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底,美印两国元首一碰面就互相来了个熊抱。美国总统表示,两国关系从未像现在这么牢固。莫迪更是兴奋地强调,印美没必要成为对手,要把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升级到一个新高度。如今半年过去了,美印关系不仅没有更上一层楼,反而有退步的趋势。
根据观察者网报道,日前印度下议院以311票赞成,80票反对通过了"公民身份修正法案",提议印度政府授权2014年12月31日前因"宗教迫害"来到印度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阿富汗非法移民的国民身份,但穆斯林教徒没有被包括在内。
按照印度的逻辑,法案中提到的非法移民,正遭受着一些穆斯林国家的"迫害",所以给他们提供合法身份,显然是一种人权帮助,彰显了印度的大气。这本来属于印度内务,但美国偏偏要跳出来进行长臂管辖。
12月9日美国政府下属的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表示,印度这一法案是错误危险的,违背了印度多元性的历史和印度宪法。该委员给出的理由是,印度这一法案等于为公民身份设立一条"宗教测试",剥夺了数百万穆斯林民众的公民身份。该委员会发出警告称,美国会对引入此项法案的印度内政部长和官员进行制裁。
别看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是一个独立机构,但它天天盯着世界各国的宗教自由情况不放,向美国政府提供报告和建议。虽然该委员会的决策无法约束印度,但如果因为这个被美国制裁了,印度可就得不偿失了。
当前印度面临着一系列复杂问题,国内油价上涨,种族冲突,失业率居高不下,对外还要操心怎么有效控制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毕竟该地区是印度强行"划过来"的,并没有得到当地贵族和穆斯林教徒以及国际社会的支持。
美国在印度内外交困之际,跳出来指责,并非为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叫屈,而是想通过此事煽动民族主义骚乱,阻止印度正常崛起,以便从中获取政治和军事上的利益。只要印度继续打仗,处于内乱中,美元和美军就有了发挥的市场。叙利亚和伊朗等国就是一个个鲜明的例子。
但美国还是小看了印度。在印度看来,要想让印度保持强大,就需要保存具有凝聚力的印度教,这不是对穆斯林教徒有歧视,而是为了团结大部分印度人,取得13亿人的支持。为什么以色列是一个"犹太教"国家,而印度就不能成为一个"印度教国家"呢,美国凭什么拿"自由平等"来要求印度,并且声称印度是一个没有包容性的国家呢?
也难怪印度人愤怒了,该国外交部反击称,该委员所处的立场很奇怪,他们总是被偏见引导。法案通过是为了解决非法移民,而不是针对印度境内的穆斯林教徒。为此,印度不准该委员会成员入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79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