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临终前哀求曹操放过他儿子, 9岁儿子却说了8个字, 成千古名句
导语:孔融让梨的故事想必我们都耳熟能详,作为大儒孔子的传人,孔家的后人一直以严谨的家风闻名于天下。当年孔融的父亲从外面带回来一袋梨子,当时的梨子在那个时期属于稀缺品,孩子们都抢着吃。但这时候孔融的父亲看见孔融只拿了一个小小的梨子,奇怪的问他为何要这么做?孔融回答自己年纪小吃的也少,应当把大的梨子让给哥哥,从此孔融开始闻名乡里,长大后也被推荐当官。当官的时候孔融又是另外一副模样以至于被曹操处死,他临终前哀求曹操放过他的儿子,这时候他9岁的儿子说了8个字,从此成为千古名句。到底怎么回事?我们一看究竟。
我们常说三岁定八十,这句话主要想表达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对他的今后的影响,也确定了他的命运。很多人都验证了这句话,但孔融却不在这句话囊括之中,因为长大后的他和小时候简直判若两人。他任职北海相的时候北海城被山贼围攻,眼看着城墙即将被攻破,于是孔融抛妻弃子自己跑路,以至于城池被攻破妻子也被贼兵侮辱,他也受到世人的指责。但孔融对此并不在意,等贼兵被打退之后他又重新回到北海任职。
后来北海成为曹操的领地,曹操知道施政不是孔融的擅长,于是调他到朝廷里面负责祭祀,也想给天下人留下知人任用的名号。北海因为换了地方官,当地的民生很快得以恢复,而孔融到朝廷里面也找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整天和一群世家子弟饮酒作乐,不然就是凭借着祖上蒙阴到处结交名人名士,所有朝廷官员里面生活最活跃的人就是他。
中原因为连年战乱,很多地方都闹了饥荒,为此曹操特意下了禁酒令,因为当时很多士族都先把粮食用来酿酒。这下子就遭到了很多“文人雅士”的反抗,其中以孔融闹得最欢腾。他们喜欢喝酒吹牛,而且为了显露自己区别于老百姓的地方,老百姓吃不饱饭的情况下他们就浪费粮食。曹操多次劝阻孔融,而孔融还写信给曹操反击说,你和我们也一样,还是不要装了,酒不好喝吗,干嘛要管老百姓的死活呢?
曹操尽管心狠手辣,但他知道老百姓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尽管士族看不起老百姓也要给他们一条活路。于是以“招合徒众,大逆不道”的罪名诛杀孔融。起初孔融还以为曹操只是吓唬他的,毕竟他是孔子的后人而且还结交了那么多世家子弟,但当凶神恶煞的士兵来捉拿他的时候才知道曹操不是开玩笑的,为此他还想向曹操求情,但曹操是什么人?一点情面都没给他,于是当中处决了他。孔融临死前哀求曹操放过他的儿子,他8岁的儿子看见孔融这般低声下气,于是说了8个字:“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完美的诠释了一个父亲对家庭的重要性,由此也成为千古名句。曹操杀孔融的目的只是以儆效尤,于是答应的他的要求,也放过孔家后人。
结语:孔融身为名人后代,不仅学不到祖先的优点而且还败坏了祖先的名声,可以算是死有余辜。但换个角度来看,那个时期的老百姓和士族之间的对立该有多严重,士族宁可糟蹋粮食也不愿意救济老百姓,难怪天下间会爆发各种起义,东汉灭亡也是有原因的。
【来源:金戈铁马话历史】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159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