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看古代战争的影视作品的时,两军对阵,统帅一声令下,第一排士兵开始带头冲锋!那么,第一排士兵难道不怕当炮灰,不会逃跑吗?
那我们就从以下几点分析一下:
第一、有监军督战
古代两军打仗,每一仗都关系到国事命运,不容有失,所以军法是极其严苛的。士兵在前排冲锋时,每阵后排都有监军在督战,临阵逃脱或故意减速,都有可能会当场掉脑袋!冲过去的话,誓死一搏或许打赢了,那就算是捡了一条命,不冲的话一定会死!假如士兵从战场上逃跑,一旦被查到肯定也是死,情节严重的话家人也会受到牵连,得不偿失!如果冲锋陷阵死在战场上,家属也能领抚恤金,当然也有一些人是抱了必死之心,一往无前,报效朝廷!
第二、可立战功,改变命运
人是有侥幸心理的,从军前都不会想到自己会死,假如冲在前面有可能抢头功!古代打仗都有专门的军功薄,比如秦朝,按人头算,杀的越多,赏钱越多,而且会加官进爵,奴隶脱藉、罪犯免罪、甚至家人免除赋税、劳役都可以通过敌军人头换算。当年刘邦下令得项羽尸首者,可封侯!士兵们拼了命的往前冲,最后抢到尸首的五人全部封侯!第一排士兵,更容易接近敌军,立功的机会也更多!所以他们也会玩命往前冲,另外,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是只是说说而已,一个人获得军功,受封官职,亲人和后代的生活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所以他们不仅是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用战功来改变命运。
第三、国仇家恨,誓死抗战杀敌
古代没有现在人口这么多,三国时期的蜀国才90万人口,还要从中训练30-40万的士兵,相当于两三户一兵,如果一个士兵战死沙场,他的家人势必拼命,为父亲、为儿子、为兄弟、这种血海深仇,死了都要报。
尤其是五胡乱华期间,多少汉人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妻女被羯族、鲜卑掳走,饿则烹食,惨不忍睹,所以当游击将军冉闵振臂一呼,所有的汉族青年一呼百应,为死去家人复仇,为被掳走的妻儿报仇;这是人类底层最原始的力量,也是最凶猛的力量,势不可挡!中华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古代士兵中有很多精忠报国的青年子弟,家国天下,虽九死其犹未悔!
第四、第一排士兵不见得就很危险
大家看过古代战争片的都有这么个场景,“把敌人放进来再打”,古代的条件有限,不可能像现在似的拿枪直接射杀,他们不管用弓弩射还是用意大利炮轰,都会往敌军的中间部位瞄准射击,这样反而第一排更安全!
古代战争中,冲在最前面的士兵都是箭靶子、炮灰,九死一生,这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常识性错误,在战场上敢于主动发起冲锋的,就是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最先冲进敌军阵地的先锋,可以攫取最大的战果,自身的伤亡的比率和对手相比微不足道,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您喜欢小编文章的话,请关注收藏,每日更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103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