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珊妈妈忽然发现自己的女儿珊珊很自卑。
她一直认为:女儿珊珊是个性格内向的孩子,文静听话,只不过,有时候会胆小害羞,不大和同学们合群而已。
直到有一天,珊珊妈妈偶然翻开了女儿的日记,女儿写到:我爸说我太胆小了,表妹长大后会比我更出息,因为她更活泼外向。我的妈妈也总跟我说:“你的性格要改改,不要这么内向,开朗点。” 同学们也说我是死读书的“书呆子”。为什么人们总拿别的孩子跟我比较?难道我真的就没有优点吗?为什么我总是得不到别人的表扬?我知道爸爸妈妈爱我,但是他们却不喜欢我!我好笨,我该怎么办?
珊珊日记里的这些句子,就像刀子一样扎在珊珊妈妈心上,她第一次设身处地的理解了女儿,想象还不到10岁的女儿心底的苦闷,她又是心疼又是自责。
幸好珊珊妈妈的好友是一位执教多年的小学教师,她赶紧向好友求助。
好友告诉她:孩子很自卑!由于父母、亲戚、同学们的言论,孩子得不到肯定,长期发展下来就产生了自卑的心理。
好友说:自卑的人,情绪低沉,郁郁寡欢,总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缺少朋友,顾影自怜,甚至自责;自卑的人,缺乏自信, 优柔寡断,遇事消极逃避;自卑的人,常感疲劳,心灰意懒,缺乏生活乐趣;而且自卑的人,免疫系统功能会下降,抗病能力也随之下降,出现各种病症,如头痛、乏力、焦虑、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等。
珊珊妈妈听到这里,不由地心里一紧:珊珊经常说自己头痛,带医院检查又看不出什么来,原来是孩子的自卑心理影响的啊。
好友继续分析:自卑是对自我的否定,是一种在认知上的偏差。自卑的人认为自己是无能的软弱的,他们认为自己比不上别人,认为自己不行,做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但是事实证明,这种自我评价是错误的,自卑的人跟自信的人相比,能力区别不大,只是心态不同。如果调整好心态,不再自卑,就会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慢慢自信起来。如果调整不好,它让孩子一生抬不起头来,痛苦的活着,严重的会抑郁,甚至自杀。
珊珊妈妈一身冷汗直冒,赶紧请教好友:怎么才能帮孩子克服自卑,重拾自信?
好友笑了:你先别急,你得知道造成孩子自卑的原因是什么?有的是因为容貌身体的缺陷,有的是因为家庭的特殊如贫穷或单亲什么的,有的是因为经历了打击没有及时得到调整,而有的是因为来自父母的否定或朋友同学的嘲笑……
珊珊妈妈想到自己平时对孩子说的那些话,感到非常自责。
孩子还小,自我调整能力差,只有父母重视起来,帮助孩子,引导孩子,孩子才能尽早重拾自信。好友继续道,根据我多年的经验,要帮孩子重拾自信,你可以从这四个方面下手:
1、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自我
父母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让孩子知道人无完人,不仅正确面对自己的缺点,也要挖掘发现自己的优点,只有不断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克服自卑,走向自信。具体的做法,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自身的优缺点,在孩子发挥自己长处的时候给予表扬和肯定。
2、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挫折
失败和挫折是每个人成长都会经历的,引导孩子正确面对,不一蹶不振,把失败和挫折当做垫脚石,化作动力,总结得失,继续前行。父母要引导孩子善待失败和挫折,取长补短,从失败中提升孩子,而不是打击孩子,使孩子自卑。
3、给予孩子鼓励,心理暗示法帮助孩子自信
在日常生活中,多用“你能行”、“你做得很好”等肯定的话语来鼓励孩子,积极的暗示会带来积极的行动。每个人的智力相差都不是太大,在做事的时候,就应不断地暗示孩子“你能行”,成功了及时肯定孩子,失败了告诉孩子谁都会失败。
4、行动起来,引导孩子强化自身的能力
引导孩子行动起来,多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较大的事情,一举成功后便会有一份喜悦,每一次成功都是对自信心的强化。而自信心的恢复需要有一个过程,切不可着急。应从一连串小小的成功开始,通过不断的成功来消除对自己能力的怀疑,从而慢慢确立自信。引导孩子行动起来,循序渐进地锻炼自己的能力,逐步用自信心取代自卑感。引导孩子多参加一些活动,培养孩子的坚韧性、果断性、勇于进取等优秀品质,确立自信,以逐步克服自卑心理。
印度思想大师奥修说:“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较。”
好友最后告诉珊珊妈妈:只要父母找到方法,正确引导,多多鼓励,让孩子多多尝试成功的喜悦,孩子终会克服自卑,重拾自信,走向阳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29686.html