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教育需要坚持,父母平时无暇顾及孩子学习与内心,不要要求他优秀

教育需要坚持,父母平时无暇顾及孩子学习与内心,不要要求他优秀

小男孩跳楼事件的起因是因为妈妈误以为他拿了自己的钱,在激烈的争吵中,小男孩选择了跳楼。这样不计代价的跳楼,凉了多少父母心啊?

据了解,小男孩平时就属于调皮捣蛋、学习不让家长省心的学生,除此之外还经常不是和同学打架就是和老师顶嘴的学生,让他妈妈一度十分头疼。他妈妈本就是一个做事干净利落的人,所以脾气上难免会有些暴躁,只要一看到小男孩她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这也就是事件开始的导火索,而直接将导火索点燃的事件就是妈妈无缘无故丢了二百块钱,排除掉老公拿钱的可能性就只有儿子有嫌疑了。

当看到儿子放学回来手中的零食时,妈妈再也忍不住了,就超小男孩数落了起来,可小男孩对自己没做过的事不承认,还对妈妈说:“如果你再逼我,我就从窗户上跳下去”

当儿子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妈妈非但没有制止还对儿子说:“你想跳就跳吧,生了个你这样的儿子,老娘真是没脸见人了,死了更好”

这句话可谓是压死了救儿子命的最后一根稻草,也造成了永远不可挽回的损失,也让小男孩的生命过早的陨落,成就了一生都不可弥补的遗憾。

“棍棒式”教育是父母一直信奉的教育信条,在他们眼里,孩子的不听话、不省心,就是叛逆,就是和父母对着干。因此,他们宁愿去相信“杨永信”式的教育能够救他们的孩子,也不愿意给孩子多一点哪怕就多那么一点的耐心。

如果每个父母都能够用心的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就不会觉得孩子整天都是在胡闹,父母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穿越在人流中,整日的忙碌让他们逐渐的对孩子没有那么关注了,所以他们错失了很多与孩子接触的时间。

甚至他们再也不会因为孩子情绪的变化而满含关心的问孩子是不是在学校受了委屈、又或是今天又发现了什么好玩的事?没有,一点也没有,他们只知道在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对孩子埋怨,表现自己的不满,可是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斥责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困扰。

这样的悲剧在国内发生的远不止一起,可是为什么家长还是学不会如何疏解孩子的压力,倾听孩子的心声呢?难道非要等到悲剧发生再去后悔吗?

小男孩的妈妈此时应该更多的是悔恨吧,如果当初没说那句话儿子是不是就不会跳下去了?可,世界上并没有后悔药可以买,制止悲剧发生的维唯一途径,就是父母在与孩子交谈的时候,千万不能用过激的词汇会刺激孩子,也不能在没有任何证据的前提下,去随便的误会孩子,更不能把工作中的情绪排解到孩子的身上,这些对孩子的综合发展并没有什么利处,只会徒增孩子的负面情绪。

同时,父母也不要因为自己的原因酿成不可挽回的遗憾,所以,父母要学会倾听,不仅如此还要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对待成年人和孩子之间的问题,只有这样,父母才能融入到孩子的世界里,去切身实地的感受孩子的所感、所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14939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