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理解中,回报一般是和投资成正比的,在生活中如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应该是这样。诚然,对孩子付出越多,就越可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但是一切的努力都要基于一个前提:方向正确、理念正确。
很多过来人都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当初为孩子付出那么多,甚至自己饿着肚子都要让孩子吃饱,可是到头来孩子却没有变成自己想象中的样子?还有一些父母,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为孩子创造物质条件上,可到头来反而培养出一个“啃老”的孩子。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很多时候,家长自认为的付出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和表面。而孩子将来能否有出息,很多时候取决于孩子的内在。有这样3类父母,不管付出再多都教不出优秀的孩子,可是自己却还全然不知。
1.不懂得营造适合孩子学习和成长氛围的父母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氛围和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让孩子整天生活在一个脏乱差的环境中,孩子连基本的开心快乐都无法获得;让孩子生活在充满争吵的环境中,孩子只会想着逃避;让孩子生活在温馨的环境中,孩子才能快乐成长。
然而,懂得营造环境和氛围的父母并不多。现在的很多家长,都把重点和注意力放在了孩子的学习、穿着和形象上面。对于“氛围”一词,很多家长甚至毫不在意。
整洁的家庭环境、和谐的夫妻关系、充满学习氛围的家庭布置,这些都能助力孩子成长。而那些连卫生都搞不好、连夫妻关系都处理不好的家长,即使付出再多,也很难让孩子感到快乐和幸福。
2.不关注孩子内心的父母
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现在很多孩子出现了畸形发展。比如有的孩子成绩很好,但是内心却阴暗自私;有的孩子外表好看,但是内心却脆弱无比;有的孩子个人能力很强,但是连基本的感恩心都不具备。
正是家长的盲目和跟风,使得很多家长都把注意力放在了一些表面的东西上。成绩、外表、能力,这些固然重要。但是真正决定孩子高度和人生的,是孩子的内在与品质。
如果家长不关心孩子的内在,不注重孩子的性格、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承受能力、不在乎孩子的三观和思想,那么到头来,培养出的多半是一个畸形的孩子。即使孩子有一定过人之处,也很难取得较高的成就。
3.自身素质较差的父母
我们常说,父母自身就是孩子的起跑线,也是孩子的“肩膀”。很多时候,父母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决定了孩子的素养。一对有着良好素养的父母,一般能够培育出优秀的孩子。而一对懂得育儿之道、有着远见的父母,也能让孩子在自己的肩膀上看得更远。
想要让孩子优秀,就要先让自己优秀起来。当自己的形象足够高大的时候,你的孩子自然会对你充满崇拜感和尊重感,也自然会向你学习、以你为榜样。
而倘若父母自身素质就比较差,或者不讲究教育孩子的方法,那多半培养不出一个全面的优秀孩子。所以,聪明的父母知道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
结语:如果不注重方法和方向,那么有时候付出就变成了徒劳。我们都理解家长的心情,更是敬佩每一位父母为孩子付出的那份真心。然而,我们需要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寻找一个平衡点,关注孩子每个层面的成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将自己的付出转变成孩子成长的正面能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7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