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父母可能看过很多书或者文章,都知道对宝宝(特别是三岁以上的稍微大一点的孩子)经常大喊大叫其实会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影响(而正面影响基本没有),这些负面影响通常包括:造成孩子自卑和内向的性格、造成孩子脾气暴躁、产生叛逆心理、缺乏安全感、影响与父母的关系等等。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熊孩子”也很正常,可能在家里父母还能耐心的教导处理,但一到公共场所,如何处理孩子的发脾气是却并不是一回事,近来网上也时有报道在飞机上、高铁、商场里的由熊孩子引起的事件。所以如何处理在公共场所孩子出现的不良行为变成了一项挑战任务,而我们的很多年轻父母只会通过大吼大叫来制止,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行为。
从本质上来讲,提高声音本身就是一场失败的“战斗”:它阻止不了不良行为的发生,但最终使每个人都更加沮丧。 然后,随之而来的是内疚感,谁希望这种负疚感呢? 以下一些技巧可以帮助您父母克服这种冲孩子大吼大叫的不良习惯,以及出现了大吼大叫的情况如何来补救。
1、 意识到大吼大叫是无用的
父母都知道自己不会对烦人的朋友或邻居大喊大叫,但是对行为不端的孩子大喊大叫对很多父母来说却变成了“标配”。 很多父母认为,因为所有人都这样做,所以大喊大叫是无害的,而事实并非如此。大吼大叫贬低了孩子,破坏了亲子之间的纽带。父母应该加强对这种无效的和无用的认知。
2、 与其大喊大叫,不如说“停下来”
如果你认为有必要,可以重复说一两遍。随后请抱紧你的孩子,并给他解释他在做的事情是不好的。 根据研究,实际情况是,无论是打屁股或是大喊大叫还是以正常声音说话,蹒跚学步的孩子在同一天重复犯错的可能性大约为80%,几小时内发生概率为50%。 所以从长远来看,父母重复你所需要传递的信息是更好而无害的一种好方法。
3、 吸气,呼气,重复
有时所需要的就是一点点时间就可以冷静下来。比如,晚上就告诉孩子收好所有的玩具并准备上床睡觉,但是当你五分钟后返回时,玩具仍然到处都是。 不要失去耐心,而要转身,闭上眼睛,然后呼吸,做一个“暂停”。在对孩子讲话之前,请深呼吸,冷静地思考一下你要对孩子说的话。如果你怕忘记你要说的和应对方法,可以找记事本记下来。
4、 告知不良行为
我们的孩子都是好孩子,但 有时他们的行为确实会招人讨厌。 父母不会因为第一次尝试骑自行车失败而惩罚自己的孩子,那么为什么学习一种行为要有不同呢?这就是在考虑教孩子时,我们通常会以积极的方式去做,但是孩子行为学习却被排除在外,而且也不知道为何,我们确把惩罚当成我们理所当然的教学工具。这完全是错误的,而且 不必如此,我们完全可以鼓励、支持和引导我们的孩子。
比如,当孩子在玩耍中打到另一个孩子时,很容易大喊大叫去制止。 相反,我们应该专注于解决这一特定错误行为,并趁此机会耐心地教育孩子为啥打人是错误的。
5、 不要大声喊叫,而是要使用坚定但柔和的语气
对孩子产生最大影响的方式实际上是采用坚决而柔和的方式。当父母以镇静而坚定的声音说话时,孩子们必须努力聆听,而孩子们大多数时候都会这样做。说话越冷静,越柔和,父母所说的话就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父母甚至可以尝试用耳语的方式。孩子不仅很可能会更快地明白父母的要求,父母也不必在传达意思时失去耐心大吼大叫。当父母用柔和的语气说话时,父母自己几乎肯定是不会生气的。
6、 找出导致问题的原因
幼儿行为失当的最大原因之一是,他们根本没有学会找到替代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作为父母,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教我们的孩子如何通过情感来确认而不是通过行为来确认自己感情的表达效果。如果你的孩子推了一个刚撞倒他的积木的小朋友,请千万不要大喊大叫“不!不要推!” 相反,你应该解释一下为什么这样做不好:“孩子,我知道你为小朋友状倒你的积木感到生气。生气是可以的,但是当你生气时,你可以告诉小朋友'我很生气' ,但是不要推。”
7、制定规则并遵守
不执行处罚措施会导致孩子对父母进行试探,从而最终导致使父母生气。
“宝贝儿,请关掉电视。” 五分钟后,孩子仍在看电视。 “宝贝儿,我的意思是,请关闭电视,否则你将面壁。” 五分钟后,孩子仍然在看电视。 “宝贝儿,我的意思是……”空的威胁和抱怨对孩子是行不通的,最终他们会认为父母是虚张声势。 而当孩子这样做时,父母很可能会发现自己非常沮丧并开始大吼大叫。其实很容易避免这种情况,就是制定明确的规则,当你告诉后果时,必须要执行。
8、降低期望值
婴儿不能长时间坐在安全椅上,而幼儿只能在商场里走很短一段路。 所以让自己熟悉孩子相应的成长过程并调整自己的行为,比如逛一个小时的超市而不是几个小时,这样会减少抱怨和吼叫的几率。 如果可能,找到在没有孩子拖缠的情况下完成有些压力的工作,比如在网上购买食品杂货,或者在孩子睡觉时(确保安全),你可以快速,高效地购物。
9、赞美(哪是)普通的行为
孩子们喜欢得到父母的关注,甚至有时通过不好的行为。 通常,父母会以表扬孩子的好行为或惩罚他们的不良行为来关注自己的孩子。而有时孩子会选择其中一种。所以当孩子表现不好时,不要理会他们, 例如以抱怨来引起注意。 所以如果你这时对孩子大吼大叫,你仍然给了他们想要的兴趣,因此他们将继续使用负面行为来获得你的反应。这其实是错误的激励, 如果您你赞赏孩子的行为,即使这只是普普通通的行为,但是孩子也会因为这种方式获得你的注意而重复此行为。
10、 建立牢固的亲子纽带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越牢固,纪律就越有用。 在幼儿阶段,孩子都希望与父母亲近。 那么要充分利用它,并使你与孩子关系更加紧密。 这不仅会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而且孩子对父母也会更加尊敬。 即使没有一个孩子是完美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越亲近,孩子捣蛋的几率就越小。
11、换位思考子
有人对你吼叫使你受过伤吗? 答案是肯定的,所以为什么要这么对孩子呢?
当父母对孩子大吼时,父母就有可能损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 考虑一下如果老板对你大吼大叫的话,你可能会感到无比的尴尬和受伤,通常你没有机会完全明白处理老板所说的话因为是以吼叫的方式说出来的。我们的孩子也是如此。 所以你只能在不让他感到羞耻或尴尬的情况下教他什么是可以接受的,什么不可接受的。
12、 使自己平静下来
有时离开一会儿可能会让情势改变。如果你知道会失去耐心,请将婴儿或幼儿放在安全的地方(如,婴儿床),然后离开几分钟。 拉伸并放松一下肌肉,或者数到十来帮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再回到孩子身边。 自己弄个口头禅(如,“他才1岁。他才1岁”),并在每次要大喊大叫前对自己重复几次。你甚至可以在原地慢跑,或做其他动作来释放自己的挫败感。
13、 养成良好的习惯
父母低估了均衡饮食和良好的睡眠时间表对孩子的行为的影响。 你也可以仔细思考一下,导致幼儿捣乱的的两个主要潜在问题是什么?其实是饥饿和疲劳。 休息良好饮食合理的孩子往往出现的行为问题更少。 另一方面,父母的睡眠和饮食习惯越好,就越有可能保持更长时间的冷静,并在对孩子大喊大叫之前克制自己。
14、 明白自己也不完美
孩子整天都会把你推向失去耐心的地步,尽管你试图保持冷静并遵从所有法则,但仍然可能会感到失去耐心。 然后,您的孩子给了你一根小小的导火索,你就爆发了。 一旦你提高声音,现在再也平复不下来了。如果,万一出现这种情况,在你大吼大叫后一定要在冷静下来时与孩子好好交谈。要说明你不是要提高声音,也不是要生气,这非常重要。你还要向他们解释,当他们不听时,就会让你感到非常沮丧,并要求他们做得更好,而且你自己也会做得更好。
育儿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现在现在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尽可能完美来面对未来的挑战,所以大家互勉。
也欢迎大家对在孩子面前如何控制情绪的更好的方法或其他方法,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74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