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岁的孩子还没发展出「一起玩游戏」的倾向,他们更喜欢各玩各的。
2. 对于一岁宝宝来说,走路和爬行是他们的运动方式,更是他独立探索世界的方式。
3. 孩子自信心是一种易耗品,经常要回到大人身边求抱抱,因为他们需要在大人身上汲取自信。
4. 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不要跟孩子说「不行」。在孩子对家庭探索时,把火柴、花瓶、刀具等放到孩子碰不到的地方,给他们一个安全的居家环境,这是他们发展好奇心的方式。
鼓励的声音会被孩子记在心里,并给他情绪上的支持,让他们有信心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Two and Three Years Old
2~3 岁
掌控身体——跑步和跳跃
1. 这个阶段,孩子会逐渐学会跑步、攀爬、骑东西、跳跃等更复杂的动作。这些运动是孩子「控制感」的直接来源。对自己身体拥有掌控感,让他们可以更坦然地做自己。
2. 孩子一起床就要开始玩是正常现象,因为他们还不会用脑袋思考,玩耍是他们的思考、学习方式。
他们开始领会「一起玩」的概念。2岁的幼儿会开始发展对他人和事物的同理心和关心。对除自己之外的事物产生爱。书里讲到了一则故事:
山姆自己玩了几分钟,虽然每次的时间都不长,但是这个年纪的孩子的确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学习思考。黛西的妈妈无意间听到她蹲在花园里的一堆叶子和石头旁轻轻地哼着歌。她不断以感伤的语调重复唱着:“很多很多小朋友都走了。”那时的她非常专注。我们不知道黛西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但她的行为好像在告诉我们,她正在想一件很严肃的事,跟失落感有关。
Age Between Three and Five
3~5 岁
攻击发泄渠道——玩游戏
1. 3-5岁的孩子们乐于展现自己的体力,喜欢户外运动。
2. 他们接触外界的环境更复杂,但还没能学会控制情绪。一旦不合心意,孩子就容易处于「失控」的状态。你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状态,商场里小朋友看上一个玩具不愿意走,又哭又闹。
面对这样局面,父母平时温柔而坚定地告诉他们,不能每次都靠拳打脚踢和哭闹来发泄怒气,要学会说出自己的情绪。同样的攻击性,还发生在孩子玩耍的过程中。
3. 孩子在游戏里用刀剑攻击对方(甚至可能仅仅是「想象中的刀剑」),或者拿着玩具厮杀,宣布某个玩具「死了」。
除非真正有身体伤害的可能,教练、家长不必反应过激。能在一个安全无虑的环境下,借助游戏表现出孩子的想象,这种适度攻击性表达是孩子果断决策的来源,它可以让孩子在之后的成长中保持自信。
4. 如果是在青少年培训中,教练万万不可缺位(物理上和精神上),因为孩子会把教练、老师当作「妈妈」,除了保证孩子生理上的安全,还要给孩子们精神上的抚慰。
如果必须要离开一段时间,最好要和孩子打好招呼,做一次正式的「告别」。
5. 孩子的竞争意识开始展现。他们不仅会对玩具进行「抢夺」,也会抢夺老师的注意力。
对于这类竞争,只要能够基本维持一种友善的态度,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如果采取某种压抑自己或者贬低他人的竞争态度,可能就需要老师进行干预。
6. 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接受「大人并不专属自己」的事实。正如书中写到的:「孩子上幼儿园时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要和很多小朋友一起分享为数不多的大人」。
7. 有的3-5岁孩子表现得像个「小大人儿」。注意,这样「超级独立」的孩子不一定是好事。
他们的攻击和欲望,可能因害怕得不到大人的认可而被压抑。他们隐藏在内心的紧张不安,会以拖延、遗忘、莫名其妙犯错等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说上课迟到、篮球课忘带篮球等形式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攻击性。
Age Between Six and Eight
6~8 岁
告别宝宝时代
1. 6岁之后,儿童生理机能上会有大幅度的进步。从原来走路晃晃悠悠、有点可爱的模样,逐渐变得健壮结实,他们会偶尔表现出大人才有的倔强、偏执、好战。
2. 学会骑两轮自行车,是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仪式。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学会骑自行车是一种「掌握平衡」的隐喻。孩子需要拥有生理和情绪上的平衡感,才能学会骑自行车,这也让他们理解,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需要去平衡的难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74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