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哇,你家进贼了啊!"前脚刚踏进闺蜜小美的家,我就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大跳。沙发上、地板上、桌子椅子上扔满了各种各样的玩具、衣服,混乱不堪。闺蜜依旧低着头,边收拾边抱怨:"唉,这些都是小宝的杰作。
总是胡乱地扔东西。你看着吧,不过多久家里又会乱,这次一定要好好收拾收拾他!"小美话语刚落,小宝从儿童房跑出来。手里又抱了一大堆玩具,又开始随处乱扔。得,肯定要有一场大战要爆发了!眼看着闺蜜的情绪即将到达爆发点,为了不让我心爱的小宝挨骂,我赶紧把小宝赶回房间里了。
孩子们爱扔东西,搞得家里乱糟糟的。很多家长都束手无策。其实好好地引导孩子们,这些也可以利于孩子成长。
宝宝为什么爱扔东西?
1.孩子们拥有空间敏感期
孩子们在六岁之前通常有一段时期的空间敏感期。在这期间,他们会通过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对于他们新奇的世界。他们的言语表达能力还不够,所以他们就会用抓东西、扔东西去表达自己对这个空间的认知,
2. 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
大多数家长都忍不了家里变得乱糟糟。所以当孩子们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的时候,家长们就会默默地收拾。孩子们扔一个东西,家长们捡一个东西。这样一来,孩子们会感觉到受到注意了,就会不断地扔东西,目的就是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
家长们在孩子乱扔东西时,经常进入的"教育误区"
1.严厉的责骂,甚至惩罚
当结束了一天疲惫的工作,回到家里,看到小孩把家里搞得乱糟糟。很多大人们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大声地去吼孩子,责骂他们将家里变得不干净。有时候甚至还会去打孩子。这样一来,孩子们与家长的关系就会变得疏远起来。
3. 把所有孩子触手可及的东西都收起来
很多家长为了方便收拾,也为了阻止孩子再去乱扔东西。就把家里所有孩子可以拿到的东西都收起来。让孩子们没有东西可以扔,只能乖乖地坐着。这样间接地损害了孩子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与想象力。
好好引导孩子,乱扔东西也能让孩子更好成长
1.孩子们的思考辨别能力得到提升
孩子们喜欢扔东西是较为正常的现象。他们一般看到什么就会抓起来,扔出去。但是那些经过爸爸妈妈引导的孩子们,他们会选择一些可以扔的东西进行投掷。
孩子们在父母的引导下,会对家里的物品进行一个大概的了解。什么东西是易碎品:酒杯、花瓶、瓷盘子。什么是危险品:打火机、电插头、刀具等。什么东西是安全物:枕头、小皮球等柔软不对人们身体上造成伤害的东西。孩子们通过对家里物品的认知,从而会开始进行辨别思考。
他们会考虑哪些东西扔出去会危及自己的人身安全或他人的安全。所以他们就只会挑那些对于他们来说安全系数较高的物品。这在无形中就锻炼了孩子们的思考辨别能力。
2.孩子们做事情会变得有始有终
孩子们通常扔东西时,扭头一跑,不见人影。父母只能默默地帮他们收拾残局。而那些经过家长们好好引导的孩子,他们就会养成:我现在把这个东西扔掉,但还是要重新整理,把东西放回原位的好习惯。这种由始至终的做法需要父母不断地去引导、灌输思想。
诚然,我们一定要要求一个几岁的小孩去归纳整理好自己的物品是很难的。但是父母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做,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孩子们的做事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扔东西这只是孩子们的日常的一件小事,但却可以培养出孩子们做事情有始有终的习惯。对他们以后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日常生活,都起了一定的影响。以后做事情也会更加的有条理,更不会半途而废。
3.懂得管理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扔东西其实也是小朋友们发泄自己情绪的一种方式。心情好的时候,激动得想扔东西。心情不好的时候,更想扔东西。但经过引导的孩子们,不会因为自己的情绪起伏就去扔东西,相反,他们还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他们扔东西的时候,他们会去思考自己是由于什么情绪要扔东西。如果是因为愤怒,他们通常会在心里默念十秒,如果觉得还很愤怒的话,就会再默念长一些时间。去平息自己的怒火。如果是悲伤,他们会向爸爸妈妈求助,让家长们帮助他们减轻烦恼。
不是每个人都能很好地去控制自己的情绪。这需要家长们的正确引导。孩子们拥有良好的情绪,懂得如何去管理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这样一来,他们以后就不会容易变得喜怒无常,被情绪所控制。
宝宝乱扔东西时,家长应该怎样去教育?
1.制定规矩,什么可以扔,什么不可以
孩子们现在的年龄阶段,辨别能力还比较弱。他们不知道哪些东西可以扔,哪些不可以。他们就是拿到什么就扔什么。拿到一些柔软的衣物没有什么大碍,但是倘若拿到一些玻璃器皿,扔到地上碎成玻璃渣,不仅伤人还会伤害到自己。
这时候,家长们就要教会孩子们去认识家里的物品。告诉他们,哪些是可以扔的,哪些是不可以扔的。当孩子们违反规定,扔了"违禁物品"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对孩子们进行一些惩罚。
2. 启发孩子思考
既然家长们磨破了嘴皮,孩子们还是不肯乖乖听话,继续扔东西。那么家长们也可以转变方法,让孩子们在扔东西的过程中懂得学习。
孩子们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会对事物的前因后果感到十分好奇。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大人经常形容孩子们像一本十万个为什么。
当孩子们在扔皮球的时候,我们可以去询问孩子们为什么皮球掉在地上,还会继续滚动。这样提问会引起孩子们进行思考。如果孩子们还是答不上来,我们就可以让孩子们往皮球的形状去思考。因为皮球是一个球体,没有棱角,当它没有受到一定的阻力时,就会一直不断滚动。
孩子们在扔东西的时候,大脑也在不停地转动。而且孩子也会腾出时间,放在思考问题上,就不会一直地扔东西。
3. 家长要多以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
孩子们扔东西的时候,家长们总是习惯性地过度紧张。大人们越紧张,孩子们就会觉得受到了关注,就会更加频繁地扔东西。
其实家长们只要放松自己的心态,孩子们扔东西是正常现象,要慢慢地去用正面的语言行动去教育孩子。
言语上告诉孩子:玩具要放在桌子上或者地毯上玩,而不是拿来扔的。衣服要放在衣柜,不能随处乱扔。家里的许多物品如果乱扔会伤害到我们自己的身体。行动上告诉孩子:带孩子去空阔、且安全的地方,和他们一起玩球类的东西。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扔东西要在安全不伤害到人的范围里。且像皮球这类东西才可以扔。
有些孩子比较顽固,他不会很快地就去配合家长。家长们也不必动怒,而是要坚决地告诉孩子,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让孩子们感受到你的态度是很坚决的。
我是尼莫妈妈育婴师,也是4岁孩子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和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91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