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十万元股票进出一次要扣多少钱?夜深人静、睡不着就看看

十万元股票进出一次要扣多少钱?夜深人静、睡不着就看看

声明: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自行操作,请注意控制仓位和风险自负。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关注微信公众号: 壹景财经(zm-1938233775),免费交流学习“主力高控盘战法”“资金复利解套战法”等实战操盘技巧和个股操作策略!

我们就来看看十万元股票进出一次,究竟要交多少费用,我们都在给券商打工么?

很多小伙伴,一直没搞清,到底在股票交易中要交哪些费用,一共交多少,股票涨多少幅度卖了才不会亏本。本文为你一一揭晓。

股票交易费用由哪些构成?

股票交易的费用,分别是交易佣金、印花税和过户费。证券公司开办的是证券买卖“经纪业 务”,因此由证券公司负责收取交易的佣金也就是手续费。

印花税是交给税务部门的,目前印花税的税率是千分之一,但印花税目前是单向收费,买入股票的时候是免收印花税的,卖出才收取印花税,目的是鼓励投资者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因为你买了长期持有是不用交印花税的。

第三项是过户费,因为买卖股票,其实就是股东之间转让股份,这部份费用较低且只有上海股收取,深圳股不收取,收取比例为每千股1元(最低1元起)。

十万元股票进出一次要扣多少钱?

我们把十万元买卖金额,分解到刚刚的三项费用中。

佣金目前来说是双向交易,也就是买和卖都要收取费用,各家证券公司的佣金费率是不一样的,早期佣金费率很高,可以达到千分之五,但是现在因为竞争大,基本上很少还有高佣金的证券公司,大部分都在万分之三或万分之二点五。(如果佣金率高的请联系自己开户的证券公司下调佣金率)

那么假如按万分之三算,也就是0.03%,买卖双向加起来就是0.06%,十万元买进和卖出一共需要佣金60元。卖出的时候需要缴纳花税0.1%,一共是100元,如果交易的是沪市的股票(600开头的为沪市股),那需要看交易的数量,如果是10元一只的股,10万元,就是1万股,过户费是10元。

这三项费用一共是60元+100元+10元=170元,十万元金额进行完整的买卖大概费用就是170元(如果交易深圳股票成本为160元),交费成本占本金的0.17%,这意味着你买卖一只股票,股价至少上涨0.17%之后卖掉才能实现保本,超过这个幅度才能实现盈利。

注意这个很多人都忽略的关键点

有很多人忽略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佣金有一个起步价格,所有证券公司都是一样的,就是每笔交易佣金5元起,那么如果你买5000块钱的股票,同样要收取5元,虽然说佣金率是0.03%,但因为最低5元,摊到你的5000元交易额上,就变成了0.1%,无形之中提高了3倍。

所以要想真的达到券商佣金率计费,那么每次至少要买卖1.67万元起,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散户越交易越不赚钱,因为每次都是买卖一两手,无形之中把佣金放大了很多倍。而自己又在股价的小幅波动中反复交易,最后查了一下自己的交易费用,竟然吓了自己一跳,发现钱都让证券公司给赚走了!

股票交易费用一般包括券商佣金、印花税和过户费三项。

第一项:券商佣金,这里面既包括券商代交易所收取的规费,也包括券商自身的收入。监管部门允许券商收取佣金不得超过交易总额的3‰ ,最低按5元标准收取。例如,某一客户开户的佣金率为0.3‰,其交易1万元的佣金为5元,而不是3元,交易2万元则佣金变为6元。这其中交易所规费为0.08‰左右,这就是为什么无论多大的资金与交易量,佣金一般不会低于0.08‰的根本原因;

第二项:印花税,国家税务部门收取的。目前股票执行的是单边1‰的标准,即在卖出股票时收取交易总额的1‰的印花税。由于是国家规定且由税务部门收取的,所以具有强制性、无偿性特点,且标准统一固定;

第三项:过户费,由中国登记结算公司收取。以前只有上海证券交易收取,深圳并不收这项费用。自2015年8月1日起,沪深两市统一按交易金额的十万分之二标准收取;

要计算股票收取多少手续费,必须先知道佣金水平,以现在平均佣金率0.3‰计算。交易十万元的单项佣金费用为30元,双项为60元;印花税在卖出时收取10万*1‰,即100元;过户费按是万分之二,双项收取4元。所以,交易十万元股票要扣60元+100元+4元,合计为164元。其中券商收取约44元,交易所收取约16元,中国登记结算公司收取4元,国家税务局收取100元。


股市的参与者及其目标

关键词:政府;机构;散户

股市里的直接参与者只有机构和散户,但政府是这场游戏的组织者,在对企业和投资者引导时,间接参与到股市游戏中。

三 者在这场游戏中各取所需:政府下的棋最大,有人将这次牛市称为“侠之大者,为国接盘”,政府需要牛市来助其完成产业结构转型、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为“一 带一路”融资、助力国企改革、提升国内消费等问题,最终实现经济回暖,并实现新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机构和散户目的就比较单纯:赚钱。但机构相比散户更专 业,时间更充沛,消息更灵通。

那么,散户应该怎么玩

关键词:闲置资金;莫贪心;多元投资

可能有人问,既然股市里不能都是赢家,那为什么要参与呢?股市有风险,财富险中求,但要注意控制风险,一次牛市就是一次新的财富分配。虽然说股市是一个零和游戏,但也要记住一点,那就是政府在印钞票。为啥之前4万亿投资时候中国的富豪突然多了那么多,答案就在这里。

那如何控制风险呢?第一,投资股市的资金一定要是闲置资金,属于沉睡在存款账户上的钱,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开支;第二,股市投资莫贪心,要像止损一样学会止利,见好就收;第三,散户与机构投资的差距还很大,所以可以拿出一定资金配置基金等产品,交给专业人士,学会配置理财。

识 别市场趋势对我们的操作有什么指导意义?能够指导我们所建仓位的方向和大小!与大趋势方向一致的头寸,相对容易获利,头寸可大一些,持有的时间也可稍长一 些,而与大趋势方向不一致的头寸,量就应小一些,持有的时间也就应短一些,甚至,有时尽管预期到市场的某种逆势波动,也可放弃,因为,在投机市场上,一旦 逆势操作又不及时改正的话,后果就不堪设想,就如鱼儿,水肥草丰的时候出去寻食,容易达到目的,不容易觅食而又有所饥饿的时节乱动,就容易被老练的钓鱼人 用甘美的饵诱捕

股谚云:“看大势者赚大钱”,先哲说:“取智不如取势”,更有古训“识时务者为俊杰”,是啊,皓月当空,哪里不可以自在地飞 翔呢,可是飞蛾却偏偏要扑向夜烛;由于不了解大的环境,由于认识的局限,很多事情在别人看来是钻牛角尖,却也有人乐此不疲,很多事情在以后看来是可笑和荒 唐的,可当时却毫无顾忌;对于市场交易,我们更不要以一时的得失而定结局,更不要以为单凭自己一求成之心就能成事,更要善于等待时机,更要善于识别和顺应 市场大趋势,就如人生,交易也只是一个过程,并没有终极的结果……

机会是宝贵的,但在投机市场上,我见到过太多的人,为了把握市场的每个可能“机会”以走捷径,不顾市场的大趋势,实际上却走了更远、更长、更艰险的路。

“七亏二平一盈”当属中国股民的真实写照。然而,在实际中,却有超过九成的股民处于亏损的状态。或许,可以认为,在中国股市里,多数股民却没有在股市中赚到钱,而真正赚钱的,仅仅是很少的一部分。

鉴于中国股民普遍亏损的原因,实际上可以存在很多种解释。但是,纵观二十余年的市场表现,实际上这几种原因更是加大了普遍股民的操作难度,甚至令更多的股民陷入了长期亏损的状态。

其一、市场信息的严重不对称性。

对 于一个成熟的股票市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致命的,同时这也往往会给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沉重性的冲击。不过,在A股市场中,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往往体 现在大资金大机构与普通散户之间。显然,针对前者,基本属于先知先觉的投资群体。至于后者,则基本属于后知后觉的投资群体。对此,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 下,当股价出现迅猛拉升之后,此时后知后觉的投资者才匆匆入场。如此一来,其最终造成的结果,也将会让后知后觉者的持股市值不断缩水,而先知先觉者的持股 市值却不断攀升。

从本质上看,股市本身并不会创造财富,而是实现财富的再次分配。至此,当某一方的持股市值出现大幅缩水之际,实际上也意味 着另一方的持股市值开始膨胀。但是,在此过程中,拥有信息优势、资金优势的先知先觉者往往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这也是普遍散户,也就是后知后觉者普遍亏损的 主要原因之一。

其二、市场制度不对称性。

谈及市场交易制度,我们不得不提到期现市场中的 期现不对称的交易制度。显然,凭借偏高的准入门槛,往往为普遍的机构投资者创造了极佳的风险对冲渠道。至此,即使市场遭遇到非理性的下跌行情,大资金大机 构往往能够借助一些风险对冲渠道实现降低自身持股风险的目的,甚至还可以借助交易制度的不对称性,趁机反手做空,大捞一笔。相反,对于普遍散户而言,因其 资金量偏低,基本无法达到相关的准入门槛。至此,在实际操作中,他们往往只能通过单向做多来实现盈利。然而,当市场遭遇到非理性的下跌行情时,普通散户只 能做的,往往就是设置好止损点,并按照原定计划止损出局。但是,若市场处于极度非理性状态,而股价的接连暴跌,更是让普通散户无所适从。

由此可见,在A股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市场交易制度的不对称性,无疑给普通散户带来了操作上的困难。显然,缺乏风险对冲工具以及相关的风险对冲渠道,让散户们的操作风险也在不断提升。


中国股市的水到底有多深

很多股民进行股票交易,却不了解中国股市的本质是什么,它在国家层面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今天跟大家说一下我对中国股市的一下看法。

我们都知道,股市里本身也不生产钱,为什么要进行二级市场交易?这个市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这就需要了解中国股市的本质,才能回答这个问题。

中国股市的本质,我认为它是管理者的一个“工具”而已,这个“工具”的作用就是“融资”,这个是国家有利益的事。

这一点可能比较难于理解,试想,股市在开起来之前,中国企业的融资大部分通过银行放贷而来,这些贷款不非都没有风险,如果企业经营不善,不然存在坏账,这些坏账谁来买单呢?肯定是银行了,但是中国的银行又是谁的呢?是中国国家政府的,那么政府就倒霉了。因为我把钱存在你的银行,因为你银行经营不善,出现大量坏账,我的存款你不能不还啊,利息可能我不要了,但本金你总得给我吧。那么就给国家造成很的压力。那么为了还这笔,国家也没有钱,那怎么办?印钞票,又会引起通胀,大家都很烦劳。

股市开起来之后,国家最想的是所有企业都在股市融资,企业倒掉了,那就倒掉了,和国家没有关系,是你自己去买这些企业的股票的,和我无关。本质上说和国家肯定是有关系的,只是说这个关系比较隐蔽,相当于把企业的经营风险向全社会销售了,而且通常买股票的人都是有些闲钱的人,就算是亏死了顶多也就是几个人去闹一闹,或者去上吊,不会全社会地动荡。

另外,国家可以源源不断从股市收税,融资给企业,企业扩大了,多交税,是一个正循环,何乐而不为呢。

国家股市本来是一个投资的场所,通过股市收集民众投资的资金用来帮助企业提高企业的素质、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和作开拓经营等等来促进社会经济,投资人基本只需要承担企业经营失败的风险,一般地,这种投资虽然比起存款银行有风险,但企业总体是盈利的,企业的红利回报远超过银行利息,这样来实现投资者和企业的共赢,因此这是各市场经济国家人民普遍的投资方式。

但是,如果这些上市企业剥夺了投资者的股东权利,连红利也不分或象征性分一点给投资者,投资者就已经是遭遇了风险,这是制度造成的损失,投资者被剥夺的权利首先是被剥夺了应有的投资经营获利权,投资者基本上失去了投资回报的财产,老板们拿了投资者的钱做生意亏了是投资者倒霉,但赚了钱时不顾信用而赖帐,他们可以将这笔帐拖延数百年后才兑现,可以拖延到永远,可以等这个企业破产清盘时才去兑现,把帐赖掉的手段是多不胜数的,公司赚了钱还是投资者倒霉,这本质上已经不是投资,是被骗了,买了的股票结果是变成买了赌博用的筹码了,因为只剩下股票在股市的浮沉中来碰运气,即只有去赌博一条路。

但是对赌本来还应该有个公平的规则的,然而这个股市赌场却正如吴敬琏先生所说的:有的人能够看到股民的牌,股民们却看不到对方的牌,那么这样连赌也不是了,完全是骗,而中国大陆股市正是这样的一个“股市”,所以说大陆股市是一个庞氏骗局。


投机理论认为,买入股票目的就是要寻找机会卖出,而不是去淮备持有,应该做永远的空头,要研判的重点在于对大盘活跃程度的分析、大盘短期基本安全度分析、个股和板块活跃度与机会概率分析。捕捉机会的能力决定了投资者的最终成败。

操作要领是首先要学会止损,敢于止损,善于止损;其次要学会追涨,敢于追涨,善于追涨。概括起来就是“逐强弃弱,追涨杀跌”。 发现错误时尽早投降,降低损失;赢要适可而止,不承担长期风险,成败在于胜算概率,只要胜算概率高,最终积小利而获大利。

当看中一只股票后,在买进前应该首先考虑一旦出现失误,在正常情况下止损后的损失是多少,这个损失是否是能够承受的。才可以考虑进场交易。 为什么一般要将亏损额限制在4%以内?这主要出于稳健的做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人可以稳赚不赔,出现错误在所难免,实际运作过程中保持40%的成功率都十分不易,而有时当市场不利于的情况下,就更容易接连出错,在操作过程中必须要给自己留下一个空间,连续的三四次的亏损也不能伤及我们的筋骨,保住实力,这是至关重要的。永远不要寄希望不会亏损,而要在预期盈利前先有承受亏损的淮备。

做好心理淮备买入之后,就要有另一个淮备,一旦失误坚决止损。 一位成功的基金经理说过:“止损就是新生的代名词”。正确的止损点,应建立在客观公正的对市场评判的基础上。当股价下跌到了某一个程度之后,你对后市的看法被证明是错误的,因此选择设置止损位的最佳位置,应该是股价最新出现的支撑位。因为在大多数时候,支撑一旦被跌破股价就很难再上涨。运用止损并不是每次都正确,有时机构的刻意打压,会使在很低的价位被扫地出局,随后股价立即大幅上扬,卖出的价位正好就是最低点。即使任何时候出现错误,损失都是可以被接受的,但是一旦成功,就可以创造卓越的利润。这些利润加之平时稳健的操作,很容易超越大众的业绩出类拔萃。不争一时的输赢,但是一旦机会来临就可以稳稳地将它抓住。寻找突破性的利润被很多人认为就是承担极大的风险。事实绝非如此,的确较平时更积极的投入,但是真正的投入,是在第一笔投入资金获利之后,本金有了绝对的保证,才有再次的投入。如果你要保持极佳的增长率,就一定要在某些稳定的机会中赚取异常可观的利润,这就是成功出众人的奥秘。承担风险无可指责,这是有风使尽帆的道理。究竟是孤注一掷,还是有风使尽帆的最大限度承担风险,就是看一旦失误造成的亏损是否可以承受。冒险家狂放不骂,但实际上是最谨小慎微的人,必须保证参与游戏的资格。任何时候任何投资,即使再小也要谨慎小心,带着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慎重地对待每一次投资。

短线操作易流为频繁的随意操作,成功率最不高。如有淮备的短线交易目标就不等同于随意操作,成功率最高。成功率的高低取决于盘后的淮备程度,用功时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 午间收盘前拉高的个股,开盘后价格易成为当日盘中高点,这是近来最多发生,可能和机构做盘手法有关,所以午盘交易尽量少做。

如早盘进场的是前一天做好功课,选好几支面临突破的蓄势充分的,早盘量比明显放大成交均匀的就是目标,还有种是大盘成交活跃的情况下早盘选好量比和涨幅第一的,成交均匀的,形态不错的第一时间进场。这两种做法都是当天涨幅,能涨多少就是多少了,跌了也不能扛着,第二天开盘分时高点就卖掉,主要是以资金的有效流动来提高运作效率,下午要买的是前一天本来没什么淮备,上午突然变盘了,中午选好股票,下午一开盘介入,做的是下午的涨幅,这就涉及到对大盘的判断了。收盘前10分钟做的是价格惯性。

趋势分析在个股中要有2亿以上的大盘股才能发挥优势,才能看到趋势的真正魅力。一只大盘股不可能或者极少从下降趋势立即转为上升趋势,而是要经历一段横向的趋势,有些股票走的会比较强,底部不断抬高,只能说是有向上运行趋势的趋势。 上升趋势一旦形成,是无法阻挡其上行的。 那么,如何判断一只股票进入上升趋势及其操作呢?那就是成交量。虽然说股价在横向趋势中对成交量放出要求不是很高,但是股价从横向到向上运行中一定要有成交的放出且是连续的。如果放量但未突破横向趋势运行的箱体,那么只能说是有向上趋势的趋势,此时若买入的话,等到股价接近或到达箱顶时要小心或可先抛出观望,若能成功突破可再次进场,此时要坚定持股信心。不可随便抛出股票,除非大盘恶化或该股连续放量下跌。操作时也要注意波段,还有就是横向整理时底部抬高的。处于向上趋势的趋势之中,此时只要一放量收中阳即可满仓介入。


中国股市主要功能是融资,生血能力却很差,近似赌局。

大部分公司质地都不行,没有强大的选股能力就跟着大盘操作吧。同时也该想想,十赌九输,自己的水平阅历经验是否适合操心操力的在这个市场折腾。

炒股是极少数人胜出的财富游戏,如果想胜出,自己不学习不研究单靠别人那里的来的消息去操作,那最后一定很惨。

股市最大的作用本是引导资源进入最优企业,从而为民众创造最大价值,但在此地却成为少数人用海市蜃楼换取民众的血汗场所。

交易不同于平常工作,其既有胜败又含盈亏,所以最易挑动人的贪婪恐惧,衍生出彷徨狂妄自大愤怒消沉各种情绪,对人的心性即是挑战,也是磨炼。

人作为脑神经最发达的动物,自生的神经网络本身就带有深度计算功能,看盘过5年的人大概都可以感知目前所处是高位低位,市场情绪如何,未来的风险收益比。

就如同业余篮球高手,随不精通数学,但可以远距离投篮入框。但往往是心态波动影响了潜意识的判断,犹豫彷徨,患得患失都是因为贪婪恐惧在心中的放大。

交易虽然只有买卖两个动作,但却变化无穷。入手点决定持仓心态,每次出手前都要自查内心,是否心静淡然。

人的贪婪永无止境,这在一段上涨的末期尤为明显,获利50%翻倍都不够,心态膨胀,幻想一年几倍几十倍,即使心有感应风险却不顾,最终往往容易高位诱惑而入,转而套牢,漫长熊途中浪费时间亏损心态。

交易看似机会繁多,顺境时财源滚滚,但其实其中暗藏各种陷阱,由盈转亏只是瞬间之事。所以预设盈利预期很为关键,如每年主做春季行情,盈利20%-30%就达标,剩下的只是锦上添花,那么获取基本收益后便会心态淡然,心有风险感应时就会多做观望或是闭盘不看。知足常乐者往往事半功倍,好高骛远则易欲速不达,劳心劳力。

交易的复盘其实更多在于自省,对自身心态的察觉和调整,入手点决定持仓心态,切记。

很多人不知道顺势而为,总寄希望于人,股市有涨有跌,不学习的话最好不要进这个赌场 。

一波上涨一波新,每次看到高位的大换手,就看见了一次巨大的财富转移。

新手炒股买时盲目,有时可能几分钟就下单买入,然后心随股动,套牢后各种情绪翻涌,最后可能在跌至底部时实在承受不住内心的波动而砍在最低位。最开始的精力涣散,导致了精力都消耗在了后期的套牢。

投机投资,都应该先定大势,预计有大机会时,研行业,选个股,然后凝神等待最佳的出击时刻,的确有如猛兽捕猎。一击必杀,则能保证浮盈在手,后期便可心态淡然了,出手时心态也悠然。

股市最大的两个误区,就是踏空,套牢,忘掉这两个词,基本上水平就能提高一个段位。股票界从没有这两个词汇,因为还在用这两个词的人基本上都被市场消灭了。

心有踏空之人,明知风险却左右摇摆,心不静出手就败了一半。市场永动不息,机会永远存在,抓住确定性的机会,才能稳步增长,实现复利。

套牢,其实是对已有损失的一种心理回避,当下的市值才是真正的结果,接受错误接受当下的结果,心静才能清明,才能明晰后面的对策。


凡是受过交易专业训练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要想在这个市场上生存,资金管理是否科学比判断行情是否正确更为重要。

我个人认为,以10万元左右的资金说,操作现有几个品种,在资金的使用上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满仓,每次下单量都不应超过总资金的1/3,一般情况下总持仓比例不应超过总资金的50%。

股票交易的盈亏数额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每次交易的盈亏幅度即获利或亏损的点数;二是每次交易的单量。

举例来说:如果你拿100万的资金来操作,假设每年无论赢亏都是50%,一年盈利一年亏损轮流出现,那么几年以后会是什么结果呢?

第一年盈利50%,资金量达到150万;第二年亏损50%,剩下75万;第三年再盈利50%,达到112.5万元;第四年仍亏损50%,就只剩下56.25万元了,要不了几个来回就迅速亏到肉里骨头里了。

如果每年盈亏率提高到100%,100万资金第一年获利100%赚到200万,第二年亏损100%,就赔光光了。这说明在股市上赔钱比赚钱要容易,所以你必须做到看对行情赚钱时的仓位要比看错行情亏损时的仓位重才能做到最终是盈利的。

所以才流传这样一句话——“炒股的人要有狼心兔子腿”,看对行情赚钱时要狠,看错行情赔钱时要跑得快。

中国有句古话——“赚钱不吃力,吃力不赚钱”。这在股市上同样适用,赚大钱的人是坐着赚来的,不是用脑子想着赚来的,而既会思考又能坐住的人实在太少了。

在实战操盘中,我们总是在超卖或超买时先把获利的单子平出来看看,等反弹或回调时再补回,但是多数人都一再地犯同样的错误,就是反弹起来(或回调下来)时我们总觉得没有反到位,结果在犹豫中价格又回到了我们仓价位以下,这时你便不愿在这个价位补回,等到价格一跌再跌,你最终忍不住大胆地重仓介入时,行情往往已经到底或到顶了。

所以,我一直追求坐着赚钱的境界而不是跑着赚钱,但真要达到这一境界实在太不容易了。

股市需要冷静而不是犹豫,需要谨慎而不是恐惧,果断而不是盲动,大胆而不是贪婪。若能做到手中有股,心中无股,手中无股,心中有股,悟性基本上就到了七八分。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最主要是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要总是受胜负心、得失心的影响,未战先已输给了自己。

只有懂得股市内在规律、头脑冷静的少数人,不盲从市场的孤独者,才能最终获得盈利。只要比别人多一分冷静,便能在股市中脱颖而出。

拥有一定的实战经历和看盘经验及丰富的证券知识,才会拥有好的心态。在涨跌不定的市场中,要永远保持平和的心态,平和地对待股市中的涨涨跌跌,就不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赚自己能赚的钱,做自己能做的事。

心平,才能平和地对待市场的浮躁;心静,才能冷静地认识到纷纷扰扰表象背后的本质。盈,不为所骄;亏,亦能吸取教训。真正平静地对待一切之后,投资观甚至世界观都能得到升华。平静中积蓄的是一种力量,是不断奔向成功的力量。为了更好地适应交易,更好地完善个性,要逐渐地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心理特点,学会对心理的调节能力、自我调节方法,随时调整情绪、思维、意志等心理。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心态与和善的性格必定会使你在股市上有所收获。

每天实盘解析盘中的个股操作机会和板块异动,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壹景财经(zm-1938233775),订阅多年实战解套经验、更多牛股策略以及获取更多庄家主力战法的盈利模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1269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