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降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宝宝穿衣也应遵循这样的原则,循序渐进。秋季宝宝穿衣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多、捂得太严,以免过多出汗。俗话不是说“春捂秋冻”嘛,适当地冻一冻(请注意适当哈),不仅可以让宝宝逐渐适应凉爽的天气,增强耐寒的能力,也可以为冬季防寒做准备。
1、宝宝穿衣要适量,宜少不宜多
宝宝的汗腺分泌十分旺盛,而且宝宝又喜欢活动。宝宝衣服穿的少一些,有利于宝宝好动及代谢旺盛的特点。这不仅不会冻着宝宝,还可使他们得到耐寒的锻炼,也会减少感冒。如果衣服穿的过多,宝宝出汗多,这不仅丧失体液,而且也会使毛孔经常处于“开放状态”,易受风寒侵袭,极易受凉感冒。
2、增减衣服要及时和适量
随着气候的变化,给宝宝的増减衣服要及时适量。宝宝舒适的外在温度是26℃,我们把衣服的类型和保暖温度做个大致归类,根据“穿衣温度=26℃-室温”的公式,妈妈就可以随时掌握宝宝的穿衣法则了。
较厚羽绒服相当于9℃,薄款羽绒服是6℃,稍厚弹力絮棉衣5℃,厚羊毛衫4℃,棉背心4℃,抓绒衣服、薄外套3℃,厚棉毛衫2℃,薄棉毛衫是1℃。
如今天的温度为22℃,则穿衣温度=26-22=4=1+3=2+2,那么给孩子穿一件薄棉毛衫(1℃)+一件抓绒衣服或薄外套(3℃)就可以了,或者两件厚棉毛衫就可以啦。
3、“三暖一凉”穿秋衣
秋季宝宝穿衣法则:给宝宝穿衣服,要保持头部散热,头部过暖反而会令宝宝心烦头晕。宝妈可以随时摸宝宝的手,如果手上的温度适中而颈背又没有汗的,说明宝宝穿的衣服量适中。查看宝宝穿衣是否合适,只要保证“三暖一凉”就可以,一是手暖、二是肚暖,三要足暖,四要头凉。
手暖:抚摩宝宝手心,如果是温热而无汗,证明穿衣是得当的。
肚暖:保持肚暖即是保护脾胃,当冷空气直接刺激腹部,就会肚子痛,从而损伤脾胃功能、使脾胃不能正常稳定地运转,影响到正常的消化吸收,所以,“肚暖”是宝宝保健的重要一环,给宝宝围上肚兜,是保持肚暖的好方法。
足暖:脚部是阴阳经穴交会之处,皮肤神经末梢丰富,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宝宝的手脚保持温暖,才能保证身体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所以秋季千万别让宝宝光着脚。宝宝脚部很小,可以穿脚套;年龄大一点的宝宝,可以根据脚长选择袜子。
头凉: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孩子经由体表散发的热量,有1/3是由头部发散,如果头部捂得严严实实,反而不利于体热蒸发,特别是当孩子发烧时,更不可捂住头部。
4、出门多带一件,随时调节宝宝穿着
入秋后的温度总是难以预料,昼夜的温差更是变化莫测。一会很冷一会很热,有时候宝妈还没来得及感受宝宝温度,还没来得及给宝宝添衣,宝宝已经冻着了。特别是出门在外,尤其需要多带一件衣服,以防天气突然转冷。而给宝宝减衣服也是很有门道的。特别是出门回家后,不能看到宝宝出汗就立刻脱外套。秋天的天气常常是外面闷热而室内凉爽,而宝宝适应温差能力还比较弱,还不能很快的适应室内的温度,这样就很容易着凉,导致感冒。
出门的时候,宝妈们还要记得帮宝宝准备一顶帽子哦。但记住帽子不能太厚,不能完全包住宝宝头部。帽子的选择只需满足不让头顶着风就好。
每个宝宝的体质不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有差异,穿衣公式也只是参考。宝妈们需从实际出发,根据宝宝的个人情况灵活应用,以维护宝宝在气候多变季节的身体健康。
**文章和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35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