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对于国内绝大多数的用户来说,携号转网这个利好的政策终于是在11月底来临,但对于三大运营商来说,无疑是压力山大,这其中首当其冲的肯定是中国移动,当然中国联通目前也面临着相当多的问题,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移动以及中国联通转出率已经超过80%,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电信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转出数据超过80%
截止到11月26日为主,此前多个试点城市大概有316万名用户参与了携号转网,占这多个城市的1.8%左右。不过从相关的数据来看,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转出率已经达到了57.6%和26.1%,而中国电信的转出率只有16.3%,同时在对比到转入的数据之后,同样发现中国电信在低转出率的前提之下,转入率达到了49.3%。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转入率则为28.1%和22.6%,中国移动的转出用户占到全部转出用户数量超过一半。让人意外的数据其实是中国联通,按照中国联通转出率为26.1%转入率为22.6%,也就是说中国联通净流失用户大概在4%左右,在携号转网之前,我们预测的其实是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最终会获得来自中国移动的转网用户,但如今来看显然不是这样。
对于移动来说确实经历着非常困难的时期,而这个数据也仅仅是此前在几个城市试点时的数据,在携号转网大面积来临之后,这个数据有可能会激增,而携号转网的用户也有可能会从2%左右直接上升到两位数的百分点,这对于中国移动的影响可就相当之大了,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对于中国移动不满的用户数量并不在少数,而仅仅只是在试点城市,还不能完全反映用户对于这个政策的状况,如果全面放开携号转网之后,对中国移动的影响有可能进一步的提升。
对于中国联通来说,目前显然是要反思很多问题,为什么在过去这两年依靠互联网的套餐,获得了诸多的用户量,在口碑以及影响力方面也提升了不少,但在携号转网来临之后,中国联通也成了净流出的品牌,这就有点让人匪夷所思,所以从深层次来说,一定是最近一段时间里联通出了很多问题,当然也不排除联通在互联网套餐之前,面对老用户一些不成熟的表现。
中国电信杀出重围,让我们始料未及
事实上在此前的分析中,我们觉得其实中国联通是最有可能承载从中国移动转出来的大批量的用户,原因就在于中国联通在过去这几年间所进行的混改,确实吸引了相当一部分的新用户或者是注重性价比的用户,所以其实是最有条件壮大的一个,但此次从数据上来看,大部分的用户在逃离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之后,一头扎进了中国电信的怀抱之中,这其中中国电信又做对了什么呢?
中国电信在三大运营商其实一直处于天然的劣势状态,原因就在于电信的网络制式始终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有区别,这也让用户在此前还不是全网通的时代,换机的代价幅度增大了不少,但并不代表中国电信在信号的强度,包括通话的质量以及网络流量的速度方面有问题,更何况在过去这两年期间,中国电信也追随着中国联通的脚步,推出了一系列的互联网套餐,其价格包括优惠幅度相对来说,并不亚于中国联通。
同时中国电信也已经预料到,携号转网来临之后,自己可能会迎来一大波机遇,比如中国电信在此之前就已经完成了200多个网元的基础网络改造和整体业务管理体系的底层重构,800多个API接口,300余个业务平台的升级改造,这在三大运营商里算得上是最积极的,与此同时中国电信还保留着自己宽带业务的优势,也就是说利用宽带业务和移动通信业务的强强结合,确实能够吸引相当一部分的用户。
中国联通算是目光短浅
中国联通在通过混改之后获取的用户量,确实能够逐渐和中国电信平分秋色,虽然面对中国移动还有着大幅度的差距,但已经是挽回了濒临绝境的劣势状态!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去,其实中国联通完全有能力承载从中国移动转出来的大批量的用户,但对于中国联通来说,显然不满足于只赚取低额的利润,希望能够在利润层面至少追齐中国电信。
除此之外,联通此前对于老用户的不够友好,也让大批量的用户对于中国联通失去了信心。笔者曾经亲身经历,在联通营业厅办理相关的业务,套路规则多的数不清,而且办理业务的难度也相当之大,而联通对于自己靓号的定义也颇为有意思,凡是尾数为AA的都为靓号,而这种号码就要涉及一系列的规则,尤其是在相关的过户业务上更是困难重重,甚至于要求用户在过户之后需要最低消费多少元人民币,这样的服务框架,包括服务态度以及所谓的条条框框,实在是不敢让人恭维。
与此同时联通自己也化身营销账号,对于自己旗下的互联网套餐用户持续进行电话营销和电话轰炸,在监测到用户当月的流量或者是话费激增之后,就会不厌其烦多批次的为用户推销更高的套餐价格或者是更高的流量包,这样的行为已经从年初持续到了2019年的年末,让人不太理解的是此前国家相关部门约谈了三大运营商,表示会对恶意营销广告进行净化,但联通本质上就已经沦为了营销广告,又有什么部门或者是何种方式来监管联通自己呢?
目前的大趋势来看,中国电信肯定要成为最大的赢家,移动则将会成为最大的输家,对于中国联通来说则是处于一个十字路口,注重用户的权益则会和中国电信一样,获得从中国移动转出的用户,但如果持续的损害用户的权益,那么最终只能是导致多个用户逃离中国联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36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