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面对孩子买买买要求,是妥协还是拒绝?父母不妨这样做

面对孩子买买买要求,是妥协还是拒绝?父母不妨这样做

本文为作者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孩子会随着他们的成长,慢慢地产生各种想法,想要去尝试各种事情,比如说花钱这件事。我们在从小上学的时候,总是会盼望着学校门口的一些小店里会进来哪些新奇的东西,好 来满足我们花钱的欲望。

前段时间去姐姐家玩儿的时候,姐姐说小外甥在最近这段时间,会特别喜欢拿着钱跑到小区门口的商店里去买点东西,今天买个小球明天买个小拼图玩具什么的,也都不是什么贵的东西,大多数也就一两块钱。坚持了几次后,姐姐想到了各种情况,于是就停止了对孩子的满足。每天几块钱的小愿望被禁止,对还很小的孩子来说,是不是有点过于严格了呢?

抛下满足不说,家长对于孩子花钱这件事的处理上,其实是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的消费观念进行了培养,而消费观念又是在财商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什么在还很小的孩子身上,就会出现“买买买”的冲动呢?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嗯,孩子也是一个作为人的个体。还有一句话叫做“吃着锅里的望着盆里的”,当我们得到了一个东西后,总是会想着要去得到与这个东西相匹配的另外一个东西。

例如当我们买了一台平板电脑后,会第一时间想到,还需要有屏幕保护膜、平板保护套来搭配,甚至还需要一个磁吸键盘。在这之后的每一款商品都会与最开始买的那款商品相对应、补充,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种正常的反应,是一种社会化行为的体现。

而孩子生存在这个世界、这个社会之中,必然会被这个社会所影响,所以他们也同样会有这样的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处处都在向孩子招手,在祈求孩子将它们收入囊中。例如十几年前的商场中,并没有专门为孩子而设立的商品区,而现在的商场里,有关于孩子的商品区要占整个商场的一半还要多。

面对孩子的要求,是妥协还是拒绝?

有很多父母带孩子去商场,在孩子拿起某件商品时,都是会本能的拒绝。对,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因为条件反射,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但是这样的方式对于培养孩子的财商,没有任何帮助。

所以如果再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时,家长们不要急着回答孩子,我们先去问自己几个小问题。这件商品要买吗?如果买的话是出于什么理由?不买的话又是出于什么理由?而判断这几个小问题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可以参考以下:

▲孩子想要的这个小玩意儿它有什么性能?

▲是不是之前已经给孩子买过相似的东西了?

▲孩子现在拿在手里的,相比之前它的品质如何?

▲对于自己孩子现阶段的年龄,适合吗?

▲对这件商品,孩子是三分钟热度,还是真的喜欢?

在经过对以上几点因素的严格思考,然后再对孩子的这种要求决定是接受还是拒绝。如果孩子真的对这个东西有需求的话,那就直接买下来皆大欢喜。但如果是非必需品的话,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为什么会拒绝他的要求的原因(这里需要注意自己的语气要温和)。而这时,无论是拒绝还是接受,在父母的内心中都不会有负担,同时孩子能够对孩子起到正面的教育作用。

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根据百科:延迟满足时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它的发展是个体完成各种任务、协调人际关系、成功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

对于孩子而言,延迟满足的本意并不是要压制他们的欲望,也不只是单纯的让孩子学会等待,而是一种能够克服当前的困难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要让孩子知道在什么时间去做什么事,现在不能去做的,可能在以后的某个时间要更加适合去做。需要注意的是“延迟满足”≠“不满足”,而这里的“延迟时间”则需要父母自己去把握,知道一个父母认为合适的时间适当的给孩子一些满足。

对孩子零用钱的给予

孩子在到了一定年龄以后,家长都会或多或少的开始给孩子一些零用钱供孩子自己去进行分配。而这其中往往会面临这么几个问题:什么时候给?给多少?怎么给?关于这几个问题,其实都在于父母的个人意愿。

但其中给孩子零用钱的方式就关乎到一个延迟满足的问题,例如家长们会选择每天给一次、一周给一次以及一个月给一次。如果孩子想要的某件商品,需要他一个月的零用钱才能够买到,但是父母给孩子零用钱的方式是一周一给,而这就是对孩子的延迟满足。

关于给孩子零用钱,如果父母们实在纠结应该用哪种方式的话,不妨也可以参考一下那些成功人士的做法。例如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家庭的经济条件特别好,但即便如此,他对儿女的零花钱也会做出一系列的规定。

比如说孩子到了七八岁才开始有每周几毛钱的零用钱,十一岁时每周的零用钱为一元,十二岁以上每周有两元零花钱,而且是每周发放一次,并且他还会给每个孩子发一个小账本,孩子们也要清楚的记录每笔钱的用处,而他则会对孩子的零用钱使用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如果账目清晰、用途正当,下周会额外多得到五分,反之也会递减。

把抽象的“理财”具体化

家长可以借鉴国外对孩子财商教育的一些方式方法,例如能够将抽象的“理财”进行具体化,分为四大板块:储蓄(save)、开销(spend)、捐赠/公益(give/donate)、投资(invest),家长可以分别对应四个板块准备四个储钱罐,一次来看作是孩子的零用钱管理系统。

其中,储蓄所对应的就相当于把钱存入了银行活期,可以随时取出存进,可以作为孩子的日常小开销;而设立捐赠这一栏的意义在于,要让孩子懂得对需要帮助的人进行帮助,更要懂得感恩;最后的投资是要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让孩子认识到钱是可以生钱的。此外,父母还应该给孩子准备一个记账本,记录好每笔钱的进项出项,收入多少支出多少,然后进行每月总结。

最后的投资,可以假定爸爸是理财公司,风险高回报率也高;而妈妈是银行,风险低,同时回报率也相对较低。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模拟现实生活中,在理财上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把钱交给爸爸的理财公司进行理财,虽然回报要高,但同时也要面临着会亏本的可能。对于孩子理财的利息,父母可以自行设定,然后选择每种方式能够得到利息的时间等。

另外,在对孩子进行这种财商教育的同时,也可以去让孩子接触到需要进行征税的概念。例如家长可以设定一些调控政策,去引导孩子进行存钱还有花钱。

很多家长会把孩子过年的压岁钱收入到自己的囊中,以防止孩子乱花钱。有一部分家长会让孩子自己去支配压岁钱,但往往孩子会特别快的就把钱给花光了。而现在,家长不妨让孩子对应这个零用钱管理系统,让孩子可以对自己的压岁钱有一个良好的支配,还能够做到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6633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