起考教师”19届优秀学员“路遥知马力”所写,觉得好看有用记得转发收藏,关注“一起考教师”头条号,获取更多知识和教师资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8155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