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老家有喜事,回家吃酒席,途中遇到两个孩子打架,周围一群人在哪里笑呵呵的看着他们,仿佛在看一场表演,没有一个人上前阻拦,后来一位孩子的妈妈赶来了,没有问清楚事情的缘由,上来就给另外一个孩子一巴掌。随着第二位妈妈的到来,好好的一场喜事变成了一场闹剧
令我感到疑惑的是为什么家长过来第一时间不是问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而是打孩子。两人孩子之间有争执很正常,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正确的去引导孩子,告诉他们事情的对错,这样一味的去惯着孩子,不问清是非去指责别人,只会让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一直行走,父母可以在小的时候庇佑孩子,可是雏鹰总要展翅飞翔,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还会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吗?
家长从小就要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每一个婴儿的脑海里面都是一片空白的。他们刚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像一页白纸一样干干净净。父母就是他们最好的导师。在很多的时候,父母并没有去刻意的教孩子,但是父母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举止,都会在孩子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许父母无意间的一个不好行为,都会让孩子有一个错误的认识。婴儿的学习能力很强,他们不知道事情的对错,无法去分辨是非。他们眼中的好坏,或许和我们所想的不一样。所以说,父母从小就要给孩子带来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这至关重要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从小对一些事情表现得很冷漠
俗话说得好,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的修养,往往能决定孩子的品质就比如说,如果你在孩子的面前主动捡拾垃圾,在孩子里面去给老人让座,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孩子自然而然就会认为这些事情是对的,做些这些事情是有意义的,他就会去学习,以后遇到类似情况的话,他就会伸出援助之手去做这些事情。相反而言之。如果在孩子面前,我们遇到垃圾,不去主动捡拾,遇到有需要的人,不去伸出援助之手,孩子就会认为这样做是对的的,他们就不会有想法去做这种事情,时间长了。在孩子的思想中就固定了这种想法
或许由于一天的工作,我们感觉到身心疲惫,看到我们不想去主动捡拾,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捡起来可以说明我们有公德心,不捡起来也并不能说明不了。但是如果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在他们一无所知的时候,他们没有去分辨是非的能力。他们并不知道这个垃圾是该捡还是不捡。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给他一个很好的表率作用。去指引他走向正确的道路,去告诉他,捡拾垃圾是对的。一件小事,往往是培养孩子良好品质的基础。
给孩子良好的约束,拒绝过度宠溺
在绝大多数的中国家庭里面,一个孩子就是家庭的掌上明珠。全家都要围绕一个孩子来行动。我之前看到过一篇文章,一个刚生完孩子的妈妈吐槽很难去教育孩子。在一次吃饭的饭桌上。孩子用手把桌上的饭菜搞得一团糟。当妈妈想去教育孩子的时候,却被孩子的爷爷奶奶给拦了下来。怎么都不让妈妈去教育孩子。孩子的爷爷奶奶一直在说:‘’哎呀,小孩子嘛,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以后慢慢长大就会了‘’这位妈妈就觉得很无力。每个人都是从婴儿时期过来的。
如果这位妈妈不去教育他的孩子,那么这个孩子就会认为用手在餐桌上弄来弄去是对的,他一辈子都不会认识到这个错误。可能在他小的时候,人们还会认为一个孩子。去选择原谅他,可是当他10岁,20岁,30岁还在外面的餐桌上弄来弄去,那么人家将会怎么看着他。以至于别人对这个家庭的教育眼光都会产生一个恶劣的影响。所以说,千万不要用孩子的年龄而去作为他的挡箭牌,从小教育孩子,在他的思想还是一片白纸的时候,也是教育的最好阶段,在这个时期给他最良好的,最正确的做事方法,最良好的看。对他以后的成长以及发展都有一个很大的帮助
中国式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个比较出名的教育类型,最大的特点就是宠溺孩子。温室里的花朵。很难去承受社会的摧残,只有经历过风雨,才能去见证彩虹。父母可以去养育孩子长大成人,但是却不可能去陪孩子一辈子。孩子总有一天要长大成人,去过属于自己的生活能够,给予孩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指引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教会他明辨是非的能力,这就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我是呆萌的小乖,一位分享教育心得的孩子妈妈,让我们一起在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共同努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152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