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孔子学做人,跟曹操学做事。《三国演义》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对于曹操我们更是再熟悉不过。他的经典名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被后人诟病,“奸雄”这一标签,他是无论如何也撕不下来了。除此之外,与曹操同时期的许劭曾当面评价曹操为:“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我认为,或许这才是对曹操最公正的评价。世间流传这样一句话:跟孔子学做人,跟曹操学做事。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向曹操学习做事。
能屈能伸,不逞一时之能。只为王不称帝,不在乎一时之名。众所周知,曹操与汉献帝在仪式上已经没什么两样,就差一个"皇帝“的名号。当然,曹操也不会称帝,因为他太清楚其中的厉害关系。当时的皇帝只是曹操的“牵线木偶”,而各种实际的好处曹操可是一样都不落下。比如上下安插自己的人,把曹家的女儿嫁给皇帝,用皇帝的命令把其他诸侯赶走,扩大自己的领地,而且曹操也很珍惜名誉和后世评价。曹操统一了北方,恢复了工农生产, 稳定了社会秩序。他甚至自比周公,但谋汉自立这种事他做不出来。正所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汉末的人还是很注重自己的名誉和后世评价的。曹操这辈子没称帝,说了那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他真正实现了,做人低调隐忍,摆正位置,有了大出息。
2 才华横溢,敢想敢干成就霸业。曹操的文学造诣非常深,刘备和孙权与他相比只能是莽夫。曹操精通诗赋歌词,是建安风骨的文坛领袖。《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都是流芳百世的佳作。就连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都喜欢曹操的诗。1954年夏在北戴河,毛泽东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我还是喜欢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毛泽东故居藏有四种版本《古诗源》和一本《魏武帝、魏文帝诗注》,其中,曹操的《短歌行》《观沧海》《土不同》《龟虽寿》《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却东西门行》等诗,毛泽东都多次圈划过。另外曹操还精通音乐和围棋之术,堪称才华横溢。操的人才管理哲学,堪称典范。
好色却重情的曹操。曹操好色,人尽皆知,想娶哪个就娶哪个,想睡别人的寡妇就睡别人的寡妇。其实,他还是一个非常重情的人;卞夫人出身歌姬,曹操却不计前嫌,与她相濡以沫,并封其为王后。出宛城偶遇张绣的婶娘邹氏,曹操为战乱给女人造成的伤害而落泪。尹夫人和杜夫人都曾是他人之妻,被曹操纳为侧室后,曹操不仅对二人宠爱有加,还将他们的孩子视如己出,抚养成人。曹操干的最让人佩服的事情,就是将蔡文姬从匈奴人那里重金赎出。可以说曹操对女人的重情,比视女人为衣服的刘备强百倍。
做事彻底,不留后患。曹操还有一个被世人诟病的地方,在于随意杀人,理由却荒唐可笑。这也证实了曹操的“狠”和“绝”。他做事彻底,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这就是曹操最能突出自己野心的一面,他可以错,但是他的部下不能错,有句歇后语就是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为得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此为孟得之雄才大略之体现,他不急于求成,知道韬光养晦,不挣一时之得。
曹操渴仰贤才,广纳贤良。他不止一次地下过招贤令、求言令,确实给当时人妖莫辨的污浊社会吹进一股清新之风,让有报复于天下的能人才俊看到了一线希望。曹操用人唯才,对蔡瑁张允卖主求荣,一时利用,但心中早有处置;而对张辽等人的弃暗投明,他慧眼识才,对其重用;更在晚年时期重用司马懿。曹操广屯田,修水利,倡节俭,轻徭薄赋,抑制豪强,为天下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但无休止的争权夺利,无意义的军阀倾轧又惨杀了大批降卒和劳力,更深地加重了百姓的痛苦,阻滞了社会的进步。
曹操实在是聪明。在一个人人都说假话的时代,最好的武器就是实话实说。这不但因为实话本身具有雄辩的力量,还因为你一讲实话,西洋镜就拆穿了,讲假话的人就没辙了,他们的戏就演不下去了。当然,曹操这样说,并不完全出于斗争策略,还因为他天性爱讲真话,说实话。即便这些实话后面也有虚套,真话后面也有假心,有不可告人的东西,也隐藏得很自然,不露马脚。甚至哪怕是说假话,或者说一些半真半假的话,或者是把假话藏在真话的后面,也讲得坦荡, 讲得流畅,讲得理直气壮。可以说,曹操这个人就连撒起谎来,都是大气磅礴的谎。
笑对逆境,永不言败。曹操,除了是一代奸雄,也是一代枭雄,他身上那种“面对逆境,永不言败”的百折不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曹孟德在赤壁之战中,2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曹操仅带着数十骑狼狈逃跑。在败逃途中,曹操居然狂笑三次,笑刘备无能,居然不在此最佳地势设伏?身处绝境竟还能笑出声来,绝非常人所能为之,这就是曹操。遇事审慎,临危不乱,且多有决绝之举。初平元春正月,袁绍等官员连兵讨伐董卓。曹操在丹阳招幕兵丁四千余参战。走到龙亢发生兵变,叛卒火烧曹操帐篷。仓促之间,曹操沉毅冷静,敏锐决断,手持利刀奋杀数十人,镇定了局势。曹操也许只只有一个意念: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我曹阿瞒人还在,回到青冀两州,再招兵买马,图谋发展,何愁不能东山再起?正因为有这个信念的支撑,所以他才会在败途中发出朗朗笑声。
“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不识英雄真面目,横看成岭侧成峰。”曹操,是个令人争论不休的人物,有人说他是英雄,也有人说他是奸贼。英雄和奸臣的两种说法,都是只重一面而忽视另一面。英雄注重了“雄”(能力)而忽略了正义性,奸臣则没有突出能力。因此,我们说“奸雄”是对曹操的最好评价,既肯定了曹操的能力又对其事业的非正义性作了论断。不知道大家咋样看待的?欢迎留言评论,喜欢的话点赞关注一下,谢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28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