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力是孩子智慧的发源地,是促进孩子潜能发展的源动力,更是孩子卓越发展的根本。家长对孩子过于保护,不让他们探索,担心他们受伤,才是真正伤害孩子的行为。要知道,孩子的每一次尝试,都会有所收获;每一次产生的探索欲望,都是因为遇到了感兴趣的东西。
小晓是一年级的小女孩,她不像其他女孩那样喜欢洋娃娃或蝴蝶结,而是喜欢拆装各种东西。不论是家里的玩具,还是小闹钟、电视遥控器等都被小晓拆过。对于简单的玩具,拆装过后她还能按照原样重新装回去,但是结构复杂的物品,拆完后就安装不上了。
小晓的爱好让家长感到很高兴,他们认为孩子具有探索精神。但同时,他们也十分担忧,拆装各种东西也是在破坏物品。家长希望小晓不要拆家里比较重要的物品,如遥控器、闹钟等,可小晓并没有将家长的话放在心上,只要她在兴头上,想拆什么就拆什么。
小晓生日时,爸爸送给她一台英语点读机。小晓十分高兴,在爸爸的指导下练习使用。开始的那段时间,小晓对点读机感到很好奇,感觉很新鲜,学了不少单词,爸爸感到很开心。但是好景不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小晓还是忍不住拆开了点读机。她找来螺丝刀,抠下电池,打开后盖,拆下了小喇叭及电路板,最后把液晶屏幕也拆了,一部点读机就这样被小晓拆得七零八落……
妈妈看到后,大声呵斥道:“你在干什么!”小晓被吓了一跳,不小心又将电路板上的一根电线扯断了……这下子,点读机完全坏了。
好好的东西,被孩子弄坏,有些家长会很生气,甚至还会骂孩子一顿。孩子吓得胆战心惊,大人气得大喊大叫。其实,孩子之所以喜欢拆装东西,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
孩子喜欢拆装东西仅仅是想弄清楚玩具、小电器等是如何工作的,是如何发出有趣声音的……在拆装的过程中,他们可以了解很多知识。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并不会想到把这些东西拆开后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在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不仅会找到答案,获得知识与快乐,还能锻炼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激发自身内在潜力,这对他们的成长很有意义。对孩子的探索天性,家长要多加引导,让孩子在每次的探索中学习经验、强化自己,而不是将孩子的天性扼杀掉。
研究发现:从两三岁开始,孩子就会喜欢上拆装各种玩具及其他物品,一直到6~12岁还会“劣性”不改。每个孩子都有探索的天性,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及探索的渴望,只不过有些孩子表现得比较明显、强烈,有些孩子表现得不太明显。调查还发现:男孩探索的天性会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一些,而女孩探索的天性则表现得相对“委婉含蓄”一些,尤其是对6~12岁的孩子来说,这种对比更加鲜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67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