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有些事不去做就晚了有些人不去珍惜就迟了有些过往不去记录就忘了有些有些多了,人生就过去了
鬼手岩东平洲一行过去已接近1年,本次路线堪称经典,天时(天晴)地利(景美)人和(人少),所以不论如何都要认真对待,好好记录。但说好的作业贴一拖再拖,憋在心里“耿耿于怀”,所以借回家过年之闲暇小做记录,不在乎详细与否,不在乎当时感受,只求心安,给自己一个交代,给未来一个瞎想。
行程安排
此次活动定在2017年5月5-7日(周五晚-周天),周五晚上提前过关到香港涌背营地露营,周六早上早起出发,因为周六黄竹角咀路线接近35-40公里,强度不小,而周天则是非常轻松的东平洲一日游,然后返回深圳。因强度较大,在确认队员时比较谨慎,最终只确认9人,而在周五晚上过关时,阿辉忘记香港通行证过期续签时已晚,不得不放鸽子,而作为伴侣的普通姐也只能陪同退出。
D1(周五晚):期待已久,集合出发
大家在福田口岸过关集合完毕后,先坐地铁到大学站,然后出站与早约定好的糖痴豆汇合,打的前往涌背营地。因前段时间一直下雨,近期才开始晴天,加上此处较为偏僻,所以营地没有其他人,空旷的营地漆黑一片,静的只剩下蛙鸣声和蛐蛐声,真是舒心。考虑到第二天我们要把帐篷和其他物资留在营地,轻装前往鬼手岩,所以大家找了一块远离马路而又相对平坦的空地扎营。大家快快的洗漱完毕后就睡下了,准备明天“一饱眼福”“虐心虐身”的旅程。
D2(周六):虐虐更难忘——暴晒下的黄竹角咀
黃竹角咀位於新界船灣以東,是香港最狹長的岬角極地,人跡杳然。由於其海岸的沉積岩是香港最古老的岩石,而原本水平狀態的岩層更被擠壓至近直立的狀態,因此黃竹角咀與鄰近的赤洲被列為香港地質公園的「赤洲 — 黃竹角咀景區」。在黃竹角咀的海濱盡處,挺立著一尊風化奇石。其狀猶如緊握的拳頭,指節皆可辨,故名「鬼手岩」。
早上天不亮我们就起床了,简单洗漱后煮了面条,以期望能够早点出发,即使如此,出发时也已经七点半了。
原本计划沿马路步行至乌蛟腾村,这个村子也是路线的真正起点,但根据地图,我们过一座小桥抄近道节省了1公里左右,依然回到了既定路线。
刚开始进入山野就会看见青苔与落叶交相辉映,再加上偶尔看见一个不知名村庄,一条小河很自然的衔接其中,河中水清澈的让人“清净”,几条小鱼神游其中,安然自得,总让人不自觉联想到“古色古香”“山野自然”“世外桃源”等情景,而这种状态也是我们玩户外的所钟情和追求的。
行走在这人迹罕至而又清幽的山野小径之中,沁人心脾,神清气爽自不在话下。小伙伴们畅谈过往,用心感受亦对得起这幅画面。虽因雨后有诸多蜘蛛网拦路,路边树根多被野猪等动物刨地啃食之嫌疑,但却与整体画面相得益彰,似乎这才是一副活的山野世界。我们只能用登山杖开路,但密集的蜘蛛网仍然浸染了我们满头。
走了没多久,能够看见C开头的标距柱。是的,在香港有诸多山径,如远足径、家乐径、郊游径、教育径等,不同的路线强度不同、风景各异,作用亦迥异。C开头也是郊游径,而我们走的这条路线的前半程就是船湾郊游径,一般每500米就会有一个。一来让徒步者了解整体距离,另一方面,知道自己具体位置,一旦迷路或出现事故时能够准确说出自己的位置。
大概走了六七公里到了鹿湖峒。这里可以看到有诸多水库组成的一幅山水画,只可惜稍微有些雾气,影响了整体质感。既来之则安之,享受大自然的自然之举亦是户外的一种乐趣与特质。
此时大概11:00,大伙就近找了一块树荫地,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吃点东西。当然也是为了避暑,天气越发的闷热,真是身体与灵魂上的双重“考验”。除了户外必备的干粮——“馒头+榨菜”,配上可乐真是解渴又酸爽,小伙伴们还带了圣女果,不要太幸福哦。
休息的地方就是一个分叉口,右手边是正常去大美督的郊游径,而左手边则是去黄竹角咀的山野小路。由于后面路况不明,所以我们用过午餐就继续出发了。钻过一小段树林,就可以下坡了,刚下坡就看见一头小牛,两眼睁的大大的,一副我的领地不容侵犯的感觉,“摩肩擦踵”,貌似随时做好“捍卫自己领土主权”攻击不明敌方的准备。是的,香港有很多的“野牛”,说是野牛,其实也就是在野外放养的黄牛,看到黄牛过马路车都要给牛让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亦是值得我们大陆学习的地方。也许是因为我穿的红色T恤,小牛确实有攻击我的迹象,我小心翼翼远离它绕过去,而再往下则看到了牛妈妈,真是“温馨幸福的一家人”。
( 本文作者 : 藏木 )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72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