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在中国的影响力,可能仅次于住房问题。每一次政策的变动,都会引起社会舆论动荡。每个家长都不得不主动或被动地关注教育政策的变化。如果你家里有高中生,你会关注高考改革,看到“3+3”,看到“物理和历史二选一”,看到“文理不分科”,看到“选课”这些词语都会驻足许久。如果你家里有初中生,你会关注中考改革,看到“取消考试大纲”这样的新闻也不得不认真研究一下。如果你家里有小学生,你一定会关注“小升初摇号政策”,因为这真的关系到接下来家庭的着力方向。
小升初摇号,哪类学生最倒霉?
现如今,一个家庭里的教育问题绝不是一个孩子自己的事。它关系到家庭的整体安排,从经济到时间的付出,从接送到陪读的用心,从考级规划到学期安排,每一次课余的活动都牵动着家长的心。很多家庭,甚至是四个大人服务一到两个孩子,爸爸负责赚钱,妈妈负责搞情报、定考试,奶奶负责做饭,爷爷负责买菜接送。全家作战,全力以赴,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
之前,很多孩子努力在校外考各种英语证书,参加语文素养比赛,坚持学习奥数考杯赛,都是为了顺利进到一个初中名校,进到重点班。甚至已经学有小成,语数外各科成绩拔尖,单等在小升初择校考试中一展身手。可现在政策突然变天,优质初中的择校录取一下子要变成凭运气抓阄——“摇号”。这打击,真的来得太扎心。
小民无法与政策抗衡,政策关注的是大部分人的利益,这无可厚非。这几天跟许多教育业内人士探讨,大家一致认为:小升初阶段“公民同招”也好,摇号+面试也罢,特别优秀的学生都不要忧心,好的民办学校一定需要最好的生源,只要你敢报,就有极大的几率被录取。因为民办学校如果得不到好的生源,连生存都是问题,更别提发展了。
所以为了自己能活下去,他们宁愿冒着风险,也会千方百计争取最佳生源的。成绩很差的孩子也没必要择校了,安心片内是最好的办法,把学奥数的时间省出来夯实基础更合适。政策影响最大的,也是最倒霉的孩子应该是不上不下的那批中间学生。本来摇号之前他们有机会考进私立学校,哪怕是相对普遍一点的班级,但是摇号政策下来,他们就不得不取消冒险行为,也就断掉了获得更好资源的希望。建议这部分学生,如果是还不是毕业年级,一定要抓紧学习,尽可能往前进一步,家长们千万不要相信什么第10名、第17名、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等等鸡汤文的迷药,中等生努力向上真的是最好的路径,小升初阶段孩子努力一把、家长托一下,孩子可能就改变了外在资源,后面就可以走得很顺畅。如果家长放任,那很可能进入到一般的公校,后面就会越来越难走。
我是红妈,家有二宝,我从养育一儿一女的亲身经历中提取经验,从文学硕士专业的学科领域提炼价值,从理念到方法,全心分享如何培养出兼具传统孝心、责任感和独立自主、视野宽阔的学霸型人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32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