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是体内脂类代谢紊乱,导致血脂水平增高,并由此引发一系列临床病理表现的病症。一般成年人空腹血清总胆固醇>5.72mmol/L或甘油三脂>1.70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0.91mmol/L,即可诊断为高脂血症。长期膏粱厚味、饮酒熬夜,摄入的脂肪得不到充分燃烧,脂肪堆积,导致的血液粘稠度增高。它是导致动脉硬化、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等多种病症的罪魁祸首,及时控制血脂对身体健康意义重大。
中医学认为血管内多余的脂质属“痰浊”范畴,之所以会阻滞于血管内,是因为气虚无力推动。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正气不足,气虚是一定的,血瘀痰滞则是必然出现的结果。
下面根据临床经验,给大家推荐一个小偏方,对于减低血脂有不错的功效。
丹楂三七散,取山楂500克、丹参300克,二药打成细粉,混合均匀,每日早晚服用15克,另三七粉2克,研末吞服,日一次。
三个月为一疗程,一般至少服用1-2个疗程。
丹参是一味活血化瘀、疏经通络的中药,还稍微有点补血的作用,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俗话说: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丹参注射液就是治疗脑梗死、冠心病的常用药物。据《本草经疏》记载:“丹参苦能泄,温能散,久服利人益气,专入血分,其功在于活血行血。”意思是说,丹参能够久服,它味苦能泄。泄为下行、为顺,使气机向下走跟水向低处流动一样,气机顺畅,肠胃就通畅,所以有“肠鸣幽幽如走水”之说。
丹参能引血下行,将败血残脂排出体外。久服丹参,还可补益人体正气,但其主要功效还是入血分而活血行血。对中老年人来说,丹参行血活血的同时,还可以益气补血。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丹参中的有效成分丹参总酚酸,可以明显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
山楂则是一味活血消食的常用中药。山楂酸涩之性可以健脾胃、助消化,而且其消食导滞之功还可以行气化瘀,除痰积;山楂有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其主要的调脂成分为三萜酸。
至于三七的用法用量,在前面有两篇文章已经详细介绍过,不在赘述。
山楂、丹参和三七相须为用防治血液黏稠,不但有增强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更有“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开郁气而不伤正气”之妙。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26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