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暗物质究竟是什么,真实存在吗

暗物质究竟是什么,真实存在吗

1932年,有一位叫博尔特的天文学家观测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银河系的运转速度似乎太快了一点,他觉得银河系中的恒星似乎太少了。但遗憾的是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他的观测数据比较粗糙,什么这证明不了。现在回过头来看啊,博尔特确实厉害直觉超一流,他从非常有限的观测数据中就窥到了惊人的秘密。

到了第二年也就是1933年,在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有另外一个特别有个性的天文学家兹维基,他也发现了一些与博尔特类似的奇怪现象。不过兹维基研究的并不是银河系,而是后发座星系团。后发座是一个星座,离开北斗的勺柄不远。在后发座的这片天区中有一个巨大的星系团,星系团的中心有两个巨大的星系,都有银河系的十倍大小,周围还分部着1000多个大小不同的星系,他们共同组成了巨大的星系团,距离我们3.2亿光年左右。

兹维基研究了这个星系团里的星系运动情况,他发现与牛顿力学计算出来的速度是不相符的。而我们知道星系的旋转速度与星系中所有物质产生的引力相关,这说明似乎这个星系团不应该有这么大的引力。兹维基就认为必定有很多不发光的物质,而且数量庞大。于是,兹维基就把这些物质命名为暗物质。

有趣的是,宇宙中最暗和最亮的物质都是兹维基命名的,最亮的叫超新星。可惜的是兹维基并没有把暗物质当作是太重大的发现,在当时也没有引起重视。

之后,还有一些天文学家也发现了一些类似的奇怪现象。例如,1936年史密斯对仙女座大星系的研究似乎就印证了兹维基的观点。而1959年凯恩和沃特研究了仙女座大星云和银河系之间的相对运动。他们发现。我们人类所处的本星系团中,看不见的物质比可见物质的质量要大十倍左右。

但是到这个时候,科学界仍没有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证据不够充分,从这里你也可以看出,科学研究是多么讲究证据。

非同的证据来自女天文学家薇拉·鲁宾的研究。其实鲁宾也并不是专门研究暗物质才发现的证据,而是无心插柳的结果。上世纪60 70年代,鲁宾选择了一个当时非常冷门的研究方向:银河系的旋转。从博尔特开始,大家用的办法大同小异。但是测量精度却是突飞猛进的,数据的积累也越来越多。随着数据的变多,鲁宾发现了一个让人心惊的事情,银河系外围的速度不是快了一点点,大大的超出了预期。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离银心越远的恒星就应该旋转的越慢。但实力观测的数据并不是这样的,离星系中心很远的那些恒星运行速度并没有明显的减慢。按照这个速度计算,整个星系的引力都拉不住那些恒星,早就该散架了。说明还有一个我们看不见的物质在提供引力。鲁宾这次的发现与之前最大的不同在于,她提供的数据非常详细,证据无可辩驳。1980年,大家开始重视起来,星系之中还有大量我们看不见的物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1654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