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雪妈育儿原创作品。
孩子在小的时候都会有偷钱的经历,这让父母也很苦恼。但在父母的眼中自己家的孩子一般是不会去“偷”家里钱的。
与其说孩子“偷”了家里的钱,倒不如说是成年世界定义下的偷。在孩子心中认为,只是悄悄拿了他自己知道放钱的地方,家长并没有教育孩子在拿钱的时候是否需要进行家长的允许。
孩子会因为什么“偷钱”?
1.孩子需要钱来满足
一般孩子在6岁以上的时候,就已经享受到了金钱方面带来的满足,知道钱可以买来自己想要的东西,越是需要,越会想要得到金钱。
2.家长没有顾忌孩子物质上的需求
许多家长并没有给孩子过多的零花钱,而总把孩子自己的零花钱握在家长的手中,所谓的说着替孩子攒着,其实就是变相的不想让孩子乱花钱。
孩子在该有零花钱的阶段中,并没有自己随意支配,同样也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3.家长没教育过孩子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并没有真正的教育过孩子“物权”观念。孩子根本分不清什么是“你我他”的概念。家长可以在家的时候给孩子讲哪些东西是爸爸的而哪些东西是妈妈的,树立孩子正确的“物权”观念。
发现孩子“偷钱”父母应该怎样做?
- 当众不指责孩子
父母如果发现孩子有偷窃行为的时候,不应该以打骂或者命令孩子的行为,让孩子认错。其实这都是在羞辱孩子的自尊,让孩子对大人失去信任。也不要反复提起孩子偷窃的事,这是最为伤害孩子内心的,家长要学会尊重并且信任孩子。
- 告诉孩子问题的严重性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不应该偷钱,更不要有“不择手段”的想法。应该让孩子明白,解决问题的时候要用合理的方式,而不是急于求成的达成自己的目的。
- 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
孩子之所以会偷钱都是因为自己花钱的欲望没有达到一定的满足,父母应该重新审视孩子的零花钱是否够花,是不是对自己的孩子太过苛刻。
过度的“穷养”对孩子未来的发展也是没有好处的,应当告诉孩子正确的消费观进行理性消费。
如果孩子认为家里的钱是可以自己随便花的,父母只要不发现就不会生气的话。那就要直接告诉孩子这钱是父母的,拿钱的时候是需要经过父母允许的,不能随便拿。
- 让孩子认识错误
家长还需要告诉孩子错了就要主动承认,自己想要什么东西时是要学会利用正确的途径。
可以采用让孩子写书面检查来让孩子进行自我反思,也可以让孩子适当的参加一些家庭劳动,来锻炼孩子。
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及家庭的自身经济条件,适当的给孩子一点零花钱。可以采取按天给或者按月给的方式,这样也可以锻炼孩子对于金钱方面的管理。
家长应该保持冷静,与孩子进行好好地谈话,正真去了解孩子偷钱的原因,根据犯错的原因再进行处理。不要因为家长自己的冲动而动手打骂孩子,反而会毁了孩子的未来。
关注@雪妈育儿,学习最先进的育儿方法,了解最新鲜的育儿资讯,陪伴孩子健康成长,是您科学育儿的好帮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45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