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是血液中脂类的统称,主要指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血脂过高,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容易造成脂质在血管内沉淀,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头部出现4种表现,可能高血脂要来了,切莫忽视
表现1:头晕目眩
长期血脂水平偏高,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首先表现为血液浓度的增加,黏性增加。
血液在血管中的循环速度会严重受阻,降低血液的运输效率,浓度过高时由于运输能力的下降,会对氧敏感高的器官造成功能性的影响。
比如大脑,会出现缺氧性头晕,精神疲惫,健忘等情况。
表现2:神经性耳鸣
血脂高的人,由于血液粘稠度较高,会导致血小板聚集性增加,诱发动脉粥样硬化。
而内耳的动脉非常细小,且无侧支循环,一旦动脉硬化,血液流动缓慢,容易引起内耳供血不足,引起内耳微循环灌流障碍。
进而影响内耳的听力,造成双耳对称性高频下降的感音神经性聋,并伴持续性高调耳鸣。
表现3:角膜老年环
如果发现自己突然出现了"角膜老年环"就需要予以重视了。因为这很有可能是血液中的脂类物质沉积于角膜所致。
角膜本身没有血管,其营养主要来自角膜缘的血管网、和眼内的房水,当血液和房水中的血脂含量过高时,就会在角膜内沉积,在其边缘处形成灰白色的环。
老年环反映胆固醇在该处的存积与脑动脉硬化有关,也是血脂高的症状表现。
表现4:眼睑出现黄疣
若发现眼睑处出现深于皮肤色的小肉瘤,可能是脂类代谢出现了问题。
这种表现被称为"黄色素斑",是血脂浓度异常增高,引起的脂质异位沉积造成的,这时,一定要去医院就诊。
3种食物是高血脂的"帮凶",生活中尽量远离
食物1、动物内脏
生活中,很多人有以形补形的观念,尤其是男性,喜欢使用腰子之类的动物内脏来补身体。
但是,这些食物都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会导致体内血脂升高,诱发高血脂,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食物2、饮料
很多高血脂患者,往往会忽视饮料对身体的影响。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分,摄入过多,体内多余的糖分会转化为脂肪,加速高血脂的出现。
而生活中常见的蛋糕,面包,饼干等,都容易造成肥胖,高血糖等疾病的出现,从而促进血脂的升高。
食物3、肉类
临床数据显示,很多高血脂患者都是"吃"出来的,大鱼大肉,暴饮暴食,都是高血脂的诱因。
成人每天肉、鱼、蛋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100-200克左右,食用过多会增加人体的脂肪堆积,加速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出现。
日常降血脂,坚持做好3件事,保护血管健康
1、喝——玲雁菊
高血脂患者必须多喝水。但除了喝水,还可多喝些茶,有助于促进脂质分解、排出。
玲雁菊,是降血脂的能手,它含有丰富的 Anti-Oxidants及植物甾醇。
坚持服用,可使胆固醇降低并转化为胆汁排出,又可增加脂蛋白酶的活性,加速血清中甘油三酯的降解,从而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降低血脂。大家可坚持每天补充,不但可以调节人体的血脂水平,而且对高血压、糖尿病也有调节作用,帮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2、饮食调理
血浆里面的脂质主要是从食物里面来获取的,只要控制好饮食就能够帮助降低血脂水平。
平时尽量增加蛋类、乳制品以及肉食的摄入,以植物油来代替动物油。尽量不要吃一些高胆固醇的食物,比如蛋黄动物的肝脏,奶油以及鱼肝油等。
同时,避免吃太多的甜食、以及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不然容易升高血清中的甘油三酯以及胆固醇。
3、适当的运动
坚持做体育运动不仅能够提高心肺功能,还能改善胰岛素的抵抗以及葡萄糖耐量,帮助减轻体重。
而且,还能降低血清中的甘油三酯以及胆固醇水平,升高了"好胆固醇"的水平。平时运动,要保持适中的运动强度,推荐选择骑行,游泳,跳绳,慢跑或者快步走等有氧运动。
建议:每周进行3-5次的有氧运动,每次坚持20分钟左右,以不感到劳累为宜。
诊断血脂是否过高,主要是通过血液检查,常见的血脂检查指标有4项:
(1)总胆固醇
(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4)甘油三酯
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又被称为"坏胆固醇",它可渗入动脉血管壁中,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引发多种血管疾病。
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称为"好胆固醇",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能减少冠状动脉心脏病的风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65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