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经济状况对家庭会有哪些方面的影响?对于孩子的影响又是什么?

经济状况对家庭会有哪些方面的影响?对于孩子的影响又是什么?

本文系作者柠檬女孩2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经济状况对家庭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经济状况不佳会对家庭功能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例如,夫妻冲突、家庭暴力子女虐待等系列消极后果)。因此,家庭经济状况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甚至决定父母是否继续生育孩子。家庭经济状况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从孕育一个孩子到将其抚养至成年需要的经济投入非常大。已有的研究发现,家中孩子越多,越不利于孩子各方面的身心成长和发展。例如,同胞数量越多,其智力水平会越低,学习成绩会越差,行为问题等也出现得越多 。有同胞的儿童往往会出现社会情绪和认知能力(例如,自我价值能力、语言能力)的下降并且缺乏能促进学习的环境,而这种下降或者缺失在低收入家庭中表现得尤其明显。这些研究说明,新增加的孩子会给原本家庭收入不高或者经济状况不好的家庭中的其他儿童带来更大的压力,从而使他们出现不良的心理发展。

幸福的一家人

家庭经济状况直接影响养育资源分配。例如,当家中有两个孩子时,就会自然而然地带来卧室安排问题。到底是两个孩子各自都有房间,还是两个孩子共享一个房间?这对父母来说是一个需要提前考虑的问题。过去的研究发现,当父母安排两个孩子共处一室时,同胞之间会发生激烈的对抗。此外,有些年幼的儿童因为要与同胞分享自己的房间而在晚上出现尿床等现象。这可能都是因为自己的睡眠被对方干扰所引发的,所以最佳的办法是能安排两个独立的房间给两个孩子,但是能否有两个独立的房间,对于住房困难的家庭,这将是一个大问题。

可爱的孩子睡在床上

与家庭经济状况影响养育资源分配相关联的一个因素是出生顺序。在有限的家庭经济条件下,第一个孩子总是能获取最多的资源,因为在他出生的时候,没有其他的同胞与其竞争这些资源。至少他会独自垄断资源直至第二个孩子出生。在大多数情况下,一旦第二个及更多的孩子出生,父母就要将有限的资源分配给不同的子女,因此,后出生的孩子往往面临更不利的条件。

父母无奈的看着两个孩子抢东西

家庭经济状况会通过影响父母对子女的养育行为来间接影响儿童及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例如,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低,父母的情绪越容易出现问题,从而影响他们的养育行为,进而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适应问题。当然,即使在家庭收入极其有限的情况下,父母也会倾向于生育孩子,但是在分配资源时,他们会有偏爱。也就是说,他们会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某些子女身上,而忽视其他的子女。经济压力大的父母容易对不同的孩子区别对待,让孩子有不公平感。又如,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的条件下,母亲对婚姻越不满意,越容易导致父母用有差别的、不公平的养育模式对待不同的孩子。所以,家庭经济状况通过有差别的父母养育方式间接影响不同子女的身心发展。

开心拍照的一家人

家庭经济状况似乎也直接影响同胞之间的关系。家庭经济地位越高的同胞,他们之间的同胞关系的质量(例如,温暖、亲密度和对同胞作出更多的积极行为)也越高。尽管有些时候家庭经济地位不会直接影响同胞关系,但是每个家庭各自所能承受或者正在经历的经济压力会影响同胞关系。例如,研究发现,当青少年感知到家庭处于经济困难时期时,容易导致同胞关系质量下降。家庭经济状况不好也未必都是害处,经济处境不佳会给家庭成员带来压力,但是也会让家庭成员联系得更紧密,凝聚在一起。同样,这也会让同胞之间用相互支持的方式应对家庭经济困难带来的问题。正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生长在经济状况不佳的家庭中的儿童,尤其是较年长的儿童,往往会承担起照料者或者养育者的角色和责任。但是,这种情况也许要等到儿童的认知和社会情绪等方面的能力较成熟之后才可能出现,

一起玩耍的一家人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诸多二孩家庭或者多子女家庭的研究还发现,不良的家庭经济状况会联合其他不利因素加剧某些问题的发生。例如,研究发现,因气质影响表现出消极情感状态的儿童往往在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家庭中承受更多的父母负面的教养方式,而那些生活在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中的此类儿童,不会明显表现出这种关系模式。也就是说,在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中,父母的压力相对较小,即使家中有孩子因气质特点出现问题,他们也不会用消极的方式处置,而是会更积极地考虑这类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13093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