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孩子自尊心被打击,不要轻易忽视!3个技巧帮他恢复信心

孩子自尊心被打击,不要轻易忽视!3个技巧帮他恢复信心


孩子有时遇到一些挫折,难免会心灰意冷。家长不能坐视不管,因为小孩往往更加敏感,自尊心和信心都容易被影响。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陪着孩子一起发现失败的原因:

过去是否有那些事情是自己中途就想放弃的?


导致最终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有没有下次可以避免的?


这一过程最重要的是要明白:孩子虽然失败退缩过,但是至少开始行动过。



家长是孩子最后也是最坚实的后盾,孩子即使不说也会非常在意家长的看法,因此我们应该时常主动亮出自己的态度,让他知道我们是一直和他站在一起的。


让孩子接纳拖延的事实

要让孩子愿意改变,首先要让他接受自己拖延的特质。


没错,拖延不是好事,它可能使别人对我们的人格特质产生一些负面批评,让我们感到形象受损,或对自己产生厌恶感。但拖延是既定事实,唯有先接受了这个事实的存在,才有机会进行改变。


若希望孩子维持良好的自尊心,让他勇于面对自己深陷的拖延问题是很重要的。陪着他一起勇敢面对、勇敢解决;让他知道,面对问题,能让别人知道他正在努力改变。而当他克服了拖延,也将有助于别人重新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他。


从跌倒处站起——自尊心的重建

孩子因为拖延而造成自尊心受损时,唯一的恢复方式就是让孩子不再拖延。


是的,维护自尊心的不二法门,就是把造成自尊心受损的关键原因揪出来。在这里,解决拖延就是那个关键。



孩子的自尊心、对自己的喜爱程度,是一点一滴慢慢形成的。


让孩子产生“我有能力可以完成”的想法,让他去感受实际完成某件事所为自己带来的正面力量。当他完成了一件事情,有了小小的成果,这个踏实的经验将使他心 里自然而然浮现满足感与成就感。


成果展示——自信心的重建

把孩子完成的事情展示出来,给他一种“我做得到”的自信。


让孩子借由亲眼看见自己完成的事务被展示,来告诉他自己:“我终于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进而产生一种“动起来”的力量。


这样的自信需要一次又一次被展现出来,而不只是喊喊口号。让他知道,因为有他的行动、演练与努力,也因为他对自己负责,所以出现了这美好的结果。



结语

“相信自己做得到,看见自己真的做到了”,这样的自我反馈非常重要。


无论如何,孩子并非所有事情都拖延。从他曾经成功做到的事务上,寻找并分析能让孩子立即动手去做的关键元素。


即使在大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能让孩子积累“我能成功”的自信,因此不妨让孩子在做每一件事情时,都记录下做得好的部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3819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