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为孩子的表现抓狂,是将注意力放在了错误的事情上

为孩子的表现抓狂,是将注意力放在了错误的事情上

为孩子的表现抓狂,是将注意力放在了错误的事情上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讲的是育儿的一些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如果经常浏览那些家长跟亲子专家互动的页面,你就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父母已经被他们孩子的表现弄得抓狂了。在他们说完孩子的问题后,总是跟着”我该怎么办””请您务必帮帮我”“求解答””这还能改正吗”等话语。如果你也对孩子的某些行为担心抓狂,那对这些父母无助而渴望被解救的心理必定会感同身受。



养育中,那些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才是关键对孩子的行为感到抓狂,当然要想办法去解决。但是,如果只是关注于这个问题的解决,事情其实并没有真正结束,在很多时候,问题还会再次出现,甚至还会变得更严重,最后弄到上文那个妈妈拿着刀逼孩子起床然后孩子报警的程度也没什么奇怪。首先,表现只是结果,是当时当地的情境下各种综合因素造成的结果。在不同的情境下,孩子的表现可能会千差万别,但是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却可能是相同的,都是能力的不足。

孩子是如何学习

1.脑科学的最新研究表明,大脑是“柔软的”,或者说是”可塑造的”,这意味着大脑的生理性变化贯穿人的一生。那么,是什么塑造了我们的大脑呢?是体验。甚至到了老年,体验也仍然在改变大脑的生理结构。



2.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行为知识,一类是表述知识。所谓行为知识,主要是实践的和程序性的,包括如何展现各种程序和角色,如何展示技能。表述知识指对直接和间接的经验中抽象出来的概念、想法、事实、主张及模式的心理表述。孩子的知识主要是行为性的,而且与特定知识的所在环境密不可分。

3.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可以设定两种类型的目标:学习目标和表现目标。当面对的是学习目标的时候,孩子追求的是增加对新事物的理解或掌握。而当面对的是表现目标的时候,孩子关注的是获得对他们能力的有利评判,或避免得到不利评判。关注学习目标,孩子则会勇于尝试,持续改进;关注表现目标,孩子面对困难时可能退缩、埋怨。

孩子去参加培训是无效的

很多父母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孩子从培训班回来后的一段时间,还能够保留培训中习得的一些好的做法,比如独立、作息规律、对人有礼貌等,但是不知道哪天起,培训班带给孩子的变化消失了,孩子还是原来那样生性懒惰、作息混乱。父母觉得不解,那个培训时候出现的“好” 孩子哪里去了?孩子曾经的“好”表现是幻觉吗?这没什么奇怪的。



别做被动反射型养育的父母

很多父母往往是这样的:从来不主动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培养,而是将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或者是报一些课外兴趣班来弥补学校的不足,等到某一天突然发现孩子表现出问题的行为,立刻惊慌失措起来,赶紧找专家求方法,希望立刻解决问题。这种父母,称为被动反射型养育的父母。他们的养育动作来源于孩子的问题,孩子表现出一个问题,他们进行反应,然后寻找一种对应的方法反射回去,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父母如此普遍,目前市面上很多的图书和方法,都花了很大篇幅来迎合他们的需求。



比如《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就是提供与孩子交流的技巧的。书中讲,当孩子有问题需要跟你沟通的时候,或者当你有事情需要跟孩子沟通的时候,怎么做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遇到问题时建立联结的方法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如何与孩子建立联结呢?一-些作者在他们的书中给我们提供了方法。我们来分享一下他们的智慧结晶。《全脑教养法》中的方法在作者的研究中,大脑可以按照两种方式来整合信息,一种是左右脑,一种是上下脑。左脑负责逻辑,右脑负责情感;上层大脑更高级理性,下层大脑更原始本能。当出现问题的时候,逻辑和语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为这个时候,孩子的右脑在起作用,而左脑已经关闭。而语言和逻辑,只有在左脑打开的时候,才会带来理智的沟通。因为在用左脑工作的时候,人们更容易接受信息。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先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让他感到被理解,然后等他左脑和右脑之间整合后,再进行理智的沟通。

父母效能训练手册的方法

1.用非语言方式表达接受。“非语言信息是通过手势、姿势、面部表情或其他行为来传达的。”

2.用不干涉的方式表达接受。”当一 个孩子正致力于某项活动时,放手不管是一种表达接受感的有效的非语言方式。”


3.用被动倾听来表示接受。

4.以语言方式表示接受。当问题是归属于孩子的时候,父母可以采取”积极倾听”的方式,将自己对孩子话语信息的解码结果反馈给孩子。当问题归属于父母的时候,父母可以通过给出”我-信息” 的方式,赢得主动。而通过”没有输家”的方案,可以在父母和孩子之间达成-致。

游戏力的方法

《游戏力》的核心主旨,简单来说,就是用游戏的方式来跟孩子建立联结。具体来说,有这样一些技巧:



1.放下身段。”放下身段’ 有两重意思:其是说大人必须俯下身子,坐在地板上和孩子真玩起来。其二则是比喻义,指大人在心态上要迎合孩子,他们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对于年龄小的,我们就得降低高度,和他们面对面地玩;对于年龄大一点的,我们就得适应他们的方式,不管是去百货公司或球场,还是在电视或电脑旁。”

2.镜子游戏。"对于年龄很小的孩子来说,模仿他们的'镜子游戏’是一种完美的联结戏。”对于年龄大的孩子,镜子游戏依然可以使用。我经常学大孩子走路或者站着的样子,尤其对于那些少言寡语的孩子,这样做的一个目的是建立联结,另一个目的是和他们建立同盟。当然,首先重要的是,千万别让他们觉得是在被嘲讽。”对于婴儿来说,最典型的连接游戏是蒙猫猫。

3.情感时间。”深层的联结,需要长时间平静地拥抱孩子,让孩子在怀里挣扎和哭闹,直到冲破孤独和无力的困境。”困"在游戏力中,我将拥抱时间加以变化,并改称‘情感时间’ 。”困”要记住你的目标不是惩罚孩子,不是用你的强大对他实施控制,而是要让他们把痛苦的情绪释放出来,这些情绪已经阻碍了孩子与他人联结的能力。因此,在你生气或是失控的时候,最好不要使用拥抱的方法,而是暂时离开现场,等你恢复冷静的时候,带着爱再回来。”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感谢你的观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3430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