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三国的都知道,三国是东汉末年,汉献帝也就是最后一位汉国皇帝,司马家族在北方也算一个比较强大的部落,刚开始,何进大将军为了对付十长侍,让董卓进京,才有了三国,这算开始吧
那么,司马懿刚开始和孔明一样,也在自己家中窥视当时的天下,并没有一开始就出山。
在曹操占领中原以后,挟天子令诸侯,非常强势,灭袁术,灭袁绍,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最强诸侯。司马懿并没有出山,而是等到曹操赤壁之战之后,大败而后,才选择了曹操。
我觉得司马懿选择曹操的原因如下
第一个,曹操当时已经是最有机会统一三国的诸侯,所以,他选择曹操;
第二个,刘备有孔明,孙权有周瑜,鲁肃,而当时,郭嘉已死。所以,司马懿也只能选择曹操;
第三个,司马懿本来就在北方,家族势力都在曹操的势力下,所以,为他以后谋反也奠定了基础;
司马懿出山以后,给曹操的小儿子曹冲当幕宾师傅,可是没有当几天,就被曹丕弄死了。
所以,司马懿又不得不选择曹丕来做幕宾。
慢慢的,其实曹操在世的时候,司马懿相当于当了曹操的谋士。而在曹操死后,司马懿继续辅助曹丕。然后后面在辅助曹丕的儿子。知道曹丕的孙子上位的时候,司马懿才选择谋反。
在杀死曹爽后,司马懿已经把曹氏亲贵清除了。
当然,真正表现司马懿有智慧的地方,当然是他和诸葛亮的几次大战了,虽然司马懿确实干不过诸葛亮,但是他也不差,最起码能保证自己不会输。而他的上策就是不打,等诸葛亮没粮食了,就回去了,我们都知道从四川想要运粮草,那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诸葛亮几乎每次都是没有粮草而无功北伐。
像三国里面的空城计,这个是罗贯中自己虚构出来的,只是为了表现诸葛亮的高明而已。历史上并没有这段历史。
但是给作者印象最深的是,当时诸葛亮为了让司马懿出战,派使者给司马懿送女人的衣服,但是司马懿并没有因为此而开战。反而问使者,孔明吃饭如何,睡觉如何?
当使者说我家丞相事必躬亲,那是的司马懿就知道,诸葛亮决不能持久、
那么,我为啥说司马懿能用长寿来换取江山。因为在曹操活着的时候,很多厉害的人物,所以,司马懿没有那么强大的势力来自己夺取江山,而是凭借曹操打的江山,来获利。
等到了曹丕的孙子, 只有那么小,根本就没办法对付70多岁的司马懿,而我们知道,诸葛亮,关羽,张飞这些都死后,有这么一句名言;‘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而孙权这边,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几位基本也都不在人世了,所以,就是说,在司马懿70多岁的时候,几乎有能力的人都死光了,魏国,蜀国,吴国,都是一些小孩子当家,当然,蜀国是刘婵,但是大家都知道,刘婵没有志向,所以,也不是司马懿的对手。
所以,司马懿智商我觉得很高,忍耐也很强。但是最重要的是,还是寿命长。这是不争的事实。
所谓乱世出英雄,曹操,郭嘉,孔明。庞士元,周瑜,鲁肃等等,在智慧和才学上并不输司马懿。但是天妒英才,都早早去世了,这也是我认为司马懿能一统三国的原因。所以,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好了,最后,小编非常喜欢的一首诗,和大家一起共同分享,打了这么多字哈,就是我非常喜欢的曹操的《短歌行》,我们来一起领会那个时代的伟大。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182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