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差点被砸毁的西汉靖王墓

差点被砸毁的西汉靖王墓

西汉皇帝共有11座陵寝,除汉文帝霸陵和汉宣帝杜陵外,其余都在西汉末年被赤眉军盗掘破坏。

东汉帝陵以及霸陵和杜陵,还有许多贵族墓在东汉末军阀混战时期被董卓等军阀挖掘殆尽。

时至今日,在陕西咸阳等地这些汉代帝陵的附近还经常有当年开掘后散落的遗物发现,比如汉高祖长陵附近发现的皇后玉玺,汉武帝茂陵附近发现的玉铺首等珍贵文物。

西汉帝陵被毁坏得比较严重,而很多诸侯王的墓葬未被盗扰,使我们有幸可以多角度深层次地了解汉代的物质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诸侯王墓就是河北满城的中山靖王刘胜之墓。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武帝刘彻的庶兄,他在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被封为中山王,死于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二月,统治长达42年。

修建工事 中山靖王墓出世

1968年5月23日,河北省满城县县城西南1.5公里处的陵山,一支修建国防工事的解放军部队正在山顶埋设炸药,准备开通一条隧道。随着一声沉闷的爆破响声,山体被炸出一个大洞,当时正在施工的解放军战士突然发现洞中竟是一座古墓。

他们立即封锁好洞口,做好保密工作,马上向中共河北省委报告。河北省文物工作队的专家来到现场勘查,发现这是一座开凿在山岩中的崖洞墓,规模如此宏大,前所未见,工作人员在震惊之后立即向中央汇报。

然而此时正值“文化大革命”的高潮,几百红卫兵、造反派来到工地现场,阻拦工作人员正常的考古清理,叫嚣着这些文物属于封建帝王的“四旧”,应该砸烂毁掉。考古人员拼命力保,多亏解放军前来解围,才使得千年古墓得以保存,免除了一场千古悲剧。

满城汉墓包括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墓。其中刘胜墓全长51.7米,最宽处37.5米,最高处6.8米,容积2700立方米。窦绾墓全长49.7米,最宽处65米,最高处7.9米,容积3000立方米。

两墓的形制和结构大体相同,由墓道、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和后室6部分构成。中室和后室有石门相隔。墓室中分别修建了木结构瓦房和石板房,形成了一座功能齐备的豪华地下宫殿。两墓各洞室的顶部,均作拱形或穹隆顶,周壁为弧形,符合力学原理,因而历经2000多年,墓洞基本保存完好。

两座墓共出土了文物10633件,其中仅金银器、玉石器、铜器、铁器等精品便有4000多件,各类铜灯19件,尤以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等最为珍贵。

金缕玉衣,是全国考古工作中首次发现

刘胜、窦绾两套完整的金缕玉衣,是全国考古工作中首次发现。刘胜金缕玉衣全长1.88米,用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玉衣所有部分的玉片四角均有穿孔,全部用金丝线编缀。玉衣分头套、上衣、裤筒、手套和鞋几部分,各部分先用铁条固定,给死者穿戴好后,再用金线连起来。死者头下有鎏金镶玉铜枕,头部有玉眼盖、鼻塞、耳瑱和口唅。

窦绾玉衣

窦绾玉衣全长1.72米,用玉片2160片,金丝约700克,除了上衣玉片四角未穿孔,粘于麻片之上,用丝带交叉系连之外,结构与刘胜的金缕玉衣基本相同。刘胜夫妻的金缕玉衣足见其奢华高贵的社会地位,反映了汉代手工业的发达程度。

金缕玉衣出土时

长信宫灯和错金博山炉

在窦绾墓中发现的长信宫灯,灯体刻有“长信”字样的铭文。长信宫为刘胜的祖母窦太后居住的宫殿。灯高48厘米,通体鎏金,做宫女跪坐执灯状。灯的各部分是分铸而成,可以随时拆卸,但是结合起来却天衣无缝,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

它的灯盘可以转动,灯罩在圆形轨道内可以开合,所以就能根据需要调节光亮的大小和照射的方向。宫女的体内中空,烛火的烟滓可以通过宫女的右臂进入体内,使烟滓停滞在灯身中,用以保持室内的清洁。其科学性令人叹为观止,也让我们领略到了祖先高度的环保意识。长信宫灯设计得如此精巧,实乃惊世之作。

刘胜墓出土的铜说唱俑,形貌服饰似为胡人,满脸堆笑,逗人开怀;

铜豹镇,不但造型逼真生动,而且全身错金花纹,眼睛为红宝石镶嵌而成,极为精美。

错金银鸟篆文铜壶

错金银鸟篆文铜壶、鎏金嵌琉璃壶最为精美,十分罕见;

“楚大官糟钟”“长乐宫钟”也是珍贵的文物;

熏香器具

错金博山炉炉盖为重峦叠嶂,山峦间缀以猎人和奔兽,雕饰华丽,铸工极为精致。当炉腹内燃烧香料时,烟气从镂空的山形中散出,有如仙气缭绕,给人以置身仙境的感觉。这是西汉时期常用熏香器具,可用来熏衣、熏被以除臭、避秽。

高26厘米,足径9.7厘米。器型似豆形,盖肖博山,通体错金。座把呈透雕三龙出水状,龙首顶托炉盘。炉盘装饰以错金流云纹。盘上部铸出峻峭起伏的山峦,山间神兽出没、虎豹奔走,小猴蹲踞在高层峰峦或骑在兽身上,猎人巡猎于山石间。二三株小树点缀其间,刻划出了一幅秀丽山景和生动的狩猎场面。"这件国宝实际上是作为香薰、薰炉用的,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因而得名。"

链子铜壶,能背能带,是旅行用的酒器。每个长链由64—67个小环组成,链子穿过盖上的短链后系在一个大吊环上,可以让壶盖紧扣不脱。

蟠螭纹蕉叶纹提梁铜壶

铜鼎耳朵上有两个小兽,盖上盖子后,可以用鼎盖上的小兽卡上鼎耳朵上的小兽,旋转鼎盖,就可以紧紧卡住鼎。

满城汉墓中的文物还创造多项全国之最:4枚金针、5枚银针、“医工盆”以及小型银漏斗、铜药匙、药量、铜质外科手术刀等组成了迄今发掘出土的质地最好、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整套西汉时期医疗器具;

计时器铜漏壶是迄今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一件古代天文学器物;

一个由石磨和大型铜漏斗组成的铜石复合磨,是我国至今所见体积最大、时代最早、设计科学、构思奇妙的铜石复合粮食加工工具;

500多件兵器中,有我国最早采用刃部淬火新工艺的铁剑;而刘胜的铁铠甲,也是迄今考古发掘中所见到的保存最完整的西汉铁甲;

一件玻璃盘和两件玻璃耳杯是迄今考古发现最早的国产玻璃容器。

满城汉墓出土的精美文物,洋洋大观,为我们充分展现了汉代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

参考书籍 《满城汉墓》作者 郑绍宗

《文物背后的中国历史》作者: 杜卫民 田率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若有侵权 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1536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