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为何有人带娃轻松,有人带娃“操碎心”?别让自己的爱耽误了孩子

为何有人带娃轻松,有人带娃“操碎心”?别让自己的爱耽误了孩子

“本文由雪莉妈妈原创,欢迎大家分享“”

同样都是带娃,楼上的邻居可比我嫂子轻松多了,平时见邻居带孩子出门都是轻松愉悦的状态。而我嫂子带孩子出门经常筋疲力尽,丝毫看不出来是休假放松的样子。

邻居家的孩子今年五岁跟侄子算是同龄人。嫂子不止一次抱怨带孩子太累,都快要上学了,有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还不知道,甚至穿衣服还能穿反。

她说带孩子出门是最头疼的事,不仅要安排行程查路线还要照顾孩子的状态,一会鞋带开了不知道系,一会喝完的水瓶又忘了拧,时长手忙脚乱。

我一直都说“孩子嘛,多教他就好了。”后来当我见到邻居家的小孩儿时,我发现教育是一方面,而培养习惯则是另外一会事了

邻居大姐家的孩子从来没有侄子这样的状况,我看他鞋带开了会自己系,出门还可以自己背包。

对邻居孩子的表现我也很惊讶,为什么都是同龄的孩子,侄子怎么就让家长操碎了心?邻居对我说:“说教,是一方面,让他实际操作并且养成习惯这才是教育的本质。

”我突然明白这大概就是嫂子带娃越带越累,而邻居则毫无压力的原因吧。

代劳孩子的一切,等于培养“妈宝”

代劳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看孩子做的不好,或者觉得孩子做的慢,家长性急就抢过来帮孩子做好,另一种则是,认为孩子肯定做不了,所以直接帮孩子做完。

这两种方式都是在慢慢的“摧毁”你的孩子,当孩子刚开始尝试的时候,你就用行为否定了他。

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我做做样子就可以,反正我也做不好,妈妈会帮我做好的。”这样的孩子总是抱有投机取巧的心理,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形成了不愿脚踏实地的陋习。

如果家长不把菜夹到他的碗里,他就永远不去盘子里夹菜。这样孩子即便长大了也会成为一名“巨婴”。

过于依赖家长,不会照顾别人,也不去在意别人的感受。曾经有一则新闻,考上名校的学生竟然连鸡蛋不会剥,即便学习很好但是没有生活自理能力也不能算是成功的。

经常有的家长一边抱怨一边帮孩子做好他本来应该会的事,家长认为不必反复的教,他看的多了自然就会了。

可事实证明这是错误的观点,相反,长时间替孩子代劳,只会让孩子放弃自我成长,永远长不大,所以父母会越来越累。

为了孩子更独立,坏习惯不能留

孩子会发现为了省时省力,爸爸妈妈的代劳可以满足这个需求,从而也丧失了自己不愿意尝试做一些事情的能力。

父母不愿意给孩子一点学习的时间,反而成了孩子们恶习养成的机会,结果往往会恶性循环。

父母越唠叨孩子越懒,因为没有尝试学习也没有积累经验,孩子无法独立完成一些琐事,尽管完成了一些事情得不到父母的满意答复还要饱受批评,所以孩子遇事更愿意逃避和沮丧。

当父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往往要比平常家长付出更多的时间帮孩子改正。

恶习不改掉对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未来成长的道路很长,家长的包办只会让孩子丧失独立学习的能力。

导致孩子无法适应社会,遇事逃避、依赖、推卸责任,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无法做到自食其力。

及时制止恶习从父母开始,拒绝包办,勿以恶小而为之。当父母不忍心又想插手的时候可以想一想《欢乐颂》樊胜美的哥哥,《都挺好》苏家的老二。

也许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跳出自己家的环境,去看别人的处境会看的更清晰。不想让孩子成为角色中的样子那就抓紧时机及时教育。

扭转局面做到以下几点,你也可以做回潇洒的父母

1)注意时间地点

在人多的时候,公共场所,在外人面前,家长不要批评孩子。如果当中教育还会影响到孩子的自尊心。

只需要安静的把孩子带走,回到家里在进行教育,如果批评的时间不合时宜容易适得其反。

在时间比较充足的下午或者晚上可以给孩子进行培训,因为这段时间比较安静,没有时间压力,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指导孩子。

无论孩子做的好坏家长都不要发脾气,让孩子在尝试的过程中学习,培养兴趣最重要。

2)找到孩子喜欢的方式

家长可以带孩子以游戏的方法去学习,专门去学习某项技能难免枯燥,还会丧失兴趣。枯燥无味的话孩子更会有抵触的心理,产生厌烦的情绪甚至还会叛逆

或者可以跟孩子以比赛的方式学习生活技能。比如父母跟孩子一起比看谁穿衣服快,比系鞋带的速度等。

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刺激他独立完成这些生活小技能,如果孩子不会就让他多看,然后多做,一定要给孩子充足的时间,适当的给孩子一些鼓励。

3)放平心态,追求质量不要速度

有的孩子也是因为父母太过急躁所以不敢操作,家长们要想放手让孩子有独立的性格就要给他们时间,有的宝宝动手能力不强也要给予宽容。

父母除了耐心以外也要控制住自己,忍住想要帮他们的手,每项技能都要反复练习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父母不要急于一时而放弃了培养好习惯的机会,当孩子从笨拙到灵活自如的时候,不仅家长会获得喜悦孩子也会有成就感。

其实当我们抱怨孩子做的不够好的时候,家长也该扪心自问以下,自己有没有做到。

聪明的家长也会经常进行自我反思,教育孩子之前检点自身问题,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跟孩子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一起进步,一起学习。

4)经常鼓励孩子,这会让他进步更快

当孩子没有做好一件事的时候不要抱怨和责怪他,给他一个重新尝试的机会,并且要常说“你再试一次,一定会成功的!”

给孩子信心让他有勇气有动力重新做下去,而不是受到打击的半途而废。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见到一点成效的时候,要及时的给予信心。

父母也要表示认可比如:“宝宝以前从来不可能独立完场的事情,现在宝宝可以做的这么棒啦,你一定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你是妈妈的骄傲!”。

肯定孩子的努力,让他知道凡事只要努力就可以达成心愿。

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进行不下去时,家长也要忍住不要出手帮忙,可以在心理方面对孩子进行专门的训练,让孩子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

包括孩子遇到不愉快的事情的时候,也可以告诉孩子如何积极面对。

养成好习惯就要坚持下去

当孩子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并且通过努力已经改正之后,父母们就不要“提旧账”了,告诉孩子:“你可以改掉身上的缺点就已经很不容易啦,妈妈相信宝宝可以继续保持下去。”

摒弃掉了坏习惯不代表可以放松警惕,然而好习惯的保持还是需要父母们监督的

我们经常命令孩子,但是当孩子做错的时候又没有教他正确的做法,反而是一味的指责,孩子不仅情绪低落,还会产生抵触的心理。

所以家长朋友们,不如把批评变成培训,教会孩子正确的独立应对问题的方式,并且加以鼓励,相信每一个小朋友都会成为可以独立思考的好孩子,拒绝“代劳”,拒绝“妈宝”!


我是雪莉妈妈,是一名全职宝妈。宝妈们的烦恼我感同身受,欢迎大家私信给我,分享你的故事,交流育儿经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9448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