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朗姐育儿说(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提到自私自利的人,人们的态度多半会怎样?厌恶还是喜欢?我想绝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前者。没错,一个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其人际关系必然会受到影响,其事业发展也会受到阻隔。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却恰恰是这种人,在斥责这些孩子的不当行为之前,我们更应该去反思一下家长在其中又起到哪些推波助澜的影响。不知你了解过投射效应没有?
邻居小莫前年和丈夫离婚了,离婚原因很简单——感情不和。婚后,她一个人带着儿子生活,日子过得稍微拮据一些,但即使再拮据,她也要把最好的留给儿子,并努力不让儿子吃苦。
在这种情况下,她对孩子的爱渐渐变了味道,由以前的关爱变成了溺爱,孩子也因此而变得骄纵起来。孩子在学校里经常会惹出一些事情来,其人际关系也维持得不怎么样。小莫总觉得,孩子在学校里之所以这么“吃不开”,就是因为他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别人都歧视他才会如此。但其实,他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人都是具有独特性的,人和人之间本属于不同的个体,所以也必然会因为遗传、环境等因素发生一些差异。为什么有的孩子天性善良单纯,有的孩子真诚勇敢,而有的孩子却总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呢?这其中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一、为什么有的孩子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
1.投射效应的影响。
在探讨投射效应影响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具体概念。对此百度百科是这样说的: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现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即推己及人的认知障碍。
打个比方说,如果孩子自己比较任性自私的话,那么他就会把自己的形象投射到别人身上,也会认为全世界的人都和他一样,因此他就会用这种极端的思想去对抗别人。这就形成了一种闭环,也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2.受父母的溺爱。
当然除了这个大范围的影响以外,父母的教育方式也从中占据了一定的因素。有很多家长平时非常宠爱孩子,就像材料中的小莫那样,她们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孩子,希望孩子能够在这份爱中肆意的成长。的确,从结果上来看,孩子确实活得挺“舒展”的,但是他的“舒展”却给别人造成了痛苦。这份溺爱不仅没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反而使他产生了困扰,使他周围的人一直而受到伤害,这就是一种负面影响。
父母总是溺爱孩子,把孩子视作心中的宝贝,孩子就会觉得全天下的人都应该如此,至少都应该如自己的父母那般。这种片面刻板的影响就会加诸在他的性格上,也会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在文章前半部分我们重点分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原因。这其中有投射效应的影响,也有父母的溺爱。那么,二者有没有什么必要的联系呢?会不会是后者导致了前者,或者说后者强化了前者呢?恐怕也不无道理。
二、家长的溺爱强化了孩子的投射效应。
1.父母的溺爱是导火索。
孩子还小,他周围的环境是比较单一的,换句话说,可能离他最近的人就是父母了。如果父母对他怎么样,他对这个世界的态度认知就会变得怎么样,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如果父母总是溺爱孩子,总是把孩子视为唯一视为自己失去的中心的话,那么孩子就会把这种观点把这种印象加注在世界身上,加注在周围的人身上,他也会想当然的觉得别人也应该用父母的那种视角去看待自己。如果不是的话,他可能会用武力等极端的方式来去达成,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2.投射效应是一个结果。
如果说父母的溺爱是导火索的话,那么投射效应就成为了一种结果。它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把父母的行为、教育方式完完整整的照在了这上面,。父母教育方式正确,孩子就不会有这么畸形的投射反应,父母的教育方式不正确,孩子就会有这么畸形且极端的投射反应,这些都是很正常的。
如果父母平时总要求孩子真诚善良,总把孩子放在一个客观公正的角度去看待的话,那么孩子在看待世界,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也会习惯性的从这个公允的角度去思考、去出发。这个时候,投射效应所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正常的。
三、家长该如何削弱投射效应,引导孩子走出自我中心?
1.家长应该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就像前面所说到的那样,很多时候,投射效应之所以会出现这样负面的结果,更多的,是因为这个导火索出了问题,家长应该回过头来去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您给孩子的爱太多了?又或者说您教育孩子的角度出了一些差异呢?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请您及时调整,把爱换成正当的爱,把溺爱转换成关爱。如果您能够把这个角度、这个想法给扭转过来的话,我相信好效果很快就能够出现,结果也会水到渠成。
2.尝试着让孩子走出去。
除了家长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以外,家长培养孩子的方式可能也存在一些疏漏。基于此,家长应该让孩子走出去,他之所以总以自我为中心,从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就是因为他没有看到更广泛的世界,没有站在一个高度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为了避免这一点,家长要让孩子走出自我小空间去拥抱大自然,去拥抱更多的人和事,这种方式是笨拙的,但同样也是最有效的,因为他能够通过时间去加深印象,进而使思想得到改观。
孩子总以自我为中心,总是自私自利,可能小的时候看不出什么影响,在父母的庇护下他也能够活得安稳顺畅。但是等长大以后呢?等他离开这片臂膀以后他还能活得顺畅吗?恐怕不能了!所以为了避免这一点,家长一定要及时调整战略,削弱投射效应,把正确的爱传递到孩子手上。
这里是朗姐育儿说,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37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